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蒜苗羊肉絲
原材料
羊肉200克,嫩生薑50克,青蒜苗40克,甜椒50克,料酒、精鹽、醬油、濕澱粉、甜麵醬、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①將羊肉洗淨,切成粗絲,放在碗中,加料酒、精鹽拌勻。嫩生薑切絲。甜椒切絲。濕澱粉、醬油放入碗內調成芡汁。
②炒鍋置於大火上,油熱後煸炒甜椒絲至熟,盛入碗內。
③鍋複上火,下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先加入羊肉絲炒散,再加嫩薑絲、甜椒絲及切段的青蒜苗炒數下,加甜麵醬炒勻,放入芡汁,翻炒數下即成。
適用症
溫補脾腎,散寒止瀉。適用於脾腎陽虛型小兒腹瀉。
丁香陳皮燜牛肉
原材料
牛後腿肉500克,丁香20粒,陳皮20克,圓蔥、生薑片、精鹽、胡椒粉、‘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①將牛後腿肉用精鹽、胡椒粉醃10分鍾,切成4~5塊,下熱油鍋煎炸至呈深褐色撈出,瀝去餘洫,放入燜鍋內。
②將切碎的圓蔥、生薑片,用熱油炒至微黃,加丁香、陳皮炒1~2分鍾,倒入盛肉的鍋內,加水(以平牛肉為度),加蓋在大火上煮沸後,改用小火燜至牛肉鬆軟。
③待肉汁濃鬱時,將肉塊取出,切片裝盤。當菜佐餐,隨意服食。
適用症
溫補脾腎,散寒止瀉。適用於脾腎陽虛型小兒腹瀉。
陳皮椒薑燜竹絲雞
原材料
竹絲雄雞1隻,陳皮、高良薑各3克,胡椒6克,草果2個。
製作方法
①將竹絲雞宰殺,去毛、腸髒後洗淨,斬件;陳皮、高良薑、胡椒、草果洗淨。
②全部用料用蔥、醋、醬油和勻,放入鍋內,加少量水,文火燜熟,調味即可,隨量食用。
適用症
補虛溫中,健脾開胃。適用於小兒腹瀉,證屬寒濕阻滯者。
黃芪鵪鶉湯
原材料
鵪鶉3隻,黃芪15克,白術12克,生薑3片。
製作方法
①將鵪鶉宰殺,去毛、腸雜後洗淨。
②把黃芪、白術洗淨,切碎後塞入鵪鶉腹內,以線縫合,與生薑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1~2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食肉飲湯。
適用症
補益中氣,健脾止瀉。適用於小兒大便泄瀉,伴飲食減少,體倦乏力,小便不利。
番石榴蜂蜜汁
原材料
番石榴2~3個,蜂蜜50毫升。
製作方法
將番石榴削去外皮,洗淨後切片,入煲加水1碗半,煎至大半碗,去渣取汁,調入蜜糖溫服,1劑/日,分2~3次服完,連服2~3日。
適用症
調節脾胃,收斂止瀉。適用於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所致的腹瀉。
砂仁燉豬腰
原材料
砂仁3克,豬腰1個,油、鹽少許。
製作方法
①將豬腰剖開,徹底清洗幹淨,切成薄片。
②砂仁研成粉末後與豬腰片混勻,隔水燉熟,以油、鹽少許調味服用,1劑/日,分次服完,連服3~5日。
適用症
調中益氣,和腎醒脾。適用於小兒脾虛久瀉引起的脫肛症。
淮山扁豆豬肉湯
原材料
豬肉60克,淮山藥、扁豆各12克,調味料適量。
製作方法
①豬肉洗淨;淮山藥、扁豆洗淨,清水浸半小時。
②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適用症
健脾止瀉,益胃和中。適用於小兒脾胃虛弱;症見體倦乏力,食欲不振,便溏或泄瀉。
嘔吐
鯽魚雞腰湯
原材料
活鯽魚250克,雞腰10克,蝦仁、生薑各3克,胡椒粉適量。
製作方法
①將鯽魚去鱗後剖開去腸雜,洗淨切塊。
②雞腰、蝦仁、生薑、胡椒粉裝入小布袋,與鯽魚同煮或蒸熟,1劑/日,連服數日。
適用症
開胃,消食。適用於傷食引起的嘔吐,以及胃痛作嘔。
生薑紫蘇紅棗粥
原材料
生薑10克,紫蘇15克,紅棗5枚,蔥白5段,粳米100克,糖適量。
製作方法
①生薑、紫蘇裝入布袋,放入紅棗同煎20分鍾。
②去布袋,加入洗淨粳米,煮至稠厚,放入蔥白、糖適量即可,1劑/日,早、晚分服。
適用症
適用於胃寒嘔吐。
韭菜生薑牛奶湯
原材料
韭菜250克,生薑30克,牛奶250毫升。
製作方法
①韭菜去黃葉後洗淨切碎,生薑去皮後拍碎。
②二者用潔淨的紗布絞取汁液,把汁液加入牛奶中,一齊放入鍋內,文火煮沸即可,隨量飲用。
適用症
溫暖脾胃,降逆止嘔。適用於小兒嘔吐時作時止,口淡乏味,神疲倦怠。
良薑粥
原材料
高良薑60克,高粱米(粳米亦可)50克。
製作方法
將高良薑入水中煮,去渣取汁,再入米熬粥,溫食。
適用症
溫中散寒,下氣止嘔。適用於小兒受風侵及胃腸;症見心腹冷痛,嘔吐頻作,呃逆上氣等。
芹菜牛肉秈米粥
原材料
早芹菜100克,牛肉50克,秈米100克,豬油、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
①芹菜揀洗幹淨,切成粗粒狀;牛肉洗淨,橫紋切成極薄片。②秈米淘淨後下鍋,加水煮至米粒開花時,投人芹菜粒、牛肉片、豬油、食鹽等,繼續煮片刻,加味精調味食用,1~2次/日。
適用症
清熱,平肝,健胃,祛風,止咳,利濕。適用於小兒反胃嘔吐、百日咳、尿血、消渴(糖尿病)等。
人參橘皮湯
原材料
人參30克,陳橘皮(去白)、幹薑各15克。
製作方法
以上3味各研為粗末後,和勻,9克/次,水煎取汁,令乳母飲之。
適用症
適用於嬰幼兒吐乳。
椒麵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