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第25種好習慣: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習慣(3 / 3)

製造小困難培養孩子的意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比較容易實現,家長不妨給孩子設置一些小困難,而不是直接否定掉孩子的目標。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他們在自己堅持的領域遇到了困難,會更加願意主動想辦法克服困難,並且堅持自己的目標。相反,如果是外在力量強加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則會傾向於推卸責任或者輕易放棄,而這對於孩子好習慣的養成是不利的。

將大目標分解成階段性小目標

中國有句老話叫“一口氣吃不成胖子”,完成目標的過程亦是如此。

很多目標是無法一下子達到的,能夠輕易實現的目標也不能在完全意義上稱其為目標。但是,如果目標太大,遲遲無法實現,很有可能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逆反心理。

從這個意義上,父母還應該學會對大目標合理分解,幫助孩子按階段實現自己的目標。隻有這樣,麵對一個一個階段的勝利,孩子會更有信心去堅持。

堅持善始善終的原則

現在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長心疼還來不及,更不要說讓孩子受一點委屈。當孩子不想堅持,不想麵對的時候,撒個嬌或喊苦喊累,家長就妥協了。這無異於中斷了孩子習慣的養成。

讓孩子養成堅持不懈的習慣,本身就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孩子的毅力跟自製能力會受到很大的挑戰,父母也會跟著受到考驗。如果家長一時心軟,向孩子讓步,就可能會再三讓步,長此以往,習慣的養成也隻剩下一句空話。

延伸閱讀

盲目的勇敢是經不住考驗的

鬼子掃蕩了鬼不靈,老鍾叔被抓,奶奶被殺害,張嘎子一心想著報仇,竟然跟關心自己的純剛叔說了謊話,說自己要去城裏奔親戚。

可是,還沒到城裏,他滿心想著的事情就是抓住一個特務、漢奸,好得到一把真正的槍,這樣去找八路軍才有麵子。

到了城裏,他一下子就碰上了羅金寶,也是他的運氣,如果他真遇上了什麼特務漢奸,可能還沒有抓住別人,就吃了別人的槍子兒,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小說裏的張嘎子非常勇敢幸運,可是他這樣的魯莽卻是不值得提倡的,因為在那樣一個特殊的環境裏,與敵人鬥爭不單單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朋友是人生重要的財富

嘎子是幸運的,因為他不僅有疼愛自己的奶奶、老鍾叔,還有羅金寶等長輩喜歡他。更主要的是,他還有關心他的朋友們。

嘎子在城裏住著的時候,跟房東家的胖墩摔跤,結果輸了,按理應該把木頭槍給了胖墩。可是他的真槍被區隊長收走了,他舍不得,便耍賴欺負胖墩。區隊長得知了就罰嘎子關禁閉。嘎子輸給了胖墩,一方麵心裏不服勁,另一方麵還有點嗔怪胖墩。

可是,在後來被敵人追擊的時候,卻是胖墩和他爹把嘎子藏進地道裏,讓嘎子逃過了敵人的追擊。嘎子受傷後到老鄉家裏養傷,玉英悉心認真地照顧嘎子,還冒險幫助嘎子回到八路軍隊伍。正是在這兩個好朋友的幫助下,嘎子的成長才多了樂趣,更有了感情的依靠。

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之一

剛從鬼不靈出來的嘎子,滿心隻想著抓漢奸、特務,好替奶奶和老鍾叔報仇,卻從沒有想過自己還是個小孩子。

這個時候的張嘎子生活閱曆是淺薄的,生活經驗是單薄的,他眼中的世界也是比較單純的。

和八路軍隊伍一起生活的日子裏,他不單單結交了胖墩跟玉英兩個好朋友,還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小鬼子突然出現在隊伍隱藏的院子裏,鬼子要突襲……他不僅要和敵人周旋,還要跟自己的成長周旋。

從一個毛躁的黃毛小子,到一個聰明勇敢的小八路戰士,再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嘎子的成長是在實際的戰鬥生活中完成的,是生活教給他成長,讓他更快地成為一名戰士。

推薦版本:《小兵張嘎》,徐光耀著,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

(申旭兵編寫)

習慣箴言

隻要有一種無窮的自信充滿了心靈,再憑著堅強的意誌和獨立不羈的才智,總有一天會成功的。(“法”莫泊桑)

不要灰心,不要絕望,對一切都要樂觀……需要有決心——這是最要緊的,有了決心一切困難的事都會變得容易。(“俄”果戈理)

能贏得普遍尊敬的人,並不是由於他顯赫的地位,而是由於始終如一的言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俄”托爾斯泰)

生活是一場艱苦的鬥爭,永遠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掙來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間前功盡棄。(“俄”羅曼·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