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當著表姐的麵覺得非常尷尬,說:“你真是個任性的孩子,我想今晚你睡覺前我不會給你講故事了,這是對你的任性的懲罰。”
曼曼撇撇嘴,要哭了。爸爸看在眼裏,急忙製止了媽媽,對曼曼說:“曼曼,你喜歡童話故事裏的公主嗎?”
“很喜歡。”曼曼回答。
爸爸又問:“為什麼喜歡?”
曼曼說:“因為公主很漂亮,很完美。”
爸爸說:“啊,是這個原因。爸爸覺得曼曼也很漂亮,不過比公主嘛還差一點點。”
曼曼急忙問:“還差什麼?”
爸爸說:“漂亮不僅僅是外表,內心的漂亮也很重要。公主的外表很美麗,但是她善良的心才是大家喜歡她最重要的原因。曼曼當然也很漂亮,不過要是再有一顆充滿友愛的心的話,在爸爸心裏就更完美了。”
曼曼聽了爸爸的話,什麼也沒說,抱著枕頭走進了自己的臥室。爸爸媽媽在客廳裏聽到曼曼對表姐說:“姐姐,給你睡我最喜歡的小熊枕頭。”
爸爸和媽媽會心地笑了。
案例分析:
孩子也並不是完全不講理的,他們的潛意識裏有獲得認可的願望。如果父母可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期望,告訴他如果他願意有所改善他們會更愛他,孩子就會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並且自然而然地按照父母的期望和意願行事。期望就是一個坐標,孩子需要有人為他指明方向。而這一點是懲罰無法做到的。
4.當機立斷采取行動
淙淙跟著爸爸媽媽到父母的朋友家去玩耍。父母的朋友是個槍械迷,家裏有很多很多的槍械模型,掛滿了整麵牆壁。正巧淙淙也非常喜歡槍,第一次看到這樣多的槍械模型,淙淙簡直興奮得不得了。恨不得把每一把都拿下來玩耍一番。開始的時候叔叔很耐心地把模型拿下來給淙淙講解,但是淙淙總不滿足,還想看更多的。慢慢地,叔叔有點累了,而且吃飯的時間快到了,叔叔要去廚房幫忙開飯了。但是淙淙一點要停下來的意思都沒有,叔叔也不好離開。
爸爸看在眼裏,說:“好了淙淙,吃完飯再玩吧。”說完大家一起走出了房間。
回到客廳的淙淙這下可覺得無聊了,他的手癢癢的,真想再玩一下那些漂亮的玩具槍。後來趁大家不注意,他自己溜進了叔叔的房間,抬手取下了槍架最下麵的一支玩具槍。
“淙淙。”
淙淙一回頭,看到媽媽站在自己身後。原來媽媽因為太了解淙淙的個性,所以一直很注意淙淙的舉動。
淙淙有點害怕。媽媽走上前來,沒有罵他,也沒有威脅說回家會懲罰他,隻是動作輕柔但卻很堅定地從淙淙手裏拿過玩具槍,說:“我想最好還是把它放回原處。”
淙淙雖然不情願,但是卻立刻鬆開了手。
案例分析:
隻需要一個很小的燃點,孩子很容易就可以讓自己的情緒高漲起來。處於興奮狀態的孩子往往是不會考慮事情的後果的。這個時候用言語的說教就顯得太無力了,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會完全放在眼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上。孩子是不具備用理智來控製自己行為的能力的。因此這時無需多說,父母要當機立斷地采取行動,這一警示動作會讓孩子從興奮的狀態裏抽離。父母動作不要太用力和粗暴,足以阻止孩子繼續下去就可以了。當孩子的興奮情緒被打斷,他們就會開始衡量和考慮後果了。他們會知道立刻放手總比闖禍以後受到懲罰要好得多。
5.教會孩子彌補自己的過錯
家裏要來客人,媽媽準備煮飯,誰知道不巧電飯鍋壞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媽媽就隨便拿了一個鍋淘好米放到爐子上。
小寧看到媽媽這次不用電飯鍋煮飯覺得好玩極了,她跑到廚房掀開鍋蓋看,結果不小心被蒸汽燙了一下。媽媽下樓去買雞精了,小寧很生氣,拿起一個大碗接了滿滿一碗自來水,一邊往鍋裏倒一邊恨恨地說:“哼,叫你燙我,我用冷水澆你。”
這時媽媽回來了,正好看到小寧把水倒進鍋裏。媽媽吃了一驚:“小寧,你在幹什麼?”
小寧這下知道闖禍了,低著頭說:“它燙我,所以……我就……”
媽媽又好氣又好笑。當然可以把這一鍋倒掉再重新煮一鍋,然後狠狠地責罵孩子一頓罰她不準出房間。不過媽媽沒有這樣做,隻是拿起小寧剛才接水的碗遞給小寧,說:“再接一碗水,倒進鍋裏。”
小寧驚訝地看著媽媽,以為媽媽是在說反話。不過看著媽媽認真的樣子,她隻好又接了一碗水倒進了鍋裏。媽媽拿出幾個皮蛋遞給小寧:“把皮蛋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