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第30種好習慣: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3 / 3)

鼓勵孩子走出去,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與他人接觸和交往

父母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接觸一下外麵的世界,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地與人交往。甚至可以幫孩子籌備一些以他為主角的機會,比如在他過生日的時候由他來設計自己的生日聚會,並邀請自己的朋友來參加,父母所要做的隻是從旁協助。

幫助孩子調整心理狀態,樹立自信

平時注意孩子的愛好,為孩子提供各種選擇,並給予必要的引導,培養孩子尋找快樂的源泉。還可以為孩子提供機會,使其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比如在購買玩具的時候,可以和孩子達成約定,購買多少金額以內的玩具,然後由孩子自己決定挑選哪個,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

延伸閱讀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曆史為暗線,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被譽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與青少年成長

《紅樓夢》實際上描寫的是一群少男少女的生活,我們可以在其中清晰地看到他們成長的痕跡,主要是在生理、精神、情感等各方麵的成長,尤其是主人公賈寶玉個體生命成長的過程。從“賈寶玉初試雲雨情”等情節中,我們可以發現其生理生命的律動;在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等段落裏,我們可以感知其精神生命的成長;在第三十六回“識分定情悟梨香院”等片段中,可以觸摸到其情感生命的成熟。但賈寶玉唯獨在社會責任方麵始終拒絕長大,拒絕社會官場、拒絕承擔作為一個世家公子、接班人的責任,這一點使得他成為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也使得賈寶玉的成長過程有了獨特的價值。

《紅樓夢》與“紅學”

《紅樓夢》作為一部“我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自它誕生之日起,就有了紅學的研究。紅學主要包括曹學、版本學、探佚學、脂學,即對《紅樓夢》的作者、版本、脂硯齋評以及“佚稿”的研究。脂批的作者脂硯齋等人可以說是最早的紅學家,近年來,胡適、周汝昌、張愛玲、劉心武等人均對《紅樓夢》做了較為係統深入的研究,有較大的影響力。

《紅樓夢》與宗教哲學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世界級文學作品,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能感覺到其無所不在的哲學美。其中蘊藏著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是作者發掘人之生命本性所在。一僧一道的對答論辯,昭示著小說的主旨是建立在宗教信仰上的哲理思辨,同時,書中還是用大量的禪機與讖語來預示和點化結局,使得整部作品充滿了宗教哲學色彩。

《紅樓夢》與民俗

作為一部描寫滿清時期社會生活的浩瀚的《紅樓夢》,其中無疑蘊藏著反映當時社會豐富民俗內容的衣、食、住、行、語言、稱謂、家庭禮儀、精神及文化傳承等,都是研究民俗學絕好的資料。一個賈府的大觀園,有著江南園林精巧別致古樸的風韻,囊括了我國古典傳統建築藝術的精華,反映著中國漢族古典建築的美學思想。而書中的服飾,更多地反映的是滿、蒙習俗。而其中的飲食文化更表現了由於喜慶、節日、婚喪等各種儀式的不同,飲食和食具、席麵座位的安排、上菜的程序、進食和飲酒的不同禮節。還有婚禮、喪葬、歲時節日的習慣規矩,小說中均有著細致的描寫,我們完全可以從中窺探到當時社會的全貌。

推薦版本:《紅樓夢》,曹雪芹、高鶚著,脂硯齋、王希廉點評,中華書局,2009年。

(徐河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