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水利工程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經驗實踐
作者:高衛芳
【摘要】 我國水利事業快速發展,水利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一大批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水利工程相繼建設,水利工程體係初步形成,各項改革深入推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要求的水利建設與管理體製不斷建立完善,水利建設管理、工程運行管理和河湖管理不斷加強,良性運行機製建設穩步推進,水利建設與管理在水利事業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關鍵詞】 水利;技術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 TU712+.1【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727-5123(2014)01-088-01水利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利的功能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用水。
1提升水利技術,落實管理責任
伴隨著城市化和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農業所起的作用分量逐漸降低。這使得地方政府對農村的環境問題不夠重視。農村汙染具有多麵性,範圍廣,汙染源複雜的特點。水利科技創新可以有效改善農村環境問題。但對城市而言,快速發展的城市化勢必會帶來一些汙染。一些企業和群眾環保意思淡薄,沒有很好對水資源進行保護。另外城鎮汙水網不完善,生態環境監管的力度不夠。導致大量工業廢水超標和生活汙染直排現象的出現。這就直接對部分江河水庫水域進行汙染。因此,務必讓各級政府和部門單位落實其保護水資源的具體責任,明確細化,各司其職。加大對水利管理的資金投入,通過工程管理、技術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來保證工程安全。堅持依法管理,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各項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土資源及其他優勢,下大力氣開展多種經營,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2做好每個階段的質量監督工作
為確保工程質量,建設單位根據工程特點,組織協調參建各方建立較為完備的質量保證體係和較為係統的質量控製體係。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即向政府質量監督機構提交質量監督申請書,並派員參加工程質監項目站,積極參與和配合項目站的質監活動和組織工作。建設單位對監理單位的質量檢查簽證、對主要施工環節或過程進行必要的參與和監督檢查,直至主動召集各單位對工程關鍵性技術進行研究和對質量缺陷調查處理,以行使建設單位應盡的質量管理職能。建設單位要經常檢查監督施工單位的專職質檢機構、工地實驗室和班組、工種隊、專職質檢員的三檢製等質量保證體係和質量控製措施,經常檢查監督監理單位的專業工程師配備、跟班旁站、履行質量控製、檢驗、簽證和評定等工作質量,促進工程質量的有效控製質監中心站聯合組成的工程質監項目站,對工程質量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階段質量監督,委派質量檢測站對工程質量進行抽查複核,並對施工、監理單位的質檢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直至對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客觀公正地提出評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