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們遭到別人的嘲笑或者欺負時,不要讓孩子急於生氣或抱怨
可以讓孩子先學著數到?50,或者先休息五分鍾,然後再想想是否要繼續跟人衝突。有了這段緩衝期,可以帶給孩子們更多的思考,讓他們有機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上考慮。
如果孩子時常被欺侮,一味地忍讓也不是辦法,需要讓他們學會堅強和勇敢,從容地麵對流言蜚語,或是同學們的嘲笑
十分必要時可以與老師取得聯係,讓那些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失偏頗,也可以讓孩子主動站出來講明緣由,與同學達成一致。對待任何問題都不能一棍子打死,要鼓勵孩子們找出原因,從根本上避免這些矛盾。
引導孩子學會正確麵對人生中的坎坷與不幸,很好地認識自己的價值
要令他們深刻地明白,不管別人如何說如何做,自己本身的價值並不會因此而改變。麵對挫折時要更加堅韌和達觀,要通過不懈的耐心和努力來完成自己與周圍人的成長。到了最後,要讓他能夠微笑地麵對那些曾經讓他受挫、讓他努力長大的人們。
延伸閱讀
這本書帶來的驚喜是一波接著一波的。這是個關於原諒的故事,但讀到最後,卻發現根本不存在原諒,因為愛和寬容從一開始就抵消了所有的怨氣和不滿。旺達的秘訣在哪兒呢?
首先是因為旺達一家自尊自愛。這要從他們的鄰居斯文森說起。老流浪漢斯文森是波金斯山頂黃屋子的主人。當佩琪和瑪蒂埃第一眼看到他時,發現關於這個人的一切都是黃色的:黃色的胡子和亂發,黃色的沾滿泥巴的褲子,後麵還跟著一隻黃貓及一隻走路顛顛簸簸的黃色獵犬。生鏽的鐵皮罐頭扔得到處都是。
老漢斯文森和黃屋子已然成為這個小鎮上的禁地。所有的孩子都不敢去那兒,所有的家長也不會讓孩子們去那兒。而這樣的偏僻之地,這樣古怪的老漢,卻是旺達一家的鄰居。可見,這一家人所居住的家園也是不受人待見的,正如斯文森的處境。
但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盡管老流浪漢的生活似乎很不如意,但轉過視角看旺達一家的院子,卻收拾得格外整潔有致。這一家人在貧苦、寂寞的歲月中仍然沒有喪失對於生活的希望,依然樂觀而又淡定從容。為了能讓孩子們有尊嚴地學習和生活,旺達一家搬去了大城市。相信無論他們在何方,總能改變一群人。
其次是因為旺達一家自信自強。旺達的媽媽不必說,是個賢惠而又勤快的女人,從旺達和傑克每天的著裝來看就知道了。旺達一家雖然貧寒,但是卻仍然堅韌而又樂觀。旺達的衣服不多,她的母親無力為自己的孩子添置衣服,隻能勤加整理。故而旺達的舊裙子雖然褪色了,卻依然潔淨無比。
旺達的爸爸詹·佩特羅斯基是個有骨氣而又無奈的人。我們隻能通過佩特羅斯基先生的信件來分析,他帶領全家人搬到了大城市去,隻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遠離嘲笑和輕視。但是,到了大城市,一切真的能變好嗎?旺達一家隻是走向了一個未知罷了。
而傑克作為旺達的哥哥,也沒有能力去保護自己的妹妹不受人嘲笑,他能做的,隻是在女生的譏諷聲中黯然走開。他和妹妹一樣,很早就得起身前往學校。並且,他還要給學校的門衛老希民先生打下手,幫著他一起燒鍋爐、掃落葉,幹一些雜活來補貼家用。或許我們還不曾意識到,旺達雖則遭受著同學們的輕視,但卻不用像哥哥一樣起早去幹活。但是傑克並沒有任何不滿,隻是小心翼翼地做著自己的工作,讓妹妹能夠更好地生活。
家人們的生活環境也反應出了旺達生活的艱難,但是眼見著父母和哥哥的無奈和堅強,她也學會了微笑著去麵對人生。
推薦版本:《一百條裙子》,(美)埃斯特斯著,新蕾出版社,2007年。
(嚴曉馳編寫)
習慣箴言
一個永遠不欣賞別人的人,也就是一個永遠也不被別人欣賞的人。(汪國真)
理解絕對是養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美”威爾遜)
如果你想贏得人心,首先要讓他們相信你是最真誠的朋友。(“美”戴爾·卡耐基)
對人的熱情,對人的信任,形像點說,是愛撫、溫存的翅膀賴以飛翔的空氣。(“蘇聯”蘇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