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第26種好習慣:培養孩子意誌堅定的習慣(3 / 3)

所以,家長應該學會適當地提高要求,或者設置障礙。比如從他感興趣的領域向他不太感興趣的領域牽引,讓他們在信心滿滿時受到挑戰……這往往能激發孩子潛能,讓他們發現新的領域。

而且,要讓他們養成自我監督的習慣,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是進是退,給他們一點自主把握的權力,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

榜樣作用,父母先行

中國有很多傳統的寓言或者故事,是跟堅強的意誌有關係的,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就不能疏忽這些故事的作用。

當然如果教條地給孩子灌輸,或許會引起他們的反感。但如果在恰當的時機,比如孩子遇到困難,心靈迷茫的時候,一則好的故事,無異於一個好的心靈導師,幫助孩子脫離陰霾,重新找回積極的心態。

而且父母如果能夠以身作則,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就會認為堅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不會覺得痛苦。尤其是當父母發揮積極作用的時候,孩子能夠感受到這樣的習慣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會自然而然地選擇效仿父母的行為。

小夥伴一起比一比

可以讓孩子們共同做一件事情,比如比賽長跑,或者共同閱讀一本書。

得到獎勵的不一定是那個取得第一名的孩子,而是每一個堅持下來的孩子。哪怕孩子在長跑的過程中摔倒,哪怕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

家長不應該以長輩或者保護人的身份愛憐他們,給他們退路,而是應該在鼓勵的情況下,監督孩子們自己完成。

延伸閱讀

人跟人之間是平等的

剛開始,莎拉的爸爸非常富有,又十分寵愛她。所以,她養尊處優,生活得豪華奢侈。可她從來不炫耀自己的富有,而是平等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

閣樓上的小女仆雖然總是穿著破爛的衣服,身上落滿灰塵,莎拉卻不嫌棄她。不僅讓她聽自己講故事,還偷偷地給她食物,讓她在自己的房間裏休息……

她還願意幫助那些弱小的孩子。很多女孩子欺負厄門加德,可是莎拉卻伸出友誼之手,幫助她,愛護她。還有淘氣任性的小洛蒂,人們都不願意管教她,莎拉卻主動當起了她的“媽媽”,關心、照顧洛蒂。

寬容是一種修養

在莎拉富有的時候,周圍的人,尤其是女校的校長敏欽小姐,總是極力地奉承她。把她捧在手心裏,給她最好的東西。

可是當父親破產去世,莎拉變得孤苦伶仃的時候,那些原來奉承她的人,就開始迅速地拋棄她,並且嘲笑她,欺負她。

這讓莎拉看清了很多人的本質,她十分生氣。

盡管如此,她也總是告訴自己要原諒這些人,要像公主那樣有氣度。所以她才能夠坦然地麵對苦難,即便是在最後重新獲得豐厚的財富時,她依然用一顆平和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一切。

常懷感恩的心

莎拉在深陷困境時,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

比如閣樓上的小女仆,麵包店的老板娘,愛撒嬌的小洛蒂,笨女孩厄門加德……她們陪伴在小莎拉的旁邊,給她勇氣和溫暖。

還有閣樓上的神秘朋友,哪怕是小猴子、小老鼠、小燕子,在莎拉眼裏都是她的朋友,她感謝這些事物出現在她絕望的生命裏,帶給她愛和安慰。

她感謝這些朋友在她人生最困苦的時候陪伴著她。她也用自己的能力回報著朋友們,同時真心地幫助那些正在經受苦難的人。

書籍在人們困苦時帶給人們安慰

莎拉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學習和閱讀,也正是通過書籍才獲得了生存的勇氣和力量。

當她住在破舊黑暗的閣樓上做女仆的時候,她幻想自己是生活在巴士底獄的堅強的人。她願意和夥伴,也就是她的“獄友”共同承擔困苦。正是依賴著書籍帶給她的想象,才使得她內心豐盈,即使在黑暗的“巴士底獄”中依然不忘追求生活的樂趣和希望。

推薦版本:《小公主》,(美)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內特著,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年。

(申旭兵編寫)

習慣箴言

人要是懼怕痛苦,懼怕種種疾病,懼怕不測的事件,懼怕生命的危險和死亡,他就會什麼也不能忍受的。(“法”盧梭)

我崇拜勇氣、堅忍和信心,因為它們一直助我應付我在塵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意大利”但丁)

勇敢是人類美德的高峰。(“俄”普希金)

勇敢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養的必然結果。(“俄”托爾斯泰)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德”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