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讓孩子養成準時的習慣(1 / 1)

如果讓孩子經常遲到,或者隨意不上課,會養成其主觀隨意性,高興什麼時候來就來,不高興就遲到或不來,沒有時間觀念。

上午,幼兒園王老師正興致勃勃地和小朋友做遊戲,門口傳來一陣哭聲。

王老師打開門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學生佳佳正躲在媽媽的背後哭。

媽媽說:“老師,對不起,今天佳佳起晚了,特別不好意思,哭著怎麼也不肯來幼兒園。”於是,王老師放下其他小朋友來安慰佳佳。幾分鍾後,佳佳不哭了,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可王老師剛才的“激情”也沒有了,不知道接下來該從何處開始。

其實孩子每次遲到,心裏都是忐忑不安的。他們也有自尊心,唯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小朋友們的嘲笑,所以往往都會找各種理由和借口不願上幼兒園,在家長的壓迫下即使來了,也還需要一段時間安下心來才能進入到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

孩子上課遲到,雖然看似一件小事,卻容易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遲到是小事,孩子還小,無關緊要。幼兒園裏普遍存在孩子遲到的現象。特別是冬天、刮風下雨天遲到更是司空見慣,甚至有的孩子撒嬌不想上幼兒園了,家長也就遷就孩子給幼兒園打電話請假,總認為幼兒園不同於小學,孩子遲到沒有關係,這種想法妨礙了培養孩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幼兒園教育不僅要發展孩子的智力和體能,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品德、生活習慣。如果讓孩子經常遲到,或者隨意不上課,會養成其主觀隨意性,高興什麼時候來就來,不高興就遲到或不來,沒有時間觀念。

這樣既不利於幼兒園日常教育工作的開展,也不利於孩子個性品德的培養。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吃“苦”,在天氣寒冷及刮風下雨的情況下,就讓孩子遲到或者不上幼兒園,經常這樣會使孩子形成怕苦和畏難的情緒。當然如果是教育局通知因天氣惡劣停課之類的除外。

準時是一個人的美德,也是成功的保證。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十分重視對孩子進行時間的教育。他說:“孩子從小時候,就應當受嚴守時刻的訓練,清清楚楚地給他們劃出行動的範疇。因為孩子往往玩起來沒完,看起電視來也會忘記了一切。”這時家長應該給孩子定一個嚴格的時間表。如每天放學回家先做作業,作業完成後看電視半小時左右,8點按時睡覺,早上6點準時起床,慢慢讓孩子養成習慣,由家長督促到自覺做到。

準時的習慣能促使孩子主動地學習,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父母能幫孩子養成準時的習慣,因為這個良好習慣的養成會使孩子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