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某一天,同學們並不意外地發現,這個結拜兄弟團悄悄解散了,標誌是稱呼變了,從大哥二哥又變回了名字。
但少男少女的熱情是無窮盡的,雖然結拜有風險,入夥須謹慎。前麵有死在沙灘上的前浪做榜樣,仍然擋不住後浪一浪高過一浪。沒辦法,大家夥對改變稱呼,哥長妹短極具熱情,計劃生育國策下的獨生子女,在這個時候無意識表露出了他們內心的孤獨,對兄弟姐妹情誼的渴望。
芝芝在那個時空對結拜這種事,內心是輕蔑的,難道磕個頭,改了稱呼,就真成親兄熱弟了?她還有兩個自小一起長大的哥哥呢,也不見他們對自己這位乖巧勤勞的妹妹有過什麼哥哥的關照愛護。
自家人尚且如此,推己及人,怎麼能對同學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呢?
後來有了丁煒煒,更是覺得天大地大,有丁煒煒就好。
別人來找她結拜,統統被她以父母不許為由拒絕,然後流露一絲惋惜,免得徹底得罪同學。
今天卻是自己在這個陌生的時空裏,率先向一位困境中的少女伸出了橄欖枝。
一來,芝芝在貞貞身上看到了前世被欺淩的身影,非常有代入感;二來,芝芝家境比貞貞的婆家好,兩家又算是世交,和貞貞結拜了,霍婆子多少得顧忌些,貞貞說不定能少受些罪;三來,貞貞不是普通女孩,芝芝現在很肯定這一點。貞貞在困境中鎖表現出的不卑不亢、絕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讓芝芝震撼,她的善解人意、不愛訴苦,默默沉積力量的特質都是芝芝所喜歡的。
所以,芝芝想認下這個妹妹,並不僅僅是想搭救貞貞,更有找到同類人,以後可互吐心事、共同進退的欣喜。
因此,芝芝勇敢走出第一步。現在,她把自己搞的像是先告白的那個,忐忑等待著對方的答複。
貞貞輕輕說道:“我也很願意有你這樣一位妹妹。但相交貴乎於心,何必做俗人之舉,搞那勞什子的結拜。”
什麼?妹妹?開玩笑嗎?貞貞這個小不點,個頭隻到自己肩膀、目測不會超過十歲的小女孩,居然想做自己姐姐?而且,貞貞還不願意結拜?冠冕堂皇的理由下,真相隻有一個,她不願意和自己稱姐道妹,患難相扶。
芝芝的腦子有點嗡嗡發響,穿越來第一次向人示好,就被拒絕,嗯,不一樣的體驗。芝芝苦澀地想,還是被一位絕對處於弱勢群體的小女孩拒絕,行,真是長進啊。
但是,輸人不輸陣,芝芝前世的功力不是白得的,她有本事把自己真實的情緒掩藏得好好的,凡事以淡定的沉默麵對。這是無數次的欺淩教會她的。越是傷心在意越是不能流露真實的情緒,那會讓對方輕易發現你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