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囑咐兒童不要將注意力放在身體不適上,要接受現實、正視現實,即使身體不適,也應堅持學習,做自己應當做的事情,而不要總想著擺脫焦慮。
(6)家長應當教孩子學會幾種自我調適方法。
①自我放鬆。在音樂伴奏下,讓兒童坐在一個舒適的位置上,依次用力將拳頭握緊後再放鬆,牙齒咬緊後再放鬆,皺眉後再放鬆,脖子挺硬後再放鬆,下肢用力伸直後再放鬆。在做上述動作時,要仔細體驗一下緊張與放鬆的不同感覺。每次練習半小時,直到能夠隨意將身體的任一部位放鬆為止。以後再有焦慮情緒時,就可以這樣慢慢地放鬆,這樣焦慮就可以慢慢地得到緩解。
②大笑。可以通過聽相聲、看小品的辦法,達到使人發笑的目的。當兒童大笑的時候,他的心肺、脊背和身軀都得到快速鍛煉,使孩子的胳膊和腿部肌肉受到刺激。大笑之後,可以使血壓、心率和肌肉張力降低,從而使人放鬆。
③深呼吸。當兒童出現焦慮時,往往心跳加快,呼吸變得短而急促。如果在此時進行緩緩的深呼吸,幾乎可以立刻靜下來。深呼吸的方法是通過鼻子慢慢地吸入空氣,使胃和胸腔擴張,然後從鼻子呼氣,同時默默地說放鬆。在學習與複習期間,抽出幾分鍾做深呼吸,可使其減輕焦躁情緒。
④六秒鍾健身法。其方法是:什麼也不想,趕緊收緊自己腹部,收攏下巴,扭動自己的身子,打個哈欠。做時一定要把這幾個動作連貫起來進行,能夠有效地緩解焦慮,增進健康。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那些學習與複習十分緊張的兒童。
⑤洗溫水浴。孩子在學習與複習疲勞及煩躁時,家長可以幫助或督促兒童洗一個溫水浴。有學者指出,溫水因加速血液循環和放鬆肌肉而使人安靜。水溫使身體變暖後甚至可以引起體內的生物化學變化,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⑥進入考場後出現焦慮的處置方法。家長還要教會孩子進入考場後如何應付考場內的焦慮,主要方法是深呼吸和自我暗示。深呼吸是指進入考場後,如出現考試焦慮,兒童可以做多次深呼吸,緩吸緩呼,把心神凝於一點,用以穩定自己的情緒。自我暗示是說兒童可以有意地讓自已想象愉快的事情,進行良好的自我暗示:“我行,我一定能發揮我自己的水平,我一定能取得好成績。”這樣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增強兒童的自信,減輕或消除心理緊張。
(7)家長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麵幫助孩子預防考試焦慮症
①正確而恰當地評價自己。兒童要想消除考試焦慮,首先應對自己做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不過分誇大別人的優點,也不要誇大自己的缺點,要一分為二地對待自己和別人,消除自卑,並把自卑變為動力。
②增強自信心。要堅信自己的能力,堅信自己並非是弱者,並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同樣能做到,不斷增強競爭的勇氣。
③正確對待考試與競爭。家長要使兒童認識到既然有競爭就會有失敗,勝敗乃是競爭中常有的事,因此在考試過程中競爭失敗並不丟人,更何況勝與敗、超前與落後是可以轉換的。因此,在各種考試中,不要因一次沒有考好而氣餒,要在每一次考試後總結經驗教訓,爭取在下次競爭中獲勝,要做生活的強者。
④保持心理平衡。家長要引導兒童對待暫時的考試失利,應保持心理平衡。如果兒童終日被憂愁、痛苦、悲哀的情緒所困擾,那就會把一切都看得黯然無光,對自己喪失信心。因此,家長應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孩子,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提出切合實際的要求,保持情緒平穩及心理平衡。
⑤加強性格鍛煉。家長應當幫助兒童鍛煉個性,讓性格怯弱、內向、意誌薄弱的兒童,不斷地鍛煉自已的性格,通過鍛煉和自我教育來培養自己堅強的性格,使自己能夠經受任何挫折的考驗。
(8)對於孩子以下不良個性尤其應當注意糾正
①偏激性格。偏激是兒童常見的不良個性,兒童認識問題片麵絕對化,他們認為好的就全好,壞的就全壞。在情緒方麵則往往依個人的好惡和一時心血來潮論事論人,缺乏理性及客觀,易受暗示及引誘,在行動上常莽撞行事,一旦兒童考試失敗,則立即認為自己不行。家長要注意對兒童著眼於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麵則要加強自己意誌力的鍛煉,要增強兒童控製激情的能力。
②狹隘性格。有人又將狹隘稱為小心眼,這種性格的人往往對自己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對老師的一次批評就念念不忘,甚至影響其學習,並對考試產生緊張及厭惡心理。家長要注意對這樣的兒童及時進行各種人生觀教育,使兒童認識到這種狹隘個性對自己學習、生活的影響,培養兒童集體主義精神,教導兒童進行正確的人際交往,努力豐富兒童的業餘生活,拓寬各種業餘愛好,使兒童的心量逐漸放寬。
③嫉妒性格。嫉妒是一種憂慮、憤怒和怨恨情緒,這種性格使孩子一旦在學習中受到挫折後產生憤怒與怨恨,這種情況對孩子學習很不利,使孩子整日陷入嫉恨中,使學業不良,引起考試焦慮。家長應當注意通過對孩子意誌力的鍛煉,對注意力的轉移而進行自我調控,使嫉妒心理減輕,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