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越過涅曼河(下2)(1 / 2)

在德賽離開克拉科夫,啟程德累斯頓赴會之前,他曾與華沙議會財長瑟奇亞克伯爵瑟爵有過一番秘密會晤。

為此,德賽承諾當拿破侖的軍隊越過涅曼河,占領立陶宛首府時,表示將讓華沙議會獨攬收複被俄國占領的故土的榮耀。至於他本人將不以幹涉,甚至還會積極配合。

不過,德賽依然好心的給愛國者提前澆上一盆冷水,告知皇帝不可能把立陶宛、愛沙尼亞以及拉脫維亞等上述之,奉還給複興中的波蘭。

果不其然,波蘭議會代表團高興而來,掃興而歸。

激憤之下,瑟奇亞克毅然決定履行自己在克拉科夫曾與德賽相互達成的誓言。如果議會成功獲得立陶宛,那麼作為君主的德賽,將公開接受華沙議會作為國家的最高統治機構;否則,瑟奇亞克及其家族,將支持君主的絕對權勢在華沙得以重建。

至於雙方爭執的焦點,釋放農奴問題,瑟奇亞克明智的選擇了退讓。當然,德賽允諾將給予其家族一筆龐大的國家補償金。

此外在立陶宛,瑟奇亞克親眼看到當地的普通民眾對於重新加入波蘭的意願,表現的非常淡漠,很多人還抱有強烈的抵觸心理。其中一個主要緣由,就是這些立陶宛的下層人異常厭惡波蘭越發黑暗的農奴製。曾受到革-命思潮煽動的他們,寧可接受俄國人的開明專-職統治,也不會願意回歸保守灰暗的波蘭。

而那些曾經信誓旦旦表示要加入波蘭聯邦的立陶宛貴族們,在等到拿破侖給予他們的自治權利後,便立刻將對波蘭代表團許下的承諾統統拋之腦外,絲毫不顧及昔日同胞的感受。

“如果陛下堅持認為:農奴製的解除能讓波蘭恢複到1764年之前的版圖。那麼,我的家族以及政治盟友,都將聽從您的任何差遣!”瑟奇亞克在寫給德賽的投誠信中如是說道。

瑟奇亞克或許並不知道,當他親筆所送遞德賽手中時,年輕的波蘭國王隨即下令暫停了一場蓄謀已久的軍事計劃,即以武力奪取華沙與大波蘭地區的統治權。

“總算可以避免一場內戰!”德賽的心中感覺一絲慶幸。如果能避免極端戰爭,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內的矛盾,讓自己頭頂王冠不被動搖,當然最好不過。

畢竟,內戰無英豪。即便是獲勝一方,最終也會被曆史鄙夷。

很快,德賽告訴雅克中校,讓他和他團隊在兩周內整合君主派、雅各賓派,瓦萊斯基家族,以及瑟奇亞克家族的政治勢力,在華沙議會中同保守的貴族派做合法的政治爭鬥,務必在1812年8月之前達成兩項目標:

第一,無條件釋放農奴;

第二,國家的一切權力歸於德賽陛下。

“此外,那些上了黑名單的暗殺目標是否繼續執行,由你來自行判斷,我已經授予你全權。記住,我要的隻是最終結果,過程不予考慮……所以7月16日一早,我會靜靜守候在電報機前。另外,12萬全副武裝的軍隊也將守候於但澤走廊、西裏西亞與小波蘭地區,他們將聽候我的命令,是向華沙與大波蘭發動進攻;還是轉而向東,越過涅曼河,打擊俄國人。”

……

東普魯士,柯尼斯堡(今加裏寧格勒),第10軍團指揮部。

埃蒂安?麥克唐納元帥不幸收到了拿破侖的第三份斥責信,皇帝認為塔蘭托公爵和他的10軍團貽誤戰機,沒能按照預定部署和時間表,渡過涅曼河,在立陶宛方向朝大軍團靠攏。

“該死的,誰給我的士兵做沿途補給,普魯士人、波蘭人,還是立陶宛人?”麥克唐納憤憤的扔下皇帝書信於案桌,心煩意亂的在房間裏來回踱步。

在這位元帥看來,拿破侖在如此廣袤的土地上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在這種情況下深入俄國腹地簡直是愚蠢之至。這簡直就是埃及遠征的翻版,拿破侖仍未吸取先前戰敗的教訓。

想要發動大規模戰役,就需要類似法國中北部的良好路況,更別說充足的食物、飲水、彈藥供應了。可前線的情報顯示,這些必備條件沒有一項是軍隊具備了的。相反,40萬士兵們與數量驚人的牲畜、車輛、輜重、火炮共用一條不太寬闊,且坎坷不平的主幹道,使得道路擁堵不堪,部隊很難按時到達各自的指定地,延誤不說,有的部隊甚至還迷失了方向。

俄國的惡劣氣候,更已混亂不堪的局麵更加雪上加霜。

首先是士兵們紛紛病倒,單單第10軍團的士兵,尚未出征就已經病倒近兩百人。在麥克唐納派遣數位法國-軍醫官徹底清查過後,醫生們一致認定這絕不是普魯士人自殘或軍官們的誤報。至於其他友軍,疾病導致的非戰鬥減員的情況越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