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龍潛深淵三·脫困(六)(2 / 3)

孔倫,乃是儒家聖人第二十四世孫,世襲衍聖公。年已過五旬,其對何洋把持朝政十分不滿,時常在一些場合之下發表一些攻訐何洋的言論。何洋雖然每每對其恨得咬牙切齒,但考慮到孔倫乃是先賢之後,且是當代大儒,亦沒有對其怎樣,隻是罷了他秘書丞之職。但是孔倫卻絲毫不懼,經常延請一些人來家中品評國事。

這時,孔倫正在家中與好友侍郎郭坦之喝著茶品味著論語上的一段隱語,忽見何洋怒氣衝衝地帶著一群士兵武將進來,料到將有災禍及身,他坦然地站了起來:“不知道大司馬親臨寒舍,有失遠迎,有罪有罪!”

郭坦之忙跪下身子,顫聲說道:“下官見過唐國公!”何洋冷笑地一聲,對他沒有在意。隻顧拿眼瞪著孔倫厲聲喝道:“孔倫,朝廷下詔命你在家靜養的詔書,你可看過!”

“看過!”孔倫不徐不慢地答道。

何洋默默地走到案幾前,倏地轉身逼問:“既然看過,又為何散布謠言!”

“……”

“漢王出關,天下複周。這句童謠是你編出來教孩子唱的嗎?”

“是又待怎樣!”孔倫傲然地說道。一旁的郭坦之見狀,直急得冒汗,小聲說道:“公爺,你快別說了!”

“大帥,何必和這種人費口舌,動搖軍心,萬死之罪,何需多言!”劉籍提議道,閃著深深的眼睛瞪著孔郭二人。

一聽此言,郭坦之腿一軟,倒頭便拜,口中念叨:“大帥,下官隻是會友啊!大帥饒命!”

何洋吩咐左右道:“將孔倫送入刑部大牢,明日午時腰斬棄市!郭坦之革職,發配遼東!”郭坦之一個勁叩頭謝恩。

衛士們剛欲動手,外麵卻傳來袁曾的求饒聲:“大帥,手下留情!”說著,袁曾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朝著何洋一拱手道:“大帥,殺不得啊!”

何洋沉著臉哼了聲,袁曾道:“孔公爺乃先賢之後,雖犯大逆不道之罪,亦望大帥能法外施恩,寬恕於他!”

這時,被衛士們擋在外麵的孔倫的妻妾子孫、上下人等,俱都“啪”地一聲跪在地上為孔倫求情,齊聲說道:“請大帥開恩赦免!”

何洋舉目看看眾人,心中有些不忍,有意赦免,可轉念一想,如果不殺孔倫又怎麼能立威於朝堂之上,不能杜謠言之口。躊躇了一會,斷然說道:“孔倫,念你乃是先聖之後。給你一個全屍!立刻自縊於後堂。”說著又吩咐左右隨孔倫去後堂監刑。

少頃,後堂傳出了痛哭聲,左右回來:“孔倫已自縊而死!”

何洋率眾離開衍聖公府,臨出門時又讓劉籍去向京兆尹傳他的諭令:洛陽城內再有孩童傳“漢王出關”之童謠者,其父母一律腰斬棄市!

自此,童謠無人再傳,而謠言也就隨之破滅了。

……

又過了一月多,傳來室韋戎狄諸部叛亂的消息。接到北地傳來的緊急軍報後,何洋第一個念頭就是,雖然周勇治暫時不會出關,即使如此,亦難保他會與西蜀達成停戰轉而全力東進。既然與其終將爆發一戰,那就至少要徹底解除掉自己的後顧之憂,將兩麵受敵變為一麵。於是他星夜召集親信幕僚聚府議事。

翌日,朝堂之上,何洋上表奏請以王睿為漠南道行軍大總管,前去平叛。商太後毫無主見地點頭同意。雖然王睿滿腹疑問,也隻能接受。

三日後,王睿率領著五萬大軍,出了洛陽北門便狂風驟雨般向北卷去。

這時的漠南草原,表麵上依然很平靜。但在這平靜的表麵下,卻隱藏著即將爆發的巨大風暴。高麗特使的煽動以及占據周國北地的許諾,重新燃起了室韋戎狄諸部沉睡多年的草原霸主之夢。自從強大的烏孫被大周擊敗後,草原諸部紛紛臣服於大周。諸部公推室韋部頭領茄郅單於為盟主,約定在高麗出兵遼東之時大舉叛亂,共同瓜分周國。高麗特使還宣布:消滅大周以後,高麗永遠不出關外,大周的花花世界永遠是草原諸部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