鮮山藥250~300克,白茯苓100~150克,麵粉250~500克,白砂糖250~300克,紅綠絲50~100克,熟豬油適量。
製作方法
①把鮮山藥洗淨後,削去外皮,切成片,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熟後搗爛。把白茯苓研成粗末狀。
②把山藥、茯苓、紅綠絲、豬油、白砂糖一並和勻,做成餡料。
③將白麵粉加水調和,如常法發酵後,加入餡料包成小包子,蒸熟即可。
④每日早晚當點心趁熱食用,2~3個/次,連服5~7天。作為甜點,切勿冷食。
適用症
健脾胃,補中氣。適用於小兒體質虛弱、脾胃不健、食少便溏等。
砂仁肚條
原材料
砂仁末10克,豬肚1000克,胡椒粉3克,花椒5克,生薑、蔥各15克,豬油100克,紹酒50毫升,味精3克,鹽5克,水豆粉30克。
製作方法
①砂仁烘脆,研成細末;豬肚洗淨,放入沸水鍋內氽透撈出,刮去內膜。
②在鍋中滲入清湯,放人豬肚燒沸,待冷卻後,切成手指條塊。
③鍋內放原湯500毫升,置火上燒沸,放入肚條、砂仁末、胡椒粉、紹酒、豬油,調好味,加入味精,用水豆粉勾芡,炒勻,起鍋即成。
適用症
健運脾胃,和中進食。適用於小兒厭食症。
棗蔻煨肘
原材料
紅棗60克,紅豆蔻10克,豬肘子1000克,冰糖180克。
製作方法
①豬肘子刮洗幹淨,放入沸水鍋內氽去腥味;紅棗洗淨,紅豆蔻拍破,用幹淨的紗布裝好,紮口待用。
②在沙鍋墊上幾塊瓷瓦片,加清水適量,放入豬肘,置武火燒沸,打去浮沫;另將冰糖1/3炒成深黃色糖汁,連同其餘冰糖、紅棗、紅豆蔻入鍋內燒1小時,移文火上慢煨2小時,待肘子煨至熟爛,取出紅豆蔻不用,起鍋裝盆即成。
③可供佐餐,隔日或3日1次。
適用症
調補脾胃,益氣生津。適用於小兒厭食;症見形瘦,麵黃或白,神倦,懶動,大便失調,口渴喜飲,脘悶,或呃逆。
八寶豆腐
原材料
豆腐100克,蘑菇、香草、花生仁、瓜子仁、胡桃仁、芝麻油、蔥、鹽適量。
製作方法
①豆腐油煎,蘑菇洗淨。花生仁、瓜子仁、胡桃仁入油炸透。
②煮熟的豆腐中加入蘑菇、香草、花生仁、胡桃仁,加醬油、鹽、蔥煮沸,最後澆上芝麻油即成。
適用症
寬中和脾,生津潤燥。適用於厭食,拒食;症見食而不香,脘腹滿悶,神疲形瘦,口幹喜飲,尿黃心煩等。
玉米蘑菇湯
原材料
玉米250克,蘑菇50克,玉米須適量。
製作方法
①淘淨玉米,放堿水中浸泡4小時,撈起瀝幹水,在炒鍋中以武火炒至半發泡狀,使之破碎。玉米須洗淨、切段,放在鍋中,稍烘片刻。
②取蘑菇研碎,與上2種原料混合,入沸水中,置武火上煮片刻即成。喝湯,吃玉米、蘑菇,1次/日。
適用症
調理脾胃。適用於小兒厭食初起,病不甚者。
大棗雞蛋湯
原材料
大棗10枚,雞蛋2個。
製作方法大棗洗淨去核,掰開,入鍋,加水適量,煮至將熟時,把雞蛋打入湯內,蛋熟後吃蛋喝湯。1次/日。
適用症
健中,生津,潤燥。適用於小兒厭食,拒食;症見形體消瘦,口幹喜飲,大便幹燥,煩躁易怒,尿黃,易於驚醒,汗多等。
酸冬菜湯
原材料
醋10毫升,幹冬菜(蘑菇、番茄皆可)適量。
製作方法
把幹冬菜入鍋,加水適量,熬煮20~30分鍾後,撈出於冬菜,然後加入醋,攪勻即成。50~100毫升/次,宜常服。
適用症
養胃陰,和胃氣,增食欲。適用於小兒厭食初起;症見飲食不香,口幹喜飲,便幹尿黃,麵色少華等。
泥鰍山藥湯
原材料
泥鰍250克,山藥50克,紅棗10枚,薑、鹽、味精、花生油適量。
製作方法
泥鰍用花生油煎至金黃色,加水3碗,放入山藥、紅棗等燉至熟透,入薑、鹽、味精調味。
適用症
健脾和胃,化食消積。適用於小兒厭食症。
田雞飯
原材料
田雞數隻,薑絲10克,大米100克,油、鹽、味精、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①將田雞宰淨,去皮,內髒,切成數小塊,加薑絲、油、鹽、醬油、味精等調料拌勻,醃漬20分鍾左右。
②大米淘洗幹淨,入鍋加清水適量,上火煮飯,待水分快幹時投入醃漬的蛙肉,攤薄蒸熟,吃肉吃飯,常服有效。
適用症
滋陰補虛,除虛熱。適用於小兒疳積黃瘦或癤瘡此起彼伏,長時不愈等。
小兒消化不良
白糖栗子膏
原材料
栗子10枚,白糖25克。
製作方法
栗子去皮,加水適量煮成糊膏下白糖調味。2次/日。
適用症
養胃,健脾。適用於小兒消化不良,脾虛腹瀉症。
牛肚大米粥
原材料
牛肚250克,大米70克,鹽少許。
製作方法
①用鹽將牛肚搓洗淨,切小丁。②與大米煮作爛粥,加鹽調味食用。
適用症
健脾,養胃。適用於小兒病後虛弱,食欲不振,氣血不足,四肢乏力症。
山楂湯
原材料
山楂片20克,大棗10克,雞內金2個,白糖少許。
製作方法
將山楂片及大棗烤焦呈黑黃色,加雞內金、白糖煮水頻頻溫服。2~3次/日,連服2次。
適用症
健脾止瀉,消食化滯。適用於小兒不思飲食,愛哭,手足心熱,頭發幹枯,食中飲水、大便幹燥或稀溏不消化症。
山楂山藥餅
原材料
山楂(去核)、淮山藥、白糖各適量。
製作方法
將山藥、山楂洗淨蒸熟,冷後加白糖攪勻壓成薄片。
適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