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多動症導致兒童學習困難的糾正(3 / 3)

②多動症兒童缺乏“自我”功能,有的從小就不能很好地適應周圍環境,母子間缺乏基本情感和信賴,會進一步影響兒童“自我功能”的發展。

③多動症兒童的許多功能都會受影響,學習困難是多動症兒童最突出的問題,但表現可以各不相同。在朗讀、作文、書寫、計數、繪畫等不同方麵有一種或多種困難。此外,對運動、行為、情感、手工技巧等功能也有一定的影響。在進行心理治療時應分別對待。

④家庭和學校是兒童生活的兩個基本場所,整個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是兒童最早的老師,對多動症兒童知識、經驗、心理有直接的影響,在多動症治療上起關鍵作用。學校也應為多動症兒童建立個別化的教學計劃,幫助兒童克服學習困難。

(5)行為矯正:行為矯正法也叫行為治療,目的是修正不良的行為模式,主要用於治療一些外顯的不良行為,如攻擊、易怒、不遵守紀律、做小動作、說謊、欺負小同學及女同學等,主要的方法是控製外部行為模式,進而重建或恢複良好的行為模式。問題行為的治療需要進行係統的行為分析,對可取的行為,盡可能給予發揚;對不可取的行為,要盡可能地予以限製。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一切的行為或習慣都處於養成之中,且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兒童的行為可以變好也可以變壞,全在於父母、老師怎樣教育。某種優良的行為,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使它產生、增加和固定下來,某種不良的行為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使它減少或消失。因此,多動症兒童的許多行為也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治療。

①獎賞。當多動症兒童出現符合規定要求的良好行為時,立即給予獎賞,使兒童感到愉快和滿足,這種良好的行為就可以增加並保持下去,以至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能自覺按規定的時間去做作業,就給予獎賞。獎賞的辦法可以用有價的代碼如硬幣、籌碼、五角星等為標記,而這些籌碼可以換取各種獎賞物,如糖果、玩具、文具、遊戲以及其他某種特殊待遇。也可以用實物來進行獎賞,使兒童懂得獎賞的價值和如何去爭取這些有價值的獎賞。同時應規定在不良行為出現以後,要退還或減去原來的獎賞。此方法可以使兒童鞏固和保持符合規定要求的良好行為,這是一種陽性的強化方法。

②塑造。這是培養新的符合規定良好行為的一項技術。新行為的塑造需要有一個過程,要選定需要塑造新行為(即靶行為);將新行為分成若幹步驟,每一步驟的實施,確信兒童能完成;選擇對兒童具有吸引力的有效強化物,或物質社會、獎賞,當有良好行為出現時,立即給予強化;精心安排塑造程序,促成新行為的形成有很大的可能性,訓練時間要適當,避免疲勞;當前一步驟已經完成後,方可做下一步的訓練。如要求多動症兒童每天保持5分鍾專心練字,可以從短時間(如5分鍾)開始,逐漸延長,先由父母陪練,以後由兒童獨立完成。先要求寫一定量的字,以後再要求把字寫好。當兒童按規定完成時,就予以獎勵,以鞏固成績,這樣持之以恒,可以促進兒童注意力的發展。塑造還可用於教育兒童,養成自我服務、人際交往或社會技能等各種新行為的發展。

③契約。這是多動症兒童與父母之間約定的行為條約。當兒童完成契約規定的任務後,立即給予獎賞和某些特殊的待遇;如果兒童沒有完成契約要給予處分;如又完成契約後應給予獎賞。契約一般應規定時間和範圍,當達到期望行為後,契約立即終止。比如,多動症兒童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不能按時回家,可與兒童訂立契約,每日必須在某時間內做完作業、回家。先規定為1周時間,如果在1周時間內每天都完成,契約即可以終止,另外再訂立新的契約。行為契約可以矯正多動症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以及其他行為問題。

④鼓勵。可以使多動症兒童自願地主動地學習新的行為。鼓勵一般以精神、語言刺激為主,隨時可以進行。例如,多動症兒童主動把自己的書本整理好,或自覺地參加某項家務勞動,或能按父母的要求去做某件事,父母應立即用讚賞的語言加以鼓勵或表示滿意和愉快的心情,予以激勵,以增加新行為產生的可能性。

⑤模仿和教育。兒童的新行為都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從日常生活中的談話、活動、學習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到許多行為和習慣。父母是兒童最早最直接的老師,父母對兒童的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對兒童必須隨時進行教育,使他們懂得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養成教育中父母的榜樣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極易被多動症兒童模仿,特別是不良行為學習得更快,如果父母可以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兒童在父母的身教言傳下,就可以模仿養成各種良好的行為。

⑥取消獎賞。當優良行為的出現後所獲得獎賞,一旦行為消退或出現不良的行為時,應取消獎賞。如多動症兒童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就要按規定扣除獎勵,使兒童將優良行為保持下來,反複多次,可以使其變成良好的行為。但有時可以出現對獎勵失去約束力,不理會獎勵導致舊病複發,這時就應該取消獎勵,而考慮采取其他措施。

⑦處罰。對不良行為的結果和表現,給予不愉快的刺激,使其減少或消除不良行為。但處罰是使不良行為受到暫時抑製,一旦沒有了處罰,不良行為又可重演。正確的處罰方式有以下幾種:讓兒童孤立在一處或獨坐房間一角,一般時間可以在5分鍾左右即可;采取對兒童不滿意的態度使他們明白有了不良行為,可能失去父母的喜歡;停止某項遊戲或獎品,以表示懲罰,不能采用訓斥、恐嚇或打罵等粗暴方式。其粗暴方式往往起不到效果,反而又造成兒童的逆反心理和怨恨情緒。處罰可以用於多動症兒童的破壞性行為、刻板行為、攻擊行為、自傷行為。

⑧消退。原來強化的行為停止強化,使兒童應答減少,從而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如多動症兒童任性、發脾氣,往往由於父母的關注而使其不良行為得到強化,所以在治療中,應努力尋找產生不良行為的強化因素,針對該因素,給予減少對其注意,使其不良行為減少。

⑨批評和勸告。對多動症兒童的不良行為,用語言提出勸說或批評,明確指出不良行為的錯誤,用說理的方法使兒童了解自己的問題,並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不良行為減少或消除。這種方法由於較溫和,不易使兒童產生逆反心理,但效果較慢。但隻要堅持對多動症兒童進行反複的批評和勸說,總有一天會使其領悟,而使不良行為得到消退,不良行為一旦消退便可以較為鞏固。

⑩行為療法治療。一個人的外部行為往往是由於人的思想和內心體驗所決定的,錯誤的觀念,不合理的信念或不精確的認知過程,可以產生適應不良的行為和不良情緒,要改變這些不良情緒和行為,就必須糾正這些錯誤的、不精確的觀念、信念和認知過程。認知行為療法就是用來糾正多動症兒童的這些不合理的、消極的信念,使兒童的行為和情感得到相應的改善。認知療法可以用於多動症兒童的緊張、焦慮及衝動性行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在認知療法的實施過程中,心理醫生應與兒童及其父母共同找出兒童的不良認知,並指導訓練或學習等方法來糾正錯誤的認知,使兒童的認識更接近現實和實際,從而改善其心理障礙。多動症兒童往往伴有繼發學習困難,兒童的父母總認為兒童不用功,不肯學習,兒童自己也覺得不如其他兒童聰明。而實際上,多動症兒童是由於存在注意障礙,造成思想不集中,學習不專心。所以,要克服學習困難,必須從改善兒童的“注意品質”著手,這樣就能提高學習效果。通過行為治療的手段,使其不良行為得以糾正。

[11]自製力的訓練。多動症兒童的自我控製能力差,所以對多動症兒童自我控製能力的訓練是治療多動症兒童的一種方法。訓練時,應幫助兒童認識多動症行為問題的性質;幫助兒童選擇最有效的方法,從事自我控製能力訓練;實施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對實施情況進行評價;為顯示自控能力進行自我強化。具體可分為3個步驟。第一,幫助多動症兒童認識多動症的性質和進行學習自我控製能力的方法。向兒童講解兒童多動症的性質、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後。使兒童認識到多動症對他們日常生活和具體行為的危害。使兒童樹立信心,相信多動症是可以矯正的,並積極鼓勵他們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第二,增強兒童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和能力,如把作業按難易程度,分別進行訓練,逐漸增加作業練習的難度,按兒童個體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教材,提供係統的複習材料。還可以教會兒童如何做作業,如明確了解作業的要求,估計自己相應的知識,思考解決問題的一切可能性,評價和解決問題的效果,仔細檢查作業。在此基礎上,應鼓勵獨自解決問題,克服消極方麵。把兒童看成是問題的“主人”,避免兒童對訓練者過分依賴,反對刻板地、模仿地教育方法,鼓勵兒童的創造性,對正確的行為要加以鼓勵,並可以實行物質獎勵,幫助兒童區別是由於粗心所造成的錯誤,還是由於真正對問題的不理解所造成的錯誤。對兒童的注意渙散或其他不良行為,提醒他們引起注意,提醒兒童不要過多說話,提醒兒童要深入情況或問題中去探討,不要降低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成績。第三,教會解決問題的特殊方法,包括增強注意力的方法,即利用電影、電視技術來提高兒童的注意力;對於突出的問題重點加以注意;對影響注意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並加以克服;仔細聽取主要的信息資料;直接增加自我控製能力和提供有關的技巧,即教會兒童養成靜坐思考問題的習慣,直到問題解決為止;為兒童提供專用的場所,保管有關資料和用品,便於兒童應用;準備專用筆記本,以記錄課堂布置的作業;記錄有關事情和作業,每日把作業本、書籍、衣服等必需用品收拾好,以便次日取出來使用。幫助兒童提高警覺的方法,即在學習中保持警覺狀態;教育兒童命令自己保持激勵和鎮靜狀態;建議在集中精力的學習期間,進行有益的休息;兒童可應用興奮法來對抗疲勞。

13.家庭治療

(1)家庭療法的目的

①幫助多動症兒童的父母正確認識多動症的性質。多動症不是兒童的天性,而是一種病態心理;不是兒童故意行為,而是一種無法自控的病態表現;不是一種急性、短時的病態過程,而是一種慢性、長時的病態過程;不容易自然痊愈,但可以用藥物、心理等綜合療法治愈。所以多動症兒童父母應樹立治療信心,加強心理承受能力。

②協調各成員之間的關係,找出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

③幫助保持家庭的和睦,寬鬆和充滿希望的情緒,克服悲觀失望的心情。

④教會父母正確教育子女的方法。因為教育方法不得當是造成多動症的重要原因。

(2)家庭治療方法

①協調好家庭之間的相互關係。多動症兒童較一般正常兒童難管教,因此在培養、教育、指導和管理方麵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從多動症兒童的實際出發,不要過高要求,也不能像正常兒童那樣嚴格;不切實際的要求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造成多動症兒童的心理壓力,使父母及兒童的關係更為緊張。

②安排好作息時間。生活要有規律,按時作息,適當安排文娛及戶外活動,父母要花時間和精力來管教兒童,以便對發現的問題予以糾正;對過多地看電視、打遊戲機要加以限製。

③培養多動症兒童注意力和獨立活動能力。根據兒童的年齡安排學習內容,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逐步培養他們靜坐下來,集中學習的習慣。培養獨立活動和自我服務的能力,如:穿衣、起床、洗漱、家務、寫字及看書,應一項一項練習。父母應鼓勵其獨自活動,並逐漸延長學習和獨立活動的時間。

④建立獎勵製度和處罰製度。對多動症兒童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獎勵,如按規定完成學習任務和獨立活動的表現良好,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如果未完成學習任務,就應給予適當的處罰。鼓勵可以使兒童服從管理,減少任性行為。對不良行為或不服從管理的兒童,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或處罰,如扣去已得的獎金或暫停某種娛樂。對多動症兒童要寬嚴適當,以獎勵為主。

⑤發現兒童的特長及愛好。多動症兒童智力並不低下,某些方麵甚至超過一般兒童,父母要善於發現兒童的愛好及特長,因勢利導,讓其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

⑥加強父母的自身修養。兒童的許多行為、個性、愛好都來自父母,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做好榜樣,要求兒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家庭成員之間要和睦相處,不互相爭吵、指責、甚至打罵,要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兒童具有安全感和溫暖感。

⑦加強同老師及醫生聯係。經常與老師保持聯係,可了解兒童在學校的表現,聽取老師的意見,使老師了解多動症兒童的特點,不過分責備及苛求父母和多動症兒童。父母必須與醫生及時聯係,定期帶兒童去醫院檢查,反映治療情況並提出對治療的疑問,取得醫生的指導和幫助。

14.老師對多動症兒童的管理

(1)培養多動症兒童的注意力

①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清楚自己學習的目的和學習意義,兒童一旦養成了學習的自覺性,就會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情,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參加學習。培養兒童學習自覺性可用啟發方式進行,講解具體事例,如讀書寫字可以學會寫信看報,可以參加工作,可以發明創造,可以對社會做出貢獻。使兒童抱著一種向往的心情進行學習。

②明確學習的具體目標和任務。提出每一節課,每一作業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提出的要求要明確,任務要具體,這樣很容易引起兒童的注意,對要求完成的學習任務應有專用本記錄下來,以防兒童遺忘,也便於父母督促檢查完成作業情況。

③培養兒童持久的學習興趣。興趣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源泉。兒童對感興趣的事就去注意,不感興趣的事就不去注意。在剛上小學兒童主要以直接興趣為主,兒童對學習的過程,對學習的外部活動比較感興趣,如聽課、閱讀、寫字、而不注意學習的內容和結果。從小學三年級起,兒童從直接興趣向間接興趣發展,開始喜歡比較新的,需要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的作業,如喜歡做應用題而不願做演算題,願講解而不願抄寫等。在學習上不隻要求識字、閱讀、演算,而要求知識的完整性和係統性,並且逐漸與將來的理想聯係起來。由於間接興趣的發展,對目前無直接興趣的內容及活動過程,甚至是枯燥無味的也能保持高度注意。提高兒童興趣的方法,可以用自己的行為、語言、形象、實驗、圖表及模型等多種形式和方法,吸引兒童對學習的直接興趣更應把學習的意義和將來的用處聯係起來,培養兒童的間接興趣,使能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自覺地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

④培養兒童的組織性和紀律性。要想注意力集中,專心聽課,需要有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一個組織性、紀律性差的兒童常常會把注意力分散到學習以外的地方去,影響對所學內容理解和吸收。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上課不遲到,聽課不說話,發言要舉手,坐姿要端正,不做小動作,按時完成作業,遵守公共秩序,與同學相互幫助。

⑤改進教學內容及方法。對於多動症兒童,因其注意力較差,好動,要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對好動的兒童要多監督,布置多樣化的作業。內容要適當調整,突出重點,強調基礎,使兒童不感到太難。老師應改進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注意聽課。

⑥保持適當的教學進度。學習和作業速度是使兒童上課時保持注意的重要條件。教學進度太慢,會使學生感到空餘時間太多,而引起注意分散教學進度過快,也會使學生感到跟不上,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所以,講課的速度要安排好,不要先緊後鬆或先鬆後緊,這樣都會影響兒童的注意力。學習上的疲勞也是學生不能保持注意的一個重要原因。產生學習上的疲勞主要由學習負擔過重、學習單調、學習時間過長3種原因造成的。所以,應采取措施防止疲勞,如老師不要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老師講課時盡量生動有趣,防止單調的課程;作業不要布置過多。做家庭作業時,父母應允許兒童每30分鍾左右稍事休息或進行幾分鍾的活動,聽聽音樂,看電視等,輕鬆一下緊張的學習情緒,然後再繼續做作業,以防過度疲勞。

(2)課堂管理:老師對多動症兒童要求應適當,不能與一般同學那樣嚴格要求,在學習過程中要重點突出,抓基本內容,不再增加額外負擔。老師對多動症兒童良好的和進步的行為要予以鼓勵和表揚,增強他們的信心;對其不良行為,應給予適當的處分和批評。如不遵守課堂紀律時,可令他站立聽課幾分鍾,或沒收他的玩具或給予口頭警告。但處罰時不能羞辱和取笑兒童,更不能謾罵或毆打兒童,以防產生逆反心理和不良後果。對多動症兒童進行課堂管理的方法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上課前由老師找多動症兒童談話,提醒他們注意自己的行為,反複講清道理,要求他們專心聽課。

②安排多動症兒童坐在教室的前排或老師可以看到的地方,盡量減少他們的分心和額外的刺激。

③改進教材內容,提出適當要求,提供非文字性強化方式,如電化教育、幻燈圖片等。縮短作業時間,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興趣。

④采取適當的行為矯正,可用標記方法,如代價券,記分牌和五角星,按規定計分,進行正性強化。就是有良好的行為給予鼓勵,有不良行為時給予懲罰,使他們能保持靜坐,完成作業,遵守規定等。

(3)課外管理:多動症兒童在課外活動時,特別是在運動場,休息室、娛樂廳或汽車上等無拘無束的地方,容易與同學爭執和行為過火。他們也知道要遵守公共秩序,但在錯誤行為的刺激和壓力下,無法控製自己,而對同學有攻擊行為或扮演小醜的角色。因而應向全社會及老師同學宣傳多動症常識,了解多動症兒童,並在課外活動中密切監督,阻止多動症兒童產生錯誤行為。對多動症兒童不歧視,在發生糾紛時,以公正態度,妥善處理防止矛盾激化,這樣可以使多動症兒童治療取得更好的效果。

(4)特殊教育:多動症兒童的智力一般並不低下,不應該把他們送到低能學校或特殊學校中去。針對他們的主要問題,包括注意障礙、缺乏自控力,應選擇適合多動症兒童的教育內容,安排適宜的環境。特殊教育主要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教學內容要突出重點,抓基本訓練,要求不要過高。

②布置作業要明確,減少不必要的內容,寫作業和上課的時間可適當縮短,上課的形式可生動多樣,多配合圖片、實物,讓他有更多動手或演習及發言的機會,如課間背誦、朗讀、黑板上演練、模擬考試等。這些特殊訓練比較適合多動症兒童,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

(5)社會能力訓練

①社會技巧訓練。幫助多動症兒童學習實際社會技巧,讓多動症兒童加入學習小組,參加小組的遊樂活動,相互交談,接受獎勵和批評。訓練內容包括解決爭鬥的技巧,直接指導玩樂,概念的解釋、觀察、錄像等。

②認知技巧訓練。幫助兒童健全思維,以便解決好人際關係問題,包括認識的存在問題,選擇解決的辦法;正確對待他人;分析決定和選擇產生的後果,評價最佳解決辦法。其結果可以解決實際人際關係問題,使得兒童參加新的團體,解決同伴間的爭論,接受他人,以及應對不良感受或失望、憤怒等。

③課堂社會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的培養,不要隻限於有行為問題的多動症學生,要以全體學生為對象。所以多采用集體治療的方式,使得多動症兒童發展社會技巧,遵守團體行為規則。促進全體兒童的相互關係。訓練內容:介紹學習課程和學校的其他限製,小組成員討論普遍關心和感興趣的問題,如電視、電影、體育及愛好。在集體心理治療小組的基礎上,組織各種娛樂活動小組,如體育隊、舞蹈組、美術組,以使相互交往和學習,有利於多動症兒童社會能力的發展。

(6)正確對待:多動症是一種心理疾病,是在認知、情緒、自製力、意誌和人格等方麵異常,他給兒童及周圍人帶來一定痛苦和影響,所以要正確對待多動症兒童。

家庭和學校是兒童發展的關鍵場所,對多動症兒童起著重要治療作用。家庭成員及老師、同學都應該給予多動症兒童理解、同情、溫暖、愛護和關心。給他們以幫助,使兒童有信心克服困難,堅持治療,戰勝心理障礙。

對一些症狀不嚴重,在學習及行為上沒有產生明顯障礙的兒童,可以在教育方法、心理治療、行為矯正方麵進行糾正;如果已明顯產生學習及行為障礙者應配合藥物治療。

可根據多動症兒童智能高低、病情輕重,提出不同要求,父母不要相互攀比,老師也不應要求所有的同學都獲得高分,隻要兒童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應鼓勵。

多動症是終身存在的心理障礙,對集體生活及學習不適應,父母對這些兒童的心理素質應有所了解,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心理治療,加強家庭教育,使其減輕症狀,以適應學校生活。父母應該言傳身教,提高自身素質,搞好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多動症兒童減輕症狀,不良的家庭教育可能會加重多動症兒童的症狀。所以,在教育過程中,要求父母具有耐心及良好的自我克製力,否則會因為兒童不聽話而衝動發怒,達不到管教的目的。

老師在教育方法上要避免過度疲勞,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科學安排課程,改變教育方法,使教學內容生動有趣,建立合理的作息製度,使多動症兒童提高注意力持續時間,對學習產生興趣。

15.中醫治療

中醫理論認為,兒童多動症屬於失聰、健忘、痰阻的範疇,主要因為兒童先天不足,稟賦虛弱,後天失養,陰陽不調極易造成髒腑功能失常。陰陽不調,容易導致心腎不足,神誌失充;後天失養,脾失健運,可致脾腎不足、陰虛陽盛。多動症的實質為心、腎、脾不足,陰虛而陽盛,出現神不靈、魂不安、意不固、誌不堅的症狀,主要以虛證和裏證為主。

(1)中醫分型

①脾腎不足,肝陽上亢。主要表現為心神不寧,多動多語,衝動任性,急躁易怒,難以自抑,神思渙散,注意力不集中。有時表現為乖僻莽撞,少於謀慮與技巧,少寐多夢,夢遊夢囈,口幹咽燥,盜汗,喜食冷飲,指甲、發澤不榮,兩顴紅,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或弦細。應滋腎陰,潛肝陽,寧神益智,可用孔聖枕中丹(千金要方)治療。

②心氣虛。主要表現為精神疲乏,記憶力差,心神渙散,注意力集中或短暫,活動過多,無目的性。有時還表現為心悸氣短,自汗,睡眠不寧,多夢或夜驚,時或頭暈,麵色白或萎黃,舌質淡,苔少或薄白,脈虛或細弱。應養心、益氣、寧神。可用養心湯治療。

③氣陰兩虛。主要表現為神思渙散,注意力不集中,語多易動,自汗盜汗,咽幹口渴。有時還可以表現為肢軟少力,神疲氣短,虛煩少寐,多夢易驚,五心煩熱,顴紅麵白,舌質嫩紅,缺少津液,舌苔幹燥或有裂紋,脈細無力或數。應益氣養陰,寧神定誌,可用甘麥大棗湯加味治療。

④心脾兩虛。主要表現為多動不安,上課不能專心聽課,注意力渙散,小動作多,形體消瘦或虛胖,言語冒失無禮。有時還可以表現為失眠、健忘、記憶力差、自汗、偏食、納少、麵色不華、口吃,舌淡紅,舌苔薄白,脈細弱。應養心安神,健脾益氣,可用養心湯和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

⑤心肝失調。主要表現為衝動任性,好惹惱人,注意力渙散,上課不專心,小動作多,無自控能力,學習成績低下。有時還表現為:睡眠少睡眠不安,多汗,大便幹,可有鼻出血,舌質偏紅,舌尖紅,苔薄白或無苔,脈偏細數或稍弦。應滋腎陰,益腎氣,開心竅,通心氣,補血疏肝,可用六味地黃湯和逍遙散加減治療。

⑥脾氣不足,痰濁內阻。主要表現為神思渙散,注意力不集中,神疲乏力,多動多語,形體消瘦或水腫。有時還可以表現為食少納呆,嘔吐痰涎,胸脘痞悶,多夢失眠,記憶力差,舌質淡紅或淡胖,苔薄白略膩,脈滑或緩。應健脾益氣,化痰開竅,寧心益智,可用開心散治療。

⑦瘀血內阻,脈絡失養。主要表現為衝動任性,好惹人惱怒,動作過多,注意渙散,思想不集中,學習困難,神情不定,有腦損傷史。有時還可以表現為毛發不榮,青筋顯露,麵色晦滯,好發脾氣,舌質偏暗,苔少,脈細澀或沉澀。應活血化淤,養血生精,寧神益智,可用祛瘀靜神湯治療。

⑧溫熱內蘊,痰火擾心。主要表現為煩躁不安,多語多動,衝動任性,無以自製,神思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另外,還可以表現為:胸中煩熱,麵紅口幹,尿黃短赤,大便幹結,口舌生瘡,舌質紅,苔黃或白厚膩,脈滑數。應清熱利濕,化痰寧心,可用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

(2)常用的中藥方劑

①孔聖枕中丹(千金要方):方劑組成:龜版(酥炙)、龍骨(研末,雞腹中煮1夜)、遠誌(去心苗)、菖蒲(去毛)。共研成末,每次服3克或作為湯劑,水煎服。用量根據病情酌定。主要治療腎陰不足,肝陽偏旺。

②養心湯(證治準繩)。人參(或黨參)12克,黃芪12克,茯苓、茯神、當歸、川芎、柏子仁、酸棗仁、遠誌、半夏各9克,肉桂、五味子、甘草各6克,生薑2片,大棗6枚。水煎服。主要用於治療心氣虛證。

③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甘草9~15克,小麥30~60克,大棗9~10枚。水煎服。主要治療心氣陰虛兩證,與養心湯加減,治療心脾兩虛證。

④開心散(醫宗金鑒)。石菖蒲30克,茯苓60克,遠誌75克,人參75克。共研成細末,每次口服3克,日服3次,食後米湯調下。主要用於治療脾氣不足,痰濁內阻。

⑤黃連溫膽湯。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石菖蒲、鬱金、厚樸、黃連、連翹、竹葉、滑石、甘草。主治溫熱內蘊,痰火擾心。

(3)針刺療法:在人體特定穴位應用針刺療法,達到疏通經絡,調整陰陽,治理心腎,健腦寧神的目的。主要穴位為內關、太衝、大椎、曲池,另外可根據不同症狀來配其他穴位。

①有注意力不集中時,配百會、四神聰、大陵。

②活動過多配安神、安眠、心俞。

③煩躁配神庭、照海,以少而精為原則。治療方法:采用快速進針法,均用深斜法。年齡較大者可改用電針,針刺後即用梅花針叩刺背部夾脊,膀胱經,督脈穴,以叩至皮膚潮紅為度。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

(4)穴位按摩:選取百會、率穀、風府、神庭、天柱、心俞、腎俞、關元、合穀、神門、足三裏、三陰交、湧泉等穴位。每次每穴按摩100次左右,最好能達到酸、麻、脹沉或輕痛等感覺,10日為1個療程,一般用5~10個療程。

其他可供按摩的穴位有:

①主穴為太衝、大椎、曲池。配穴為百會、四神聰、大陵、心俞。

②主穴為三陰交、太溪、太衝、絕骨。配穴為神庭、照海。

③主穴為三陰交、神門、足三裏、絕骨。配穴為百會、大陵。

④穴位選取心俞、大陵、神門。

⑤主穴為中脘、豐隆。配穴為內關。

⑥主穴為太衝、內關。配穴為神門、百會。

⑦穴位為大椎、內關、豐隆。

⑧穴位為腎俞、關元。

⑨穴位為神門、三陰交。

⑩主穴為風府、風池、間使、上星、足三裏、太衝。配穴為氣海、膈俞。

其中,治療腎陰不足、肝陽偏旺,可針對小指、食指末端的螺紋麵,醫生以拇指分別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小指螺紋麵,反複100~500次。此方法對心氣不足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善驚易怒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效果。

治療心氣陰兩虛,可針對拇指、無名指末端的螺紋麵,醫生以拇指分別由兒童的拇指橈側向掌根方向直推,沿順時針方向旋推無名指螺紋麵100~500次。治療心脾氣虛,可針對拇指末端螺紋麵。操作:術者以拇指向掌根方向直推兒童拇末端螺紋麵;旋推中指末端螺紋麵100~500次。治療腎氣虛,可針對小指末端螺紋麵或前臂橈側陽池至曲池連線,醫生以拇指末端直推小指末端螺紋麵向根部推100~500次,或以拇指橈側麵,自兒童的腕部沿合穀至曲池連線向肘部推100~300次。

治療脾氣不足,痰濁內阻,可針對按摩中脘5分鍾,揉臍5分鍾,按揉足三裏穴20次。健運脾胃之氣可以按揉天突穴15次,化痰順氣,配合開天門法(即推攢竹)20次,以寧心安神。隔日治療1次,15次為1個療程。治療濕熱內蘊,痰火擾心,可在手掌麵以掌心為圓,以圓心至中指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為圓周,醫生以拇指沿上麵的部位順時針方向做弧形或環行推動。

治療瘀血內阻可分別用拇指自上而下推攢竹穴30次,然後用拇指向眉梢分推坎宮穴30次。同時配合輕揉雙側太陽穴各20次。也可用食指與中指的指麵自上而下直推大椎至長強穴(即脊柱),每推50次。

(5)耳穴治療:中醫學認為人體的耳朵與身體各髒器具有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關係,通過對耳穴的刺激,可以促進大腦皮質的覺醒和興奮功能的平衡,改善皮質活動功能。

選取心、肝、腎上腺;腎、神門、皮質下;腦點、心興奮點。以上3組穴位輪流使用,每次治療均取雙側穴位,3日輪換1次,1個月為1個療程。備好王不留行,橡皮膏,剪刀,鈍大頭針,將橡皮膏剪成5~6厘米見方的小塊,上麵放1粒王不留行備用。經大頭針在所選用的穴位附近輕輕點按,找到壓痛點(穴位)上重壓一下,使該處出現凹形圓點,以橡皮膏上的王不留行對準凹點貼上。用手指壓按王不留行,感到疼痛即可。囑父母每天在穴位上用食指、拇指前後相對按壓王不留行,每日3~4次,每次2分鍾。或取耳穴興奮點、腦幹、皮質下、腎。方法與上麵相同。取王不留行用膠布貼在耳穴上,每周2次,左右交替,每日按壓至少3次,每次0.5~1分鍾,15次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周。

16.飲食療法

多動症的發生與飲食有密切的關係,以下食物容易引起及加重多動症的症狀:①食物中缺乏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鋅、鐵等;②食品中的人工色素、添加劑、防腐劑、調味劑等過多;③含有甲基水楊酸類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橘子等食品;④食用胡椒麵、辣椒等調味品過多;⑤飲食中的氨基酸過多,特別是酪氨酸和蛋氨酸過多;⑥過多地食用糖類和飲料、糕點、餅幹等食物,如果停用以上食品後,症狀可以緩解或好轉,由此可見改善多動症兒童的飲食及營養,給予兒童平衡膳食,可以促進兒童大腦的營養和發育,有利於控製多動症兒童的病情。一般認為,多動症兒童的飲食應選擇高維生素、高蛋白、和高磷脂食品,如蛋、瘦肉、動物腦、心、肝、腎、魚類和其他海產品,以及大豆、玉米、新鮮蔬菜、水果等。因此,多動症兒童可以應用食療進行治療。

(1)魚鱗膏:將青魚、草魚或其他具有較大的魚鱗片的魚洗幹淨,加清水500毫升,煮沸15~20分鍾,撈去魚鱗,魚鱗湯冷卻後結成膏狀。食用時可稍加醬油、香油涼拌,也可以加糖,放入冰箱中片刻,作為冷飲能補腦強身。

(2)蝦殼湯:蝦殼15克,石菖蒲、遠誌9克,水煎服,每日1次,久服有效。

(3)豬肉蓮子湯:瘦肉75克,蓮子30克,百合30克,共放沙鍋內加水煮湯,調味食用,每日1次,連服。

(4)參蛋湯:太子參15克,大棗15枚,雞蛋2枚。置鍋內加水同煮,蛋熟後取出去蛋殼,再加入同煮片刻,即可以吃蛋喝湯,每日1次,久服可見效果。

(5)泥鰍燉豆腐湯:泥鰍500克,白蘿卜250克,豆腐250克,加食鹽少許,水適量,燉熟後食用。

(6)三七腦髓湯:用新鮮豬腦或羊腦1具或半具,三七粉3克,加少許食鹽、蔥、薑蒜等調味品,隔水燉熟,當菜吃。

(7)甘棗麥片湯:枸杞子12克,甘草6克,大棗15克,煎煮20分鍾,濾汁,留大棗,加燕麥片20~30克,煮成粥,作早餐,可以常服食。此粥加枸杞子後可以養心補肝,可以對多動症起輔助療效。

(8)燈芯花鯽魚粥:燈芯花4.5克,鯽魚(100克左右)1~2條,陳皮3克,白術30克,煮成稀粥服用。

(9)歸芍燉甲魚:當歸10克,赤芍10克,甲魚1隻,先用熱水燙甲魚,使其排尿後,切開洗淨其腸,然後將甲魚肉連殼一起與當歸、赤芍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燉熟食用。

(10)狗肉黑豆湯:狗肉50克,黑豆20克,將狗肉洗淨切塊,與黑豆同煮湯服用,隔日1次。治療腎氣虛所致的多動症。

(11)寧心補血湯:熟地黃15克,竹葉12克,蓮子3克,3味放在布袋中與豬肝50克同煮30分鍾,取出布袋,加食鹽少許,食肝喝湯。用於心肝血虛,睡眠不安,小便短赤者。

(12)芡蓮大棗湯:蓮子肉20克,芡實15克,大棗12克,同煮爛,加少許白糖,作早餐或點心。用於睡眠不安,遺尿者。

(13)竹筍荸薺湯:竹筍15克,荸薺9克,紅糖適量,水煎燉湯,每日1次,連服數日。用於濕熱內蘊,痰火擾心等症狀。

(14)桂圓湯:桂圓肉500克,白糖50克,將桂圓肉放碗中加糖,反複蒸晾3次,使色澤變黑,將桂圓肉再拌少許白糖瓶裝,每日服2次,每次4~5顆,連服7~8日。

17.預後

(1)多動症的自然預後:以往一些學者著眼於“多動”這個症狀,看到許多多動症兒童成年後多動症狀好轉,因而認為兒童多動症到成年後可以自愈。如Hussey調查某校二年級學生322名,發現多動症兒童64名,至五年級時,隻剩下14名,僅為原數的21.8%。但是,多數學者認為多動症的預後不可樂觀,隻是多動症狀有所好轉,而其他症狀並未見變化,如注意力不集中,衝動任性等症狀大都會持續到成年,甚至延續終身。Mendson報道,未經治療的多動症,2~5年後有77%的兒童,仍然有注意力不集中,有半數還有一些品行障礙,如偷竊、鬥毆,其中有2/3的兒童被父母認為無可救藥;15%的兒童有縱火行為;15%的人有酗酒行為。Menkes調查了11例多動症兒童25年來的變化,其中4例最終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2例為精神發育遲滯,僅有5例能獨立生活。Gross報道了33名未經治療的多動症兒童,其中以學習困難為主的13例,預後較好,7年後隻有3例顯得較為遲鈍,另外20例主要是以行為問題為主要表現的多動症,7年後有9例表現較好,其餘留有較多的行為問題,自愈者不到半數。Borland對20例4~11歲的多動症兒童成年後的情況作了調查,並與他們的兄弟做對照,結果發現這些多動症兒童在成年後表現正常,隻是社會適應能力較差,人際關係不良,容易與周圍人發生爭執,婚姻問題較多,表現為在個性方麵的問題,這些患者可以稱之為成人多動症。Larfer和Mocarthy曾報道48例多動症治療後的隨訪,23%的兒童用藥5年以上,其中76%的患者在大學學習或已經畢業,30%的患者遺留有個性問題,8%患者有嗜酒,5%的患者易衝動。

(2)預後的相關因素:多動症的預後與兒童本身病情輕重程度,是否進行了係統治療以及有無良好教育有關。大多數多動症兒童症狀較輕,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製力的增強,成人後可以表現為正常,也可能在性格上遺留某些問題,如注意力不集中,衝動,固執,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較差。但對這些兒童進行早期幹預,及時治療,加強教育,改善環境,可以對多動症狀緩解有著較好作用。

綜合起來,兒童多動症的預後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隻有注意障礙而無嚴重的行為問題者預後較好。

②父母的文化水平高,父母的心理素質好,家庭學校教育好,環境較好症狀則輕,預後好。反之症狀加重而預後差。

③家族成員中有精神病史,有智力低下,性格怪異者,父母離婚及破裂家庭,有酗酒、嗜賭、吸毒、攻擊行為的犯罪者預後較差。

④較長期堅持適當藥物及心理治療的兒童,比未進行治療者預後好。

(3)違法犯罪:青少年犯罪除了有外界的因素外,還有一定的內在因素,如對自己的行為缺乏自我控製及約束能力,並具有一定的衝動性。美國1982年有一項報道,認為青少年犯罪,可能與多動症有關,觀察是對110例多動症男青少年和88例正常男青少年進行比較,觀察8~10年,比較兩組的被捕率。結果高階層被捕率分別為52%和2%,中階層被捕率分別為36%和9%,低階層分別為58%和11%;多次被捕率高階層分別為28%和0%,中階層分別為25%和0%,低階層分別為45%和6%,兩組差異非常顯著。美國的另一項研究報告:有103例在兒童期診斷為多動症的16~23歲的男性與100例正常男性進行比較,發現被捕率多動症組為39%,而對照組為20%;被判罪者,多動症組為28%,而對照組為11%;進過監獄者,多動症組為9%,而對照組為1%。說明多動症兒童成年後犯罪率比正常兒童明顯增高。1985年,有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觀察,發現多動症兒童有48%的人有反社會性人格改變,而對照組隻有20%。所以有人提出,患有多動症的兒童會聚集成犯罪集團,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家庭和學校中受了委屈和冷落,會在行為上發展為具有攻擊性和反社會性行為。患有嚴重多動症的青少年,常有學業荒廢,社會適應不良,情感幼稚、衝動,缺乏自尊,相互鬥毆。有的表現為焦慮和人格障礙、酗酒、吸毒、揮霍浪費、犯罪,甚至屢教不改。

18.多動症的實質

(1)正確認識多動症:多動症是兒童心理障礙所表現出來的一個突出的症狀群,核心問題是缺乏自製力,注意力無法集中,智能雖不差,但有學習困難,行為不能自製,給人以多動、頑皮的印象。由於情緒的不穩定,表現為衝動性,由於感覺及認知的障礙表現為導致語言、書寫、計算等發生障礙,給人一個愚笨的感覺。所以他們往往被人們認為“愚笨”、“品德不好”、“差生”、“雙差生”,有人甚至說他們有“神經病”。他們常常被老師訓斥,給予換位子、罰站等處罰。由於不守校規幹擾他人,上課時被推之室外,甚至留級開除。同學對他們冷落、歧視,連累父母也常被老師叫去“教訓”、“警告”。這些現象都是由於對多動症本質缺乏應有的認識所造成的。所以,應對多動症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使之正確對待多動症兒童,給予他們幫助。

(2)多動症的實質

①多動症是一種病態心理。活潑是兒童的天性,所以有人把多動症的多動表現看成是兒童的天性,是人格問題。目前的研究發現,多動症的多動與兒童活潑的天性有著本質的區別,而是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心理缺陷的外在表現。

②多動症是一種疾病。多動症不是兒童的故意行為,而是一種無法自控的疾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障礙。

③多動症是一個長期、慢性的疾病過程。多動症的臨床表現在學齡期兒童最為明顯,但多動症是一個長期、慢性的疾病過程。有的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有了多動症的一些表現,有的患者到了成人仍殘留有多動症的一些表現和後果。所以,對多動症患者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麵進行長期幫助,堅持長期不斷的合理治療,以便取得良好的結果。

④多動症不會完全自愈。部分多動症兒童到了成人,多動症狀明顯減輕及消失,於是就誤認為多動症是可以治愈的,故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不主張進行治療,更不願用藥。實際上,未經治療的多動症兒童,許多症狀可持續到成人,如注意力渙散,脾氣暴躁,情緒易衝動等,甚至發展為好鬥毆,行為放縱,酗酒及凶殺等;有的還患了其他精神疾病。所以,多動症一般不會完全自愈,應及時進行診斷和綜合治療,促使多動症痊愈。

⑤多動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多動症藥物治療可獲得較滿意的效果。如果配合心理治療、教育訓練,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⑥多動症的治療要因人而異。多動症的病情有輕有重,發病有早有晚,治療反應有好有差,療程有長有短,因此在治療上要因人而異。對病情較輕的,應以教育為主,進行心理治療和行為矯治;對病情較重的,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要堅持治療相當長時間,短則半年至1年,長可達3~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