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敵對心理。敵對心理是由於個人在遭受挫折後引起強烈不滿而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抗的態度。具有較強敵對心理的孩子,常常把老師、家長、同學的友善態度看成是惡意的,他們輕則置若罔聞,重則尋求報複。在這種情緒狀態下,使兒童整日處於憤怒及焦慮情緒狀態下,也非常容易引起考試焦慮。家長要想矯正兒童的敵對心理,要關心及體貼兒童,這些兒童內心常常充滿孤獨,內心極為痛苦,家長應當多關懷及體貼兒童,這樣才能緩解兒童的敵對情緒,協調好兒童的人際關係。家長應當正麵教育為主,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積極引導,正視自己缺點與不足,這樣使情緒穩定,爭取好的學習效果,緩解考試時緊張及焦慮。
⑤暴躁情緒。暴躁情緒是一個不良的個性品質,多是由於神經質氣質的孩子才出現這種情緒,他們一旦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在考試中遇到難題,則表現為沉不住氣,易激惹,這是由於缺乏個人修養,缺少自我克製能力所致。這是由於家長在平時對於兒童放縱、溺愛而造成的。家長要想矯正兒童的暴躁性格,應首先矯正對兒童的不良家庭教養,另外還要讓兒童認識到這種性格是考試焦慮形成的主要原因。家長要注意因勢利導,減少各種激惹性因素,多給兒童鼓勵,少指責批評,這樣使兒童暴躁情緒逐漸消除。
⑥依賴性格。依賴的性格主要表現在對個人自理能力缺乏信心,難以獨立,無論是學習還是考試常常優柔寡斷,希望家長及老師為自己做選擇。這種依賴性格是由於家長過分專製或者過分保護、照顧而形成的。家長應當對兒童關心適度,但不能過度包辦代替,家長應當明了考試焦慮的兒童中,大部分具有嚴重依賴心理,幾乎沒有個人主見,這樣非常易出現情緒焦慮。家長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兒童的獨立性,增強自信心及自我做決定的能力。家長應鼓勵兒童與獨立性強的兒童一起學習,通過同齡人的榜樣作用,可以使兒童的依賴性格得以糾正。
⑦孤僻性格。孤僻多見於內向性格者,主要表現為不合群、不願意與其他人交往,對同學常常有厭煩、鄙視或戒備心理。他們常常非常敏感、易焦慮,尤其是在考試時常產生焦慮及緊張。這種個性的產生可能是由於家長或老師管教過於嚴厲,或者是由於家庭教育的失誤,與幼年的心理創傷也有明顯的關係,如爸爸媽媽離異、缺乏母愛。要想糾正兒童孤僻的個性,首先應改善家庭的氛圍,增加和諧、溫暖的氣氛,家長應當加倍關心兒童,愛護、體貼、鼓勵兒童擴大人際交往的範圍,多參加集體活動及各種社會活動,引導他們從自我封閉中解脫出來。
⑧怯懦性格。怯懦性格以膽怯和懦弱為特征。這種兒童膽小怕事,意誌薄弱,遇事退縮,害怕別人譏笑或傷害,人際關係較差,性格內向,感情脆弱,導致兒童性格怯懦的原因是由於袒護嬌慣,缺乏意誌力鍛煉。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分配一些困難一點的事給具有怯懦個性的兒童去完成,當兒童麵對困難時,要給予兒童及時的鼓勵和鞭策,家長要對兒童給予信任、鼓勵和適當的幫助,這樣有助於兒童怯懦個性的改善。
⑨自卑感。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意識。自卑心理強的兒童往往對自己的能力具有過低的評價,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優勢,感到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認為自己無所作為,悲觀失望,對於稍做努力即可完成的事情,也往往因為缺乏自信而不能完成。自卑形成的原因,除了個人性格缺陷外,也還有家庭及社會的原因。如家長和老師動不動就訓斥兒童太笨,老師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好學生身上,或者將兒童的考試成績從前到後排好,並張榜公布,這樣會挫傷兒童的積極性、自尊心,引起自卑。家長要想消除兒童的自卑心理,就要鼓勵兒童自信自強,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氣氛,消除和避免引起兒童自卑心理的外部刺激。注意培養兒童的自信心,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通過揚長避短,以勤補拙,使兒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自信心,克服自卑。另外,還要加強兒童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引導兒童在受到挫折後奮發向上。
⑩神經質。神經質是一種不良個性,具有神經質兒童的特點是好緊張、易激動、多愁善感、敏感疑慮,容易沮喪,有時甚至伴有睡眠差的特點。這種兒童對各種刺激均易產生強烈反應,情緒激動後又很難平靜下來,所以遇到考試或學習上困難,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產生神經質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家庭中不良的教養態度所引起的。家長不講民主、專橫武斷,這樣容易引起兒童的神經質。神經質往往給兒童造成較大的煩惱和心理衝突,家長應引起重視,如果要糾正兒童的神經質,一方麵要注意兒童意誌品質鍛煉,努力提高對情緒的自我控製能力,可以讓兒童學會肌肉放鬆,這樣可以使兒童通過自我調適,來穩定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