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
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很多孩子拿到一本書後更喜歡默讀,不喜歡朗讀,覺得朗讀太耽誤時間,這其實是閱讀的一個誤區。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大聲朗讀的習慣,因為大聲朗讀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很多的好處。
我自己對於朗讀的好處,就有切身的體會。
沐沐小時候特別內向,不喜歡說話,更別說主動和別人交流了。所以,剛進幼兒園的時候,沐沐就顯得很“笨”。這樣,他對於學習也沒有信心了,都是父母強迫著才去學。他經常默默地看著書,一會兒看看書,一會兒看看四周,腦子裏不知道想什麼去了。問他懂了嗎,他說懂了;再問他書上講的是什麼故事,他回答不上來。
為了改變孩子被動學習的狀態,我們開始讓沐沐大聲朗讀。剛開始朗讀的時候,沐沐一個字一個字就像蹦豆子,雖然讀得不好,可是我感覺這是好事,鼓勵他大聲讀,即使他讀完不知道文章是什麼意思,因為他光顧著看字認不認識了。慢慢地,沐沐的閱讀能力就顯現出優勢了,他還參加了幼兒園的多項活動,比如主持、給木偶劇配音、給小朋友講故事等等,參加的活動越多就越有自信心。現在上小學了,每天的課文朗讀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他已經養成了大聲朗讀的習慣,一天不讓他讀,他還不習慣呢。
《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有過這樣一個精辟的概括: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
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朗讀有助孩子聽覺及語文能力的發展,更可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及想象力。閱讀時如能朗讀而非默讀,就像唱歌、遊戲,有音韻、節奏,讓它琅琅上口,孩子自然而然就背下來。
對幼兒來說,朗讀可滿足他對聲音或語言的傾聽能力,等孩子能理解其中的意義,就會享受故事及文字帶來音律的美。況且,讀出來才知道孩子是否讀對或領會,也可知道他的興趣、理解力。
朗讀的好處那麼多,父母怎樣才能培養孩子朗讀的習慣呢?
一、朗讀的材料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讓孩子感興趣的,易於上口的,像一些唐詩、兒童詩等。
二、在朗讀之前盡量清除閱讀障礙,孩子不認識的字要先查一下字典,並讀一讀。
三、每天固定時間朗讀,以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
當然,良好的朗讀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但是,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一旦孩子養成了大聲朗讀的好習慣,將會使孩子在學習中更加自信,更加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