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兒童器質性精神障礙分類
(1)感染性精神障礙:引起兒童感染的病原體有病毒、細菌、螺旋體、原蟲和寄生蟲等。常見的感染有流感、肺炎、細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猩紅熱、傷寒、脊髓灰質炎及敗血症等。其發病主要是由於各種病原體引起腦部以外的全身感染,由於病原體的毒素,代謝產物對腦組織的直接影響,或因高熱、電解質紊亂以及缺氧等影響腦組織的代謝和功能,而產生明顯的精神症狀。
(2)中毒性精神障礙
①各種藥物中毒。可以引起兒童精神障礙的藥物有以下幾種: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鬆、地塞米鬆、氫化可的鬆等;抗腫瘤藥物;抗瘧藥物;中樞興奮藥如呱甲酯、咖啡因等;抗驚厥藥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等。
②鉛中毒。血鉛中毒可以引起鉛中毒性腦病。
③一氧化碳中毒。
(3)軀體疾病與遺傳代謝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
①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急性肝衰竭(急性重症肝炎)和急慢性腎衰竭是由於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解毒和排毒功能降低,致使體內有毒代謝產物增加,及水電解質平衡紊亂,而產生肝性腦病(肝性腦病)和腎性腦病;急性嚴重的呼吸係統疾病影響呼吸功能,造成腦缺氧,而出現精神障礙,慢性嚴重呼吸係統疾病,可以造成腦長期慢性缺氧,腦組織雖然可以通過長期代償而對缺氧的耐受性增高,但部分孩子也可以出現精神障礙;心血管係統疾病由於循環係統功能障礙,產生腦供氧不足引起精神障礙;內分泌係統和免疫係統的疾病也會導致精神異常,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庫欣綜合征,艾迪生病,係統性紅斑狼瘡也可以出現精神異常。
②遺傳代謝性疾病。一些單基因遺傳性疾病由於參與代謝的酶的缺陷,產生物質代謝障礙引起精神障礙。卟啉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有時可以出現精神障礙。肝豆狀核變性為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銅代謝異常,也可以出現精神障礙。
(4)顱內感染所致精神障礙
①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炎是由各種病毒引起的腦炎,均可出現精神障礙。
②慢性病毒性腦炎。是一組由於病毒長期潛伏於體內,沒有急性炎症反應過程,數月至數年以後在特殊條件下致病的慢性病毒感染,其中以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多見。
③先天性感染。部分病原體在妊娠期可以通過胎盤產生胎兒宮內先天性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弓形蟲及梅毒螺旋體。另外,皰疹病毒和流感病毒等也可以產生宮內感染,而影響胎兒組織發育,導致胎兒流產、死產、先天畸形、智力低下。在妊娠最初3個月的感染對胎兒的影響最大。還有艾滋病、淋病等,在胎兒分娩時,可經產道感染。
④其他感染。細菌性腦膜炎,這種感染以化膿性腦膜炎及結核性腦膜炎最常見。病原體為大腸杆菌、銅綠假單胞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結核杆菌。這些病菌經過呼吸道、中耳、皮膚感染或其他途徑侵入腦膜,引起精神障礙。
(5)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受到腦外傷時,兒童腦組織就可以因為外力的作用而受到損害,出現精神症狀。
(6)癲性精神障礙:癲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精神疾病,精神障礙可以為癲發作時的短暫性精神異常,也可以表現為急性或慢性精神障礙。癲兒童出現精神障礙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原發性腦損傷。原已存在的腦損害在引起癲發作的同時,也影響孩子的智力,廣泛性腦損傷與顳葉損傷容易出現精神症狀。
②抽搐發作及腦電幹擾。抽搐發作時造成腦缺氧,特別是癲大發作持續狀態常引起嚴重腦缺氧,繼而發生腦水腫,影響腦功能而出現精神症狀。另外,癲病灶的長期異常放電,可以幹擾周圍正常組織的功能,而引起精神症狀。
③社會心理因素。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以及孩子對疾病的反應,對精神症狀的出現有著重要的作用;孩子因本身疾病的存在而苦惱,對疾病的不可預料的發作產生恐懼,害怕意識喪失後出現危險;認為有病名聲不好;因為服用藥物後出現多毛和牙齦增生等副作用而苦惱等都成為精神應激因素;兒童把疾病看得過分嚴重,以及父母對孩子過分保護,把患兒與正常孩子隔離開來,孩子忽視疾病的危險性而不遵從醫囑進行治療,或家庭對兒童疾病的忽視而不尋求積極的治療措施,使孩子得不到應有的照顧。以上因素均可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影響疾病的恢複,使孩子處於疾病的惡性循環中,而出現精神行為的異常。
④抗癲藥物也可以引起精神異常。
(7)腫瘤和其他神經係統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腦腫瘤對局部腦組織的壓迫或破壞,以及顱內壓增高可導致精神異常;多發性硬化如果發生於兒童、青少年也可以出現精神行為的異常。
6.兒童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診斷
(1)原發性軀體疾病確定無疑的存在。
(2)精神症狀以意識障礙、情緒與行為變化以及腦衰弱綜合征為主要表現。
(3)精神症狀與原發軀體疾病存在著消長關係。
(4)相應的實驗室檢查異常。
7.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臨床表現
(1)兒童感染性精神障礙臨床表現
①意識障礙。輕者嗜睡,重者昏迷。多表現為意識模糊譫妄狀態。譫妄狀態的孩子意識障礙呈晝輕夜重的特點。
②性格和行為變化。多在意識障礙出現前或恢複後出現,主要有興奮躁動,行為紊亂,注意力渙散,情緒不穩定和哭鬧不安,有時在無明顯意識障礙時則表現為行為異常。
③如果有明顯腦水腫時,可以導致腦結構的改變,並遺留智力障礙,導致孩子學習困難。
(2)兒童中毒性精神障礙臨床表現
①藥物中毒性精神障礙臨床表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情緒變化,如抑鬱、焦慮、易激惹、情感脆弱、恐懼或欣快等情緒變化;行為異常:如多動、興奮不安、攻擊性行為或呆滯、少動和退縮;類精神分裂症樣精神病性症狀,如幻覺、妄想和思維紊亂;智力減退和記憶力下降。
②鉛中毒性精神障礙的臨床表現,急性鉛中毒性腦病有嚴重的胃腸道症狀;運動失調;抽搐昏迷;以後可以產生永久性神經和智力損害。此外,還可以出現興奮、困倦、情感淡漠、發育延遲或倒退。慢性鉛中毒主要表現為行為和智力障礙。
③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障礙的臨床表現。一氧化碳中毒後表現為頭暈、頭痛、乏力、惡心、皮膚潮紅、煩躁或意識模糊,重者昏迷。嚴重者經積極搶救後意識可以恢複,但部分孩子遺留有智力障礙、性格和行為異常,以及神經係統的體征。有部分病例在恢複數周或數月後可以出現精神症狀,如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行為紊亂和情緒不穩,有時甚至可以遺留人格異常、記憶損害,並且可以有遷延性精神障礙。
(3)病毒性腦炎所致兒童精神障礙臨床表現
①急性病毒性腦炎。臨床上,病毒性腦炎的急性期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抽搐發作和精神行為異常;精神症狀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動作行為增多,行為紊亂而不協調,行為控製力差,容易激惹,興奮,情緒波動等;也可以出現幻覺、短暫性妄想等。經治療後,部分完全康複;部分恢複的孩子遺留一些症狀,如癲發作,智力障礙,性格與行為異常,運動麻痹或感覺障礙,帕金森綜合征,或呈現抑鬱、木僵及其他精神症狀者。病毒性腦炎在嬰兒期發病者主要為智力障礙,而在兒童期發作主要為性格與行為異常,常為多動和反社會性行為,孩子往往易於興奮、坐立不安、話多而喜歡爭吵,上課時能安靜,難以集中注意力,喜歡惡作劇,難以管教,行為帶有衝動性與危險性,情緒波動與反複無常,智力可以無損害,但明顯地影響學習成績,甚至不能接受學校教育;部分患者治療無效死亡。乙型腦炎預後差,死亡率高。恢複後常留有嚴重的智力障礙和神經症狀。如果病毒損害大腦顳葉,產生一組特殊症狀,表現為視覺失認,以口探索周圍的一切物體,強迫性地撥弄所見到的任何物體,性行為亢進以及情緒行為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