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越過涅曼河(中)(2 / 2)

鑒於俄國前線指揮官之間的嚴重不和,相互間缺乏配合的糟糕狀況,拿破侖在抵達涅曼河的第二天,就向身邊的達武元帥指示說:“在渡過涅曼河後,我們的行動必須快捷而凶狠,全部目標是集中40萬軍隊的龐大兵力盡早攻俄國亂成一團的指揮中樞--巴克萊的主力軍團!”

達武眉頭一緊,直言反駁說:“陛下,您應該考慮哥薩克騎兵,他們的自由作戰方式,將襲擾與破壞我軍的後勤補給,就如同我們曾在伊比利斯半島犯下的錯誤!”

涅曼河的東西兩側,到處都是濃密的森林、無數支流交錯的河流、無邊無際的沼澤窪地,包括從普裏皮亞特河流域沼澤到華沙以東,綿延近3百公裏長的廣闊地區。法軍間諜探知的俄國地貌顯示,這裏幾乎沒有道路可言。大軍團的快速部署與作戰難以實現,卻非常適合哥薩克騎兵隱藏與叢林與沼澤,伺機侵襲麵漆那經過的法軍小股部隊,或是後勤輜重車輛。

以睿智而著稱的達武元帥,盡管曾在巴黎竭力反對過拿破侖出兵俄國的計劃,可一旦任務下達之後,達武依然任勞任怨,盡心盡力的協助皇帝做好每一項軍務。

在正麵戰場,達武自信勇猛的法國-軍隊從不怕俄國人的任何挑釁,可如果是對方指揮官故意避而不戰,利用東歐平原的寬闊地域與極強的戰略縱深,節節抵抗之後,再向後做大踏步的主動撤退,期間配以凶殘彪悍,移動力相當快速的哥薩克騎兵做沿途襲擾補給,以糟糕的路況、惡劣的環境,疾病瘟疫消磨法軍的銳氣與鬥士,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德累斯頓,德賽與達武的短暫會晤中,就曾反複提到俄國人將做堅壁清野,利用人力無法抗拒的氣候、疾病與饑荒來迎擊占據優勢的50萬歐洲聯軍。

德賽甚至還做出大膽預測,俄國將領之間的不和與分裂,反而對於法軍而言更為不利。當巴格拉吉昂負氣出走,率領自己的部下從俄軍主力部隊,即巴克萊軍團強行分裂之後,卻令一直猶豫不決的沙皇亞曆山大繼而堅持最初的堅壁清野政策,借助拖延戰略來拉長、拉深、拉寬歐洲軍隊的補給線,將數十萬敵軍餓死、困死、累死、病死於廣袤的歐羅斯荒原。

對俄國人的避而不戰的拖延政策,達武深信不疑,但他對德賽最後一句話感覺有些謹慎過度。聖彼得堡一直向歐洲各國宣傳:涅曼河東岸都屬於俄羅斯的神聖領土,一寸土地都不容丟失。而德賽卻告訴達武:俄國人哪怕丟失莫斯科或是聖彼得堡,也會繼續抵抗到底。靈域

德賽的荒誕“預測”,將在兩個多月後加以驗證。

……

6月23日早晨,法軍以三路縱隊蜿蜒前進,來到科夫諾附近匆匆架在涅曼河上的浮橋。他們沒有看到任何俄國人,更沒有遇到敵人的抵抗,唯有波蘭的輕騎兵在來回飛奔。連續三天,法國大軍全部渡河前進,並在俄國的荒漠中逐漸消失了。

寂寞荒涼、俄國盛夏天氣的悶熱、雷雨滂淪,使得歐洲聯軍精神頹喪,士氣受挫。原已不成樣子的馬車小道,由於大軍開過,頓時變得更是坑坑窪窪。從涅曼河到維爾納的九十公裏行軍中,有一萬匹馬因疲勞過度或是吃了雜草而生病死亡。

後勤運輸的困難立即開始顯現,而且將要隨著軍隊推進而日益嚴重。拿破侖對此似乎早有預見,已下令在但澤的主要兵站大量儲備各種補給品。補充長期作戰的消耗,軍靴就要200萬雙,其他各項準備,規模也同樣龐大。

很大一部分的補給品,在俄國的數十萬法軍始終拿不到。由但澤開往涅曼河的貨船,再從涅曼河把軍需品往前遠,途中的馬匹消耗又十分驚人,加之俄國遊擊隊與哥薩克騎兵的襲擾,所以隻有絕對必需品才趕上供應迅速前進的軍隊,導致很多士兵經常挨餓,很多人當了逃兵,而更多的士兵則不得不靠洗劫沿途居民據點來度日。

因此,拿破侖到達維爾納後,不得不命令內伊元帥派出騎兵巡邏隊,把那些脫離隊伍的士兵集合歸隊,這些士兵幹著“可惡的破壞勾當”,可能“落入哥薩克騎兵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