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的儀態
走路:走如風
走路時的姿勢要抬頭挺胸,伸直背部和腰杆,千萬不可彎腰駝背,一副垂頭喪氣、精神不振的樣子。走路時的心情要放鬆,不要太拘束自己,才能自然輕快地邁開腳步。雙手作適度地擺動,不可太過誇張,同時要特別注意兩腳不可過於張開。這些都是正確的步行姿勢,大多數人都忽視了走路的姿勢,如果連最基本的走路都走不好看,還談什麼優雅的舉止和美觀的儀態呢?
穿著旗袍時,走路要特別小心,步伐應該盡量地放小,以免由於衣服過窄而跌倒,同時在言談舉止方麵更要相稱,不可表現誇張,以免顯得輕浮可笑。穿過高的鞋子,容易摔倒,如一定要穿,在走路時也必放慢腳步,心平氣和的樣子,才會顯出淑女的氣質。
有些人走路相當不雅觀,如彎著腰或駝著背走路的人給人死氣沉沉的感覺;或者有交叉式的走路方式,或成內外八字形的走路習慣等。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走路姿勢,不但影響儀態的美觀,也會造成骨骼發育的不正常。
想改正不良的走路習慣,走出優美的姿勢,可以時常借著櫥窗玻璃來觀察自己走路的姿勢,是否彎腰駝背或向前傾這些難看的姿勢,以提醒自己改正走路的姿勢。也可以常常問問朋友自己走路的姿勢如何?是否難看?朋友自會以所見的實情告訴你,我們可依朋友的指正改善走路的缺點,使自己走路姿勢良好。
坐姿:坐如鍾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坐”的時候,如在學校上課、在家裏客廳、在餐廳用餐,在辦公室等,無不與“坐”有關。假如坐姿不好,會影響到骨骼的正常發育,日久養成習慣之後,就很難糾正過來。因此,在平時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確。坐硬板凳時,身體應盡量往裏側靠,上身挺直與地板垂直,大腿成水平方向,腳板與地板接觸,小腿並攏略微傾斜狀,身體保持柔軟度,不要太拘束自己,如果形成硬撐的樣子,不但自己感到不舒適。別人看來也顯得僵硬而不自然。
如兩腿成交疊狀時,膝蓋下小腿要並攏呈傾斜狀,兩手自然地擺在膝蓋上。保持愉快的心情,放鬆自己,自然大方的坐著,這種姿勢最令人欣賞而優雅了。
穿短裙時,側坐比正坐好,牛仔褲是目前一般青少年所喜愛的穿著,既顯得年輕帥氣又輕快方便,除了正式的場合不宜,其他活動如參加生日慶祝或郊遊旅行等,均十分輕快自在。但不能因隻是穿著簡單的牛仔褲,在坐姿上就可隨便而忽略了。
穿牛仔褲的坐法,首先身體側坐,一腳支撐身體的重量,另一腳的足躁靠在這腳的腳尖上。也可以采取盤坐的方式,兩腳交叉盤坐,腳尖朝上,兩手自然地擺在膝蓋上。如果坐沙發椅,就可不必太拘束,順其自然地坐著,保持優雅的坐姿即可。
坐姿是“整體美”之一,隻顧身材的美感而忽略了坐姿,美就有了缺點,所以保持優雅的坐姿,也要抱有昂然爽朗的精神。
接物:彬彬有禮當你要送一份禮物或拿一件東西給對方時,必須用雙手交給他,並且眼睛注視對方,表示一種誠意,一種禮貌。如果用單手交給對方,或眼睛看別的地方,一點都不在意對方,這是有違禮節,沒有誠意的行為。
當你拿剪刀或其它尖銳利器給對方時,要格外的小心,千萬不能以尖銳的一頭向著對方,這可能會傷到對方,是很危險的。一定要將有把柄的一頭向著對方的手心,這是平常應有的禮貌。
拿鋼筆、書本、花瓶等也是一樣,要確定對方已拿穩了才可以鬆手,尤其是玻璃之類易碎的東西,試想當別人拿這類東西給你時,漫不經心或不甘不願的,結果東西未拿穩卻掉到地上去,甚至砸碎了,你是否很氣惱呢?
如對方是長輩,交付東西的態度更要表現誠懇,恭敬地把東西交給對方。贈送給人的東西,不論輕淺或厚重,最好是送那種對方用得著的東西,才是誠意又體貼的禮貌。
握手:輕重適宜上下車時女孩子在乘坐公車時,上下車不要爭先恐後地搶上或拚命擠,常見有的女孩粗魯地將自己擠進車廂內,實在不雅觀,雖然是上下車也要從容不迫的,不要使別人對你投以不屑的眼光。搭車時,態度要保持心平氣和,不要急忙地上車,甚至為了搶座位和乘客起爭執,那是最要不得的事。看到老弱婦孺,應該起身讓座,自顧自的安坐會令人不齒。
坐車時,要特別注意坐姿,不要讓衣裙卷到大腿上,雙腳要並攏,最忌隨便地分開,不要蹺起二郎腿,也不要坐得歪歪斜斜的,倚在人臂上。
下車時,應該等到車子停下來後,再起身快速下車,不可車子未停即衝到前麵去,唯恐下不了車似的。下車時必須等一腳先著地,然後另一腳再快速跨出車身。
搭出租車時,身體保持優雅的姿勢先入車內,然後兩腳先後擺進車內椅角下,背部緊靠車椅,不要傾向前座。有的人習慣先把頭伸入車內,而臀部朝車外,這是錯誤的姿勢。行禮向長輩或師長行禮時,眼睛必須注意對方,向其鞠躬或微笑點頭示意,態度要誠懇以表由衷的尊敬。行禮時,如僅是以點頭示意,這時眼睛一定要注視著對方,如沒有如此做,那就表示你隻是表麵的行禮,心裏其實沒有尊重對方的意思,會使對方感到不愉快,這是很沒有禮貌的。如果對平輩或朋友之間的行禮,可以舉手示意或微笑點頭,以簡單的動作向對方打個招呼即可。
握手
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慮:跟人見麵時要不要伸出手來跟人家握手?什麼時候伸出手最好?
中國女性都比較保守,因為從小就被灌輸了‘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所以很少女性會主動地把手伸了來給別人握,尤其對方是男性就更不可能了。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當別人介紹一位新的朋友給你認識的時候,你就該伸出手來表示你的熱忱。
冬天的時候,若是你有戴手套的習慣,一定要記得脫下手套,很自然大方地跟對方握手,這樣才不會讓人感覺你過於驕傲、不易親近。
與人握手時,以右手輕輕地握對方的右手,眼睛必須注意著對方,不可害羞的低頭或東張西望或不加理睬,這些舉動隻會令人反感,而顯得無禮了。
有的人會一邊握手,一邊低頭鞠躬的行禮,看似禮多人不怪,其實這種姿勢最為難看。少女行禮時最好采取坐式,坐式的行禮看起來比較有女性的親切感。
握手的力量也必須注意,少女握手最好輕柔些,不可用力。其實由握手的力量大小也可辨別出情緒的好壞,人往往在高興時力量自然就大,不過,少女握手的力量還是適中較好,不宜用力。
開門·關門
開啟或關閉房門時,避免發出巨大的聲響,更不可粗魯地用腳去踢開房門,這樣房門容易損壞,自己的動作也很不雅觀。
開啟或關閉房門的所有動作,都應該輕緩適度,保持寧靜,如隨便開開關關,不管什麼輕或重的,使房門發出擾人的噪音,會令人生厭的,尤其是女孩子更不該有粗枝大葉的動作,開關房門應輕輕地予人有柔和感。
要進入他人的房間時,先要敲門請示可不可以進去,敲門時要輕輕的,一定要等到房裏的人回聲並許可後才可進去,進去後,也應順手將房門輕輕地帶上。
當自己的房子的門打不開時,不可用力地敲打門地把手或用力的去碰撞房門,這樣不僅會使房門發出巨大的聲響,吵到鄰居,而且也無濟於事。這時,應檢查鑰匙是否拿錯了,再設法打開才是。無法時,必須去找開鎖匠來開,切不可自行爬窗戶進去,以免發生危險。
吃相
被邀請參加各種喜慶宴會時,或在朋友家裏用餐,這方麵的禮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少女,應該注意自己的吃相,不要忘了自己是位客人,忽略了吃的禮節。所以如此提醒,因為少女們一向在家裏隨意慣了,有的人喜歡隨己意去挑自己愛吃的菜,或是吃起來東挾西挾的,在宴會或友人家用餐,可就不能如此隨便了。
用餐時,要保持良好的姿勢,肘臂不可過於張開,不能妨礙到別人用餐,也不雅觀。盛飯時,筷子要放在桌上,當別人為你盛飯時,千萬不可馬上吃,要先放在桌上等候大家的飯都盛上了,才可開始一起用餐。吃飯的速度應與大家配合,不要吃得太快,或故意吃得很慢。喝湯時,不要發出聲響,碗盤筷匙,不要撞擊得發出聲音。挾菜時,應挾取靠近自己麵前的菜肴,不可伸長手越過去挾,這種情形最予人不良的印象,更不可在碗盤中翻來揀去的。不喜歡吃的菜,要勉強吃一點,不要猶豫不決要吃不吃的樣子,令挾菜給你的主人為難,如真不想吃,可委婉地說“對不起,我不太喜歡這種菜。”或說“我太飽了,吃不下去。”來婉謝主人的好意,這樣就不致有失禮節了。
用餐完畢,應將餐具整理好,如有菜渣飯屑須放置碗內,不可杯盤狼藉的樣子。離席時要將桌椅放回原位,同時向主人道謝,讚美他盛情的招待。
如何飲茶
做客飲茶時,不一定要照飲茶的規則來喝,隻要保持優雅不要出聲音即可,注意舉杯時不要晃動地溢出采,免得弄濕衣服或給主人增添麻煩。飲茶的正確禮儀是,慢慢地把茶盤拿到麵前,然後拿起杯蓋來。右手拿起杯子輕輕握住,兩手端著茶杯慢慢地啜飲。喝完後,蓋好杯蓋,蓋時輕輕地不可太用力以免打破。就餐的細節皮包或小袋子要放腳下因為皮包類不能放在桌上,所以,有些人會把它放在座椅背上,但是,這樣很容易往下掉,也不是個很好的方法,吃西餐的禮儀,一般是把它們放在腳下,掛在椅背上也不好。
葡萄籽用湯匙取出吐甜點裏麵的葡萄籽時,必須把湯匙靠近嘴邊,或是將手微握吐在裏麵。絕不可以一個個地吐,吐出後的籽,必須擺在盤子角落。
錯喝了鄰座的飲料不小心錯喝了鄰座的飲料時,可以向對方微笑一下,說聲“對不起!”然後把自己的一份還給他。萬一自己喝過時,可以叫服務員再端一杯過來。桌上的麵包屑可以置之不理桌巾若為雪白色時,一般並不放置麵包盤。因為桌子本身就是盤子了,不可因為麵包屑掉了,就用手當掃帚去清理,這種行為是極不禮貌的,根本可以置之不理。
菜一道道上來,等到送上甜點時,服務員會替我們收拾,所以,別管麵包屑,隻管盡情地進餐就行了。
東西溢出時,快叫服務員來飲料等溢出來了,也不要哇哇大叫,那是極丟臉的行為。這時,要裝做一付若無其事的樣子,冷靜行事。然後,慢慢地將杯子扶正,請服務員過來處理。反正,最要緊的是冷靜穩重的態度。
另外,刀子、叉子掉了的時候,不要自己撿,請服務員重新拿一份來。左撇子無妨平常刀叉的擺法都是適合慣用右手的人,若是慣用左手的人感覺反方向用比較習慣,也可以那樣用。不必一定要用得很難受。
不過,吃完後,必須跟慣用右手的人一樣,把餐具均放置在右側,這樣一來,服務收拾方便。
外出時節長途旅行在長途列車裏,什麼樣的乘客都有,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如我們能把鄰座的人當做有緣相聚一起的朋友,大家袒開心胸,無所不談,說說笑笑,如此旅途上自然不會感到沉悶,有事時,也能相互幫忙。有些人個性內向,不喜歡與陌生人隨意說笑,隻愛獨自靜靜地看書或聽音樂,我們如有意攀談也不能過分去勉強,而你感到寂寞也不妨看看書,聽聽音樂。在通道上不可放置行李,必須放在鋼架上麵,以免妨礙他人通行。在車上吃完的東西要用袋子裝起來,放在垃圾箱或座位的下麵,吃剩食物的垃圾要收拾好,不可隨處丟棄,製造車上的髒亂。
搭乘飛機或輪船乘坐飛機必須服從機上服務員的指示,這是基本的原則。乘飛機不同於搭火車,在機上要保持安靜,有事可以向服務員說明,不要在機上隨意走動。當然除非是上廁所,行動上也要斯文,不可在飛機上亂跑或亂眺。
乘坐輪船也和坐飛機一樣,務必服從服務員的指示,為了安全,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在甲板上行走,因為輪船在行駛時,風浪通常較大,船身搖擺不定,穿著高跟鞋在甲板上行走,容易傾斜摔倒,發生危險,所以要避免穿太高的鞋子,以免給愉快的旅遊製造不幸的遺憾。
住宿旅館
旅行中住的問題不可忽略,在禮儀方麵更必須注意。投宿大飯店或旅館中,有來自四麵八方的旅客,不隻我們而已,不能隨便大聲地喧嘩或在走道上嬉戲,妨礙別人的安寧,予人不佳的印象。
除了自己的房間外,別人的房間不可擅自出入,即使沒有人住的客房,也不宜隨意進入或好奇地由門縫中窺視,顯得沒見過世麵。
依照規定的時間準時進餐廳用膳,在大飯店裏有進餐的規則,不能太早或太晚才入席。同時,用餐時也要注意禮節,以免惹人笑話。
離開旅館時,也要把住過的房間整理好再走。
參觀遊覽
被視為觀光風景區一定有它的自然美景價值,遊客在風景區內務必要保持幹淨,食畢的果屑空罐不可任意丟棄,一定要丟在垃圾箱裏,不可踐踏草坪,亂摘花朵,不可在樹幹上,刻留自己的名字做紀念,更不可隨地吐痰,這都是很沒有公德心的行為。
參觀遊覽區內的建築物或紀念物,都必須以珍惜與愛護的心情來看待它們,不可隨意亂塗或加以破壞,應當尊重當地的文化財產,即使不是很具有曆史或藝術價值的,我們也要遵守其規則加以愛惜。
有人問路時
在街上有路人向你問路時,要據你所知的告訴對方,說明要詳細,不能含糊不明或惡意欺騙人。
假若不知道,就應該指點他附近的雜貨店或許知道,有急事不便告訴他時,必須道歉地表明才離去。對於需要幫助的路人,隻要無不良企圖,都不妨盡量伸出友善的手給予指點,對方對你的熱心助人,一定會非常的感激。
購物須知
買東西時,總要精挑細選一番,直到買到自己合適而滿意的為止。可是挑了很久,結果一樣中意的也沒有買。但又怕不好意思,就草率地買下來,事後再後悔想退還,增添店員的麻煩,還不如在買前慢慢仔細地挑選。
對於東西的品質和價錢必須先詢問清楚,不可隨便喜歡哪樣東西就買哪樣,等到算帳時知道價錢太貴了,結果又買不下來,那才夠尷尬的。所以買東西一定要先問價錢,考慮自己帶的錢夠不夠,再決定買或不買。
買東西時
購物之前,如果不細心挑選,不問清楚品質的等級,事後始發覺買到的竟是劣質貨品,這時,一定會後悔當初的大意。為了買到價錢與品質相當的貨品,最好向店員問清楚有關貨品的品質,聽取他們的說明與建議之後再買,較為適當,因為店員比較了解所賣的貨品,所以必須詳加詢問做為參考,再用心地挑選合意的貨品。
請問店員時,態度必須客氣,不可自以為是客人就擺架子,態度若傲慢,你想店員會樂意告訴你嗎?更不用說建議,說不定她連理都不願理你的。偕男友一起購物時偕同男友一起去買東西時,不能盡情的買,然後把所有的東西都丟給男友一個人拿,女孩子總以為男孩子較有力氣,本來就應該為女友服務,提重的東西。可是男孩子卻會認為,你把他當作跟班的,那種凡事利用依賴男友的女孩,往往會令他感到討厭。為了不使同行的男友反感,買的東西最好自己拿,東西多時,男友自然會主動要幫你分擔一些,彼此拿相同份量的東西,就不會顯得自己那麼自私地依賴人了。
和家人一起去買東西時,做晚輩的應該幫父母提東西,如果不懂得這基本的禮節,凡事都依賴父母,應該感到羞愧的。
禮多人不怪
和顏悅色
首先,請看看鏡中的你是儀表整潔還是不修邊幅?是充滿朝氣還是消極頹喪?再檢視你的頭發、指甲、服裝,你喜歡鏡中的你嗎?
修飾儀容,並非說你必須用華麗的服裝去襯托你的儀表,而是指從頭發、麵貌到服飾,都應該使人對你有一種整潔、端莊的感覺。
其次,在個人修養方麵,你和他人談話是和顏悅色、輕聲細語,還是大呼小叫、粗暴無禮呢?很多人可能平時都不是很在意這些事,但這卻是別人,對我們最直接的印象,不能不重視。
和他人談天時,要讓他人多講,因為傾聽是種美德,也是一種對對方的尊重,這是待人的基本原則。要常常保持自己心情的愉快,笑口常開。切記!千萬不要對人大聲說話,或怒目相視,這都不是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該有的舉止。應誠懇地從他人的觀點去看事情。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對待他人。在肢體語言方麵,平時,點頭禮是最普遍的禮節,如果路上與友人相逢時,也可以一邊行走、一邊行點頭禮。這是一種最基本的禮節,在行禮時,別忘了你可愛的笑容,以及一聲親切的問候哦!遇到長輩時,除了必須微微點頭之外,還應該態度恭敬地打聲招呼。當你初次見長輩時,應先報出自己的姓名,向長輩行鞠躬禮,而在告退時,再行鞠躬禮。如果當你坐著的時候,遇見長輩或賓客來臨時,應該起立致意。
衣著時尚
現代社會,衣服的型式和色調可說是琳琅滿目,每個人都可以依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流行雖然是一種選擇的指標,卻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因此,怎麼穿才是得體?不同的場合應該怎麼穿?這些都是身為一個現代人應有的認識。
家是每個人最溫暖的避風港,所以在家穿的衣服應該是輕鬆、不受拘束的。但是不能因為是在家衣服就邋遢,最好選擇樣式大方、物美價廉的。外出時,應視場合的不同而選擇適合的服裝,才不會失禮;旅遊則最好選擇一些活動上方便的休閑服;運動休閑則以運動服為佳。
服裝可以表現一個人的風格,這是勿庸置疑的。也就是說,服裝可以改變他人對自己的印象,但是千萬要記住,不要一下子做太大幅度的改變,以免造成別人的不適應,而顯得怪異不和諧了。
穿衣服的目的不隻是在禦寒蔽體,有時還是一項藝術,所以不是隨便穿就可以了,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年齡、身材、場合、季節,自己喜歡的衣服不見得隨時隨地都適合穿。
不要盲目地跟著流行走,因為流行的衣服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穿衣服雖然也是一種表現自我風格的方式,但不要一味地為了展現自己而標新立異。
介紹的學問
介紹兩個不相識的人認識,也是一種禮儀。不同年齡、性別的人的介紹方式,也各有不同。
(1)長幼間的介紹在中國傳統方麵,年紀大的人在介紹的次序中居於優先的地位。當你介紹兩個不相識的人認識時,應該先將年紀輕者介紹給長者,然後再將年長者介紹給年紀輕者。不論男女,介紹方式都是一樣的。
(2)男女間的介紹
而男女之間的介紹,若是男女雙方的年紀差不多,就應先將女生介紹給男生,再將男生介紹給女生。被介紹認識時,一般隻須微笑點頭示意即可。當你被介紹給年長者,或是職位比自己高的人時,若此時你是坐著的,應該立即起身,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3)女性間的介紹
若是女生跟女生之間的介紹,一般隻需要微笑點頭。如果你覺得有握手的必要時,也可以伸出手來。
如果被介紹的人是同輩,那麼,坐著點頭即可。如果介紹的一方是坐著的,而另一方是站著的女主人,或是年紀較大、輩份較高的女性時,坐著的女性就必須站起來打招呼,以免失禮。
(4)聚會中的介紹
如果你參加人數眾多的聚餐舞會等場合,你或許未被介紹,那麼,你不妨找些麵熟的朋友,先自我介紹,然後找些雙方都有興趣的話題來交談。最好不要獨自枯坐在一旁。
另外,當有人為你介紹朋友時,你的眼睛一定注視著對方的眉宇之間,千萬不要為不認識對方,而不去看他,這樣是很不禮貌的。
居民生活禮儀現在我們的居住環境,已經由低矮房舍走入高樓大廈中,一幢一幢的大廈接踵而起,一戶一戶的住家比鄰而居,往往在同一幢大樓中,居住著各種不同身分的人。
同住一大廈的人,應該抱著守望相助、和睦相處、遠親不如近鄰的觀念,畢竟大家居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緣份。
而怎樣能讓你很容易地做到這些呢?給你一些具體的建議:
看到鄰居要親切地打聲招呼,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可以聊些家常。
如果別人的家庭發生意外或糾紛,自己應該加以協調,幫忙解決別人的困難。
尊重鄰居的財物,不可以隨便拿取他人的物件。不小心損壞他人的東西,更應該設法補償。進出家屬樓門口、站在陽台上麵,穿著要整齊大方不可穿著睡衣或打赤腳就隨意走動。不能把音響放得太大聲,也不能無緣無故高聲大喊,妨礙鄰居的安寧。
不可以隨便丟棄垃圾,應該保持整個住樓整潔。
參加宴會禮儀
從一個人餐飲的禮儀,便可觀察出這個人教養的良好與否。所以,你若注意餐桌禮儀,久而久之,這些禮儀自然會成為一種習慣,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會自然流露出來,顯得你是個有教養的人。
身為現代的年輕人,更要懂得這些基礎的禮儀。因為現代人與人的交往頻繁,參加正式宴會的機率也越來越大。如果你能懂些宴會禮儀,在宴會的場合中,才不會因此貽笑大方。
中國社會除了對座位席次有講究外,宴會上我們還應該注意:
①餐具的使用
中國人最特殊的餐具是筷子,還有碟子、湯匙、碗。如果用自己的筷子或湯匙直接取用,不隻顯得自己沒有常識,而且不太衛生。此外,應避免左手拿湯匙、右手拿筷子,兩手並用的情況出現。
②佐料的取法
如果距離太遠,可以麻煩鄰座幫忙傳一下,如果自己站起來勉強地伸手去拿,那是非常不雅的舉止,應盡量避免。
③西式餐飲要注意一些細節
餐具的使用方式
左手拿叉,右手拿刀。比較大塊的食物無法直接放進嘴裏,就必須先用叉子把食物按著,然後用刀把食物分割成小塊。吃第一道菜時要用最外麵的一副刀叉,然後再依序用第二、第三副……不用時應該將刀鋒向內,叉齒向下擺。喝湯時,必須用湯匙(由裏往外)舀著喝。湯喝完了,隻要將湯匙放在空盤子上麵,侍者就會自動來收。
餐巾
有的餐廳把餐巾疊成方形,也有的疊成帽子的形狀。當你入座以後,應該等主人攤開餐巾以後,再將自己的餐巾打開。餐巾最正確的使用方式是打開後對折,平放在大腿上。
自助餐的禮儀
吃自助餐是既經濟又實惠的一種方式,一方麵能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另一方麵大夥兒的態度也能放得輕鬆自然,不會那麼拘謹。吃自助餐取菜時要把握一個原則:動作要幹淨俐落。每樣菜的取用,都用公用的湯匙或勺子、叉子。當自己用好後,記得將它放回原位,這樣當他人要取用時,才不至於不方便。切記不可用自己的餐具去取菜。調味料應直接放在自己的碗內,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不可以直接加入盤裏的食物上。
吃自助餐要注意的是,一次不要拿太多的東西,把整個盤子堆得滿滿的,實在不好看。反倒不如每次少拿一些,吃完再取用。如果拿得太多又沒吃完,那是非常不禮貌的。
打電話的禮儀
“隻聞其聲,不見其人”,打電話時,對方完全憑著你的聲音來判斷,不像麵對麵談話般,可以借用各種手勢及表情來傳達訊息,因此有關電話的談吐應對、時間的控製、聲音的大小,就成了打電話首要注意之處,有正確的電話禮貌,方能塑造出良好的形象。
注意時間
相信不論是誰,都不希望在清晨或半夜三更接到電話,所以,在你撥電話之前,請先想一想,是否會妨礙到他人?切勿因此造成他人的不便與困擾。而最恰當的撥電話時間,應該是上午八點之後到晚上十點之前,在此之前與之後都是不太合適的。
假使你隻是一時的興起,想打個電話給某人,而沒考慮到他人,或許對方會因心中不悅而讓你挨釘子碰,這樣不是即使對方困擾又讓自己沒麵子嗎?
現在社會每個人的生活忙碌,我們應該顧慮到他人的作息時間。通話時間盡量能在三到五分鍾收線,如果真的需要長時間才說得清楚,何妨見個麵吧!
注意對答方式
“喂,我是×××,請問你找誰?”“喂,××公司,您好!”這樣的接話,給人的感覺都很得體。如果你正要打電話,不小心撥錯了號碼,不要忘記補上:“對不起,我打錯了!”免得讓別人覺得莫名其妙。
掛電話的時候,記得不要把話筒當做出氣筒,應該輕輕放下,不然對方的耳朵可有罪受了。如果你是和長輩通話的話,一定得讓長輩掛了電話後,再將話筒放下。
此外,有的人習慣性地聆聽他人說話,卻不出一點聲音,往往使得對方產生錯覺,以為你並沒有在注意他的談話。你應在適當的時候,回答對方“是”或“嗯”、“喔”來表示你正在傾聽他的談話,使他得以繼續,不致因而中斷。
至於對方若是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而你又恰好有事待辦,或是你已不願再聆聽下去時,千萬別將不悅及不耐煩表露在聲音上,應盡量暗示他你將要掛上電話,千萬不能使對方察覺你的不滿,而心中受挫,對你留下不好的印象。
當你要找的人不在時倘若你打電話找人,而你要找的人不在,那麼正確的方法是把找對方的目的,簡單扼要地告訴接電話的人,千萬不要一聽對方不在就斷然掛掉,這樣是很不禮貌的。
相反的,若你是接電話的人,對方要找的人剛好不在,你也不可以隻是簡短地說:“他不在!”然後就掛掉,千萬要記得問一下對方的目的,替對方留個話,或是與對方說明再聯絡的時間或方式,這才是較為得體的做法。
打公用電話的禮儀如果你出門在外,或者家裏沒有電話,或特殊情況要用到公用電話,應該準備好零錢,說話也要簡單扼要?打完電話以後就離開電話亭。
即使你在亭外等待,也要有風度,不要在門邊聽他人的談話,也不要一直看著裏麵,更不要敲電話亭的門。跟別人借電話如果是向鄰居或者商店借用電話,記得要付錢,即使是很熟的親戚朋友也應該這麼做。因為很多時候,隻要扯上錢便很容易傷感情。
書信禮儀
人與人之間,因為時空的距離,原有的熟絡往往會逐漸退化、冷卻。為免“久別情疏”,書信便走人日常生活,負起聯絡感情、表達情意的重大責任。一封成功的信,大致可以分為開頭,正文、結尾、信封。開頭部分主要是發信人和收信人之間的寒暄、問候,稱謂的作用是在於確定發信人跟收信人的關係。
書信的正文是整封信目的所在,所以一定要言辭達意,才能夠把書信的目的表達清楚。寫信時要用清晰的文字、中肯敘事,和誠摯的辭意,清晰潔淨的紙麵是每個收信人樂於見到,在寄信人來說則是一種禮貌,書信是給對方看的,所以字體必須清晰、整齊。
態度、辭意上必須中肯、誠摯:尤其在對別人有所要求的時候,更需要有溫和、委婉的語氣,才容易使人接受你的請求。正文之後就是結尾,結語最好要有祝福語、寄信人的署名、日期、署名下的敬語。
信封是讓送信人知悉收信人姓名、地址,才能順利將信送到收信人手上。因此信封上對收信人的稱呼必須以送信人的立場寫準,而不是寄信人對收信人的稱呼。
雖然現在寫信已經不用像古代那麼講究了,可是還是有一些基本的規則要特別注意否則就會失禮了。
①誠懇的態度
語氣要溫和,遣辭用字要清晰、明白,使收信人在讀信時不會有壓力。
②應有的禮貌不能忘記對收信人的稱呼、敬辭都不可以忘記,更不可以出錯、逾距。
③不要文言和白話相互摻雜
現在大多數人都是用白話文在寫信了,若是在信中一會兒文言一會兒白話的話,對收信的人是十分不尊重的,要避免。
④托人轉信時
有時我們不是由郵局統一寄送我們的信,而是請人轉交,這時,在信封上就一定要寫個“敬煩”、“敬祈”等字樣,對收信人或轉信人都是一種尊重。另外,便條是簡便的書信,不必拘形式,也不用講客套,一般書信中開頭的稱呼語、結尾的問候語等可以省略。隻要寫上正文就可以了。
拜訪禮儀
事先聯絡
拜訪前,先以電話或書信聯絡,告知將至府上拜訪,請問對方是否有空,或許對方碰巧有事不能答應,隻有改日另約了。得到誠意的歡迎之意,有了這樣的回答後,方可訂好拜訪的日期與時間,相約必到,請其等候。
拜訪的日期與時間必須配合對方的方便時間才可,不可使對方感到不便與為難,所以,首先要考慮到對方預定的時間、日期,都要由對方來做決定,再配合對方安排的時間來訪。不可隨自己的意思訂拜訪時間,必須由對方決定,這是拜訪人家應有的禮節。
此外,所要討論的問題是什麼?
人數的多少?地點在何處等,都必須事前就聯絡或安排好,到時不致慌亂,那樣的拜訪就是失禮數了。
可能的話,人數宜由對方來決定,以便於對方準備必須的用品,萬一臨時有事要更改日期,也要事前打電話通知,千萬不能讓人家空等,才不會失信於人。待一切事宜都準備妥當後,再打電話討論細節,相信就不會有任何差錯了。
守時踐約
拜訪人家,絕對要守時,不可太早,更不可遲到。
最好比約定時間早點出門,免得因為中途塞車而誤了約定的時間。到達目的地後,略為比約定時間晚幾分鍾敲門,才有禮貌。太早去了,也許對方尚未準備好,那會使雙方都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太早去也是失禮。
如臨時有事故發生而不能趕去赴約,一定要事先告知,取得對方的諒解,否則就太不守信約了。
到達對方門口時,要先按鈴之後,靜靜地等候人家來開門,不可因沒有聽到動靜,就一直猛按鈴,或在門外大聲喊人,這是令對方感到不悅的行為。
進門時要客氣地說:“打擾你們了。”有禮地打個招呼後,脫鞋子再進房裏,脫下來的鞋子不能亂放,要整齊地放在門邊,再穿上人家準備好的拖鞋。
開啟房門時,要動作輕輕的,不可太用力使房門發出巨響。在屋內,若要脫衣,該先問人家要放在哪裏,然後在掛衣架上或放衣服的地方整齊地放好。在別人的客廳被請入客廳時,要道聲“謝謝”,然後端正地坐在椅上。主人端茶給你時,要雙手去接並向對方道謝,態度自然,不必拘束地飲用。
在桌子旁邊放置的書報雜誌、畫刊,可以隨意地拿起來看,看完之後也要放回原處。可是人家放置在書櫥裏的書,就不可以擅自拿下來看,若是想看,也要等到事情辦妥之後,再請示對方,得到對方的允許後,才可拿來看。看後,要依原樣放回去,保持書籍的整齊,同時不忘向對方道謝。
如時間太晚了,主人請你留下來用餐時,就要婉謝,然後盡快縮短話題,準備告辭,以免打擾人家用餐的時間,這才是禮貌。
在門口道別時,對方若是長輩或是老師,要用鞠躬行禮的方式表示,不能舉手道別,若是平輩或是朋友,告別時隻要揮手示意即可,這點是必須分清的。國際禮儀現在,地球村咫尺天涯不再是美夢,國家與國家、國民與國民的禮儀日益受到重視,身為現代國民的你,難免會因出國之類的機會和外國人有所接觸,所以當然也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國際禮儀。
男士與男士之間,最通常的見麵禮,便是彼此熱烈地握一下手,或是拍拍彼此的肩膀,表示歡迎之意。而中國的女性比較保守,不輕易與異性握手;再加上平日缺乏交際,心理上總是害怕錯、鬧笑話。在國際社會中,是不可裹足不前的,應鼓起勇氣、態度大方、不要拘泥,當別人刻意地為你介紹一位朋友,不論是同性或是異性,你都應該主動伸出手,表示你的熱誠。但要注意的是,和長輩同在時應待長輩伸出手後,你再伸出手。
當你被介紹給別人認識時,恰巧你正坐著,無論對方是誰,你都應該站起來,微笑行個點頭禮。如果你被介紹了,卻依然大模大樣、聞風不動,那時你真是嚴重的失禮了。不過,這隻是個原則,而不是必然的。當你有任何不方便之處,使你無法起身行禮,你都應該說出來,讓對方了解,以便獲取諒解。
雖然你年紀還輕,但是若有機會參加外國人的宴會,仍應穿禮服赴宴,式樣盡量典雅,色調以高貴、穩重,能襯托個人的氣質為原則,不需要刻意妝扮而以新奇取勝。有些女孩偏愛毛線衣,切記,宴會中是忌穿毛線衣的喲!
和外國人交際時,如果你的外文能力不錯,可以多和對方聊一聊輕鬆的話題,如果外文能力不佳,你仍可以用溫和、親切的態度,使對方感受到你的熱誠,而不會讓對方有被冷落的感覺。對於有關政治、宗教或較為敏感的話題最好避免,以免造成誤會。
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是大眾自由活動的地方,所以更應該展現禮儀,一方麵有助於維護公共秩序,另一方麵亦能顯示你良好的氣質與教養。
不過,這也不是說你就必須努力假裝,扮一些不自然的言行舉止,隻為了有“氣質”。因為禮儀不是一張矯飾的麵具,更用不著任何假裝、做作,自然的流露,才是屬於你自己的氣質。高雅的儀容很容易成為眾人目光所聚集的焦點,但是過度虛矯的修飾,反而會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
在表演場所——
守時的觀念很重要,因為如果你遲到了,不但影響別人不說,也會打擾表演人。如果真的遲到了,也不要急著找到座位,應該先站在後麵,等到台上的表演告一段落,再找座位坐下。排著隊伍依次坐下,應該趕緊坐下,不要占用走道妨礙別人通過。如果你要通過別人的位子前才能到自己的位子上,別忘了輕聲說一句:“對不起。”如果有人要從你麵前走過,也要讓點空間使人方便通過。
在欣賞表演進行的階段,說話咬耳朵、吃東西,都是沒有禮貌的舉動,不但害你附近的觀眾受到打擾,還可能擋住後麵人的視線。如果不得以必須咳嗽、擤鼻子,聲音都盡量降低。如果真的很難受,應該先到場外,等到恢複正常時再入座。
拍手叫好對於表演者是最大的鼓勵,但那要在恰當的時機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否則反而弄得觀眾及表演者感到尷尬。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鼓掌?在劇院表演時,男女主角出現的時候不妨鼓掌,一段精彩的演出、一幕結束時都可以用掌聲來表示。看芭蕾舞時,樂隊指揮進場時,可以鼓掌歡迎;單人表演之後也可以鼓掌。
在演奏會中,指揮站在位置上時,一定會有掌聲;在大合唱中間穿插獨唱部分不可以鼓掌,要等到整首曲子唱完才可以鼓掌。
一般說來,雖然掌聲可以帶動表演者的表演情緒,總以不超過一分鍾為原則,以免幹擾下一場表演。
有些觀眾,害怕散場時候人潮的擁擠,在還沒有落幕的時候,就先離開座位。這樣不但會妨礙別人的觀賞,也破壞整個氣氛,那就不是有水準的觀眾。在展覽場所——在博物館與畫廊中欣賞靜態的展覽,禮儀也不可輕易忽視。展覽會是展覽者心血結晶的展示處,不管你是不是具有這項藝術的專業知識,不要隨意批評別人,盡量降低自己的音量,當有人在欣賞一件作品時,千萬別從展覽品和欣賞者之中穿梭而過,打擾別人的欣賞。如果真的那麼擁擠,萬不得已的情形下,也得向他人說聲:“對不起”。
在演講場所——既然選擇了這場演講,如果不專心聽講,不就等於白來了?如果有人打哈欠、坐立不安、交頭接耳、左顧右盼,甚至大聲說話、肆無忌憚地吃吃零食等,對於演講的人來說都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當你聽演講的時候,如果碰到一些疑難的問題,可以先用筆記本記下來,等到演講告一個段落以後,用傳紙條或是舉手的方式提出你的疑問。而當你站起來問問題的時候,要簡潔明白而且要大聲地說出問題重點,使台上和台下的人都能聽清楚你的問題。
要避免和主講人爭辯,即使你對問題非常感興趣也有自己的意見想表達,不妨等到散會的時候,再到台前去請問主講人吧!否則這場演講會可能會弄得很僵哦!那可真是不歡而散。相信那也不是你所願意見到的場麵。懂得尊重別人的意見,就是一種可貴的禮儀。
在圖書館——圖書館是提供給大家專心看書和查閱資料的地方。所以一提起圖書館自然而然你會想到什麼?安靜!圖書館中最需的就是安靜了。唯有安靜的環境,才能使人靜下心來思考和整理搜集資料而有心得。因此,在圖書館中應盡量避免交談,如果一定要說話,也要輕聲地說或寫紙條,愈簡短愈好。
在運動場——隨著體育運動的發展,各種體育活動的舉辦,近年來觀賞體育活動的風氣可說是越來越盛,運動場上是一個充分展現體力與爆發力的場所,所以觀眾更應該遵守應有的禮儀,才能形成良好的秩序,使大家都能快樂地欣賞球賽。
以職籃而言,前往觀賽的人大多都有固定支持的球隊,若是想要為他們加油,就要坐到那一隊的加油區裏,並且聽從指揮者的帶領,盡情的瘋狂呐喊都沒關係。但是千萬不要存有攪局喝倒彩的心態,影響其他觀眾的情緒和場地的秩序。而對於幫另一隊加油的觀眾,也要予以尊重,千萬不要意氣用事而引發衝突。而國際性的比賽時,更要表現國人的風度,不要過分偏袒自己的國家,而忘了應有的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