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建築項目施工工藝優化的若幹原則(1 / 2)

試論建築項目施工工藝優化的若幹原則

理論探討

作者:林朝貴

【摘要】 本文以作者親曆工程為實例,對施工工藝優化及與影響工藝優化的各種因素進行了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 施工工藝優化;人;財;物

【中圖分類號】 TU721+.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727-5123(2014)01-054-01所謂施工工藝的優化,就是在具體的施工項目中,在一定時期的施工技術水平基礎上,通過人、財、物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的最優組合而達到提高施工質量,加快工程進度、節約施工成本的目的。

對於施工工藝的優化,項目管理者往往較多的關注采用新技術和新方法,這固然是工藝優化最直接的手段,但在具體項目實施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製約。諸如施工作業人員的技術素質,施工組織設計文件考慮的可行性和可控性,各種建築裝飾材料的性能、供應情況、施工項目的具體自然環境、氣候。交叉施工作業的難度,施工成本等若幹綜合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對上述的各種因素和不確定性深入研究,這樣才能在施工工藝優化上找到突破口,達到工藝優化的效果和目的。以下是關於優化工藝的幾個原則,這也是筆者在實際操作項目上的一點體會。

1工藝優化的前提原則是施工作業人員的優化

人是最具創造力和最活躍的因素,也是我們施工項目工藝優化的前提條件。有了優質的施工作業人員,就為優化工藝創造了基本條件和可能。所以,優化作業人員是我們優化工藝前提條件和原則,在項目配備人力方麵,要考慮施工作業人員的搭配,對每個作業班、每個工種,既要配備優秀的操作工人,還要配備會動腦筋的經驗豐富的作業人員,還要搭配一般的作業人員。這樣粗細搭配,是比較經濟而且具有凝聚力的集體,若全是優秀操作工,造成粗活不願幹的現象,有時會相互排斥形不成合力有,這樣浪費了人力,增加了用工成本,又不容易形成團隊的戰鬥力。因此,在施工作業麵上,我們注意對各施工小組人員合理搭配。如衛生間幹鋪地磚,有的地漏處下水管較低,地漏處的砂漿邊口處理不好,易造成水向地漏處排下去時,會有少量水向地磚下部四周漫延,形成夾層水,長期浸泡易造成衛生間地麵滲漏,在施工作業前,我們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將瓦工和小工分成若幹作業區域,讓他們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經過各小組的反複試驗、研討,終於解決了幹鋪砂漿地漏水管過短造成滲水的問題,而且采用最簡單的方法,在設定地漏標高後,用空酒瓶插入地漏管,四周用防水砂漿維護壓實,約過兩三個小時後擰動瓶子輕輕拔出形成光滑的側壁,再接地漏插入該處,在地磚與地漏處無縫對接。排水順暢,就不容易在地磚下積水。這種工藝的優化簡單易學、節約人力,提高了施工速度,解決了排水不暢造成滲漏的問題。當然,我們對最先想出這一工藝優化和改進的班組給予獎勵和表揚,並及時在項目的作業麵上進行推廣,這讓優秀的施工作業人員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有了創新和進取的意識。這在我們建築施工企業的質量工藝優化方麵尤其重要。

2優化工藝要遵循可行性、可靠性及經濟性原則

一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要為優化工藝創造條件、留有空間。施工組織設計文件是工程施工的指導性文件,其核心內容是根據施工圖和建設單位的總體要求,調控施工作業人員,安排材料和機具的進場時間,工程的總體工期和分項分部進度,還有就是施工工藝的優化的可行性、可靠性的機會認定,留有工藝優化的實施空間。在施工項目中,有許多不可預見因素,會幹擾施工質量、安全和進度,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施工圖的要求和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的總體目標,製訂出具體施工路徑,找出施工過程工序節點,尤其是裝修項目,在施工效率、縮短工期、材料替代、節約成本、提高質量方麵都有優化工藝的可能和機會。有時也會出現倒逼施工工藝的優化,這就要求我們項目管理者善於捕捉戰機、善於觀察施工工程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在某些情況下,施工問題和工藝優化是並存的,往往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就是優化工藝的過程。當然,在施工實踐中,還要考慮優化的經濟性原則,在大部分情況下,優化工藝的目的是提高質量、節約成本,但也有例外,這就是具體項目要具體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