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洛陽之圍(一)(3 / 3)

……

等何洋的大軍到達武涉後,此時傳來王睿大軍已經攻克黎陽的消息,頓時擺下慶功酒。這時酒席上有一個特殊的客人,就是兵敗被俘的南軍將領南宮幸。開宴之時,金東泫將其押到何洋的麵前。何洋親自為他鬆綁,並好言勸慰,使他大為感動,最終答應歸順北軍。

席間眾人個個激動不已,紛紛要求立刻進攻河內。

這時南宮幸卻發出了不同意見:“上將軍,我軍以十萬之眾克南軍三十萬,或許蕭龍真有百戰百勝的計謀,可惜一招失算便兵敗巨鹿,身死漳水,使上將軍名聞四海,威震天下,敵人膽寒。我想這就是我軍的優勢,但是現在我軍將士以十分疲憊,很難再叫他們繼續攻堅克銳。如果用這支部隊去進攻由李定把守的河內要塞的話,很可能要僵持很久。如果我軍不能顯示出能夠攻下他的力量來的話,形勢就會被動起來,日子拖得久了,即使擁有黎陽倉,也經不起消耗。而此時的洛陽已經空虛了,隻要齊王打下虎牢,進逼洛陽。恐怕洛陽咫日可破,到那時候,我們所做的一切就前功盡棄了啊!”

何洋忙問道:“那依南宮將軍所言,該如何是好?”

南宮幸不緊不慢地說道:“為上將軍計,現在不如解下盔甲,放下兵器,就駐紮在武涉,安撫百姓,存恤遺孤。那麼百裏之內,每天都會有人送來牛羊糧草,犒勞士卒。在休整之後,再將部隊朝著河內退進。做出要進攻之勢。接著派一名能言善辯的說客送一封勸降信給李定,恩威並施,李定不到必須以死相拚的地步,我想他必然會采取順從上將軍而保全全郡百姓的策略。這樣一來,爭取天下的大事,就都可以圖謀了!”

聽了南宮幸的一番高見,何洋大喜,便依計行事,派人去說降李定。果然不出南宮幸所料,李定選擇了和平的投降。這樣通往洛陽的北大門就朝何洋打開了。

……

在安陽南崗大敗北軍的消息通過快馬傳遞到洛陽後,馮霖等高興了好一陣,並將其誇大後傳給了每一個將士們聽,以鼓舞士氣。但高興了沒幾天,從黃河對岸過來的敗兵就將南宮軍全滅的消息帶到了洛陽。馮霖聽到後,立刻下令封鎖消息。並且再次寫了數份求援信發往各地。

他們分別是:西京留守周慶春、漢王周勇治、鎮南大將軍趙羽。

但是等待了數日,卻一無動靜。而對岸則先後傳來黎陽倉、河內先後失守的消息。頓時洛陽的氣氛空前緊張起來。

馮霖幾乎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但是周仁卻壓根沒把眼前的危機當回事,依舊是過了花天酒地的日子。想到這,馮霖就暗自想著,難道自己選錯了,不。他轉念打消了這一可怕的念頭,繼續研究起兵書來。

這天,馮霖正坐在書房看著書,突然衛尉馮元盎跑進來,氣喘籲籲地說道:“伯、伯父大人,您快到西城去看下?”馮霖一聽,欣喜若狂:“是雍王來了,還是漢王來了?”馮元盎搖著頭,使勁地咽著口水,半晌才說出話來:“不、不是的!是西、西鎮王弘策的大軍!”

“什麼?”馮霖便覺得四肢發軟,跌坐在椅子上。

等馮元盎扶著馮霖顫巍巍地走上西城的永定門,就發現城下黑壓壓的都是營帳,一望無際綿延數十裏,旗幟飛舞,遮天蔽日。中軍豎著一麵既高又大的大纛旗,在黑色的旗麵上以銀色寫得大大的“鎮西大將軍王”。

“真是王弘策啊!”馮霖倒吸了一口良氣,難道說周慶春和周勇治都被打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