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培養孩子認真書寫的習慣(1 / 1)

寫好字對一個人人格的培養、文化的修養大有好處。常言說“字如其人”,如果一個人寫字馬馬虎虎,亂七八糟,也很難談得上認真做事、認真做人了。

一位從教多年的老教師談起學生的書寫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從接收這幾屆學生起,我就感覺到學生的作業書寫比較差。翻開學生的作業本,狀況很是令人擔憂,即使不多的幾個字,寫得也是歪歪扭扭的,不像那麼回事。撇開書法藝術不談,僅《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的‘書寫規範、端正、整潔’這些最低要求,大多數學生也達不到。我覺得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比如,有的學生玩心很重,習慣趕作業,匆匆忙忙了事;有的學生對學習缺乏信心,作業也就隨隨便便;有的學生認識不到位,總認為作業隻要做對了就行,字好不好無所謂;甚至還有些認為作業書寫不認真,頂多是老師說幾句,並沒有多大關係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普及與完善,一些家長、學生逐漸地淡化了對漢字書寫的要求,甚至有的學生寫的字很難看,也沒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

書寫真的不重要了嗎?當然不是!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寫好字對一個人人格的培養、文化的修養大有好處。常言說“字如其人”,如果一個人寫字馬馬虎虎,亂七八糟,也很難談得上認真做事、認真做人了。而且,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對孩子自製能力及穩定的心理品質的培養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認真書寫對孩子真的有這麼多好處?我們可以從22歲的博士生趙豐寰身上找到答案。

趙豐寰在上學的時候,不但學習成績好,寫的字也十分漂亮。曾經多次獲得校級、區級、市級書法比賽的獎勵。她17歲時考入大學,19歲就讀完本科,接著被破格錄取為碩士研究生,22歲又被免試保送攻讀博士學位。

她讀小學、中學時的試卷、作業一直被她的母校保留著。她的中學母校,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都要讓新生參觀她的試卷、作業。新生們麵對趙豐寰那內容正確,字跡漂亮、整潔的試卷,都嘖嘖稱讚。

記者訪問她時,她說:“我覺得,寫好中國字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教養。把字寫漂亮,培養了我嚴謹、細致、一絲不苟的品格,使我對學業上任何問題都不敢馬虎,同時,我覺得,把一份手寫體的,工工整整的作業、文件交出去,也是對師長、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記者問:“如果每份作業、文件都那麼仔細、工整,不耽誤時間嗎?”趙豐寰說:“關鍵是要從小養成習慣,如果從小學入學時起就養成了一種習慣,既能寫好,又能寫快,就不會耽誤時間了。”記者又問:“現在已經都用電腦來處理文件了,寫好字還有必要嗎?”趙豐寰說:“我覺得越使用電腦,就越應該養成這種習慣。我看到許多中學生寫的字十分憂心,我也看到許多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盡管論文寫得漂亮,但是寫的字卻十分難看。許多部門在招聘人才時,特別申明,應聘者的簡曆和應聘書必須手寫,不能用電腦打,就是想通過應聘者親手寫的字,來審視一個人的一些內在品格。”從上麵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認真書寫對孩子的成長多麼重要。

當然,任何一種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作為父母,隻要我們時刻嚴格要求孩子寫好每一個拚音,寫好每一個筆畫,讓孩子從一點一滴做起,孩子不僅能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而且還能培養良好的自製力,讓孩子更加專心學習、熱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