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郗驅車,坐在副駕駛的花夏不甘沉寂,和他有一搭沒一搭地談天。都過去這麼久了,沒必要遮遮掩掩,也沒什麼放不下的,顯得小氣。她問候晁郗以及他三位隊友的近況,也主動彙報了自己最近的生活狀況。權當好友敘舊。
花夏以前喜歡和他們一起打打鬧鬧說說笑笑,感情融洽,最近好像關係疏遠了。是因為她戀愛的原因!和異性朋友保持距離是對的!
車子停在路口,晁郗將花夏帶進一個小巷裏,七拐八拐,一棟古樸典雅的兩層高的小竹樓出現在眼前。
“小樓藏香!”花夏念著門楣上用綠色顏料寫就的奇怪大字,像行書似草書,希望她念出來的是對的。
“前段時間辦案的時候發現的,應該會合你口味!”晁郗自然的拉起花夏的手往裏走。
原來這裏藏了這樣一處私人收藏館。如果對這片不熟,確實很難尋到這一處靜地。
館主是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他臉上蓄滿了黑白相間的長胡子,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收取任何觀賞費用,全部畫作公益展出,唯一的要求就是每一個進來欣賞的人都需要說出自己最喜愛的畫家的名號以及其作品名稱。設置這道“關卡”是將不懂畫的人擋在門外。
“你們二位喜歡哪一位畫家呢?”館主發問。
“吳冠中——”
“吳冠中——”
花夏和晁郗同時喊出這位已故畫家的名字。
吳冠中先生是一位在藝術上非常有追求的畫家,他秉持“風箏不斷線”創作理念,進行大膽探索,留在宣紙上的一些作品盡管筆墨功夫不是最強的,但其嶄新的創作形式和繪畫語言讓人耳目一新,具有很強的時代意義,他的作品最終也被收藏界看中。
館主聽完他們的回答,像是聽到了什麼好笑的故事一樣,哈哈大笑。
“我喜歡吳冠中先生的作品《北國風光》。”花夏等館主笑聲停止,說出吳老的油畫作品名稱。
這幅作品是吳冠中當年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所繪的大型壁畫的畫稿,此幅作品描繪了中國北方自然景象的氣勢磅礴,融合了中國筆墨的細膩與西洋油畫色彩的和諧,作為吳老極為珍貴的畫作。拍賣所得將全部用於桑梓助學基金會資助特困大學生就學。
“我喜歡吳老先生的水墨畫作品《江村》。”晁郗不急不緩地說。
《江村》描繪了四川北部大足河一個山坳裏江村的風光。畫麵以黑色幾何構成為主,銀灰色的坡岸,圍繞村落,江上波光成線,是吳老鄉情的寄托與慰藉。晁郗知道,花夏一直想要遊遍大江南北,這幅作品裏鄉村美景,她一定喜歡。
館主把他們引進畫展區,請他們自行安排欣賞。
畫展區分油畫作品展區和國畫作品展區。裏麵已經有四個人在專心的欣賞畫作。
花夏佇立在一佚名的國畫旁靜靜觀賞,這應該是一位名不經傳的當代畫家的作品,其筆墨功夫很到位,作品頗有古風,也有新意,畫家深諳“筆墨當隨時代”、“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這些美術發展規律進行創作。所以受到館主青睞,收藏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