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集體投降(1 / 2)

“我們投降,千萬別放箭,我們投降!”

不等獨眼龍話,不少被強弓硬弩瞄準的流寇已經忙不迭地扔下馬刀弓箭,坐在地上舉起雙手。

“蠢貨,都他娘的膽鬼!”

獨眼龍氣的大罵,他還想著怎麼再拖延時間,指望哲罕想出辦法營救他們。

流寇們見大勢已去,紛紛投降,不一會就坐滿了一地,他此時倒是鶴立雞群一般,五百具強弓硬弩自然都瞄上他了,嚇得他雙腿打顫趕緊坐了下來。

這要是被五百枝箭射上,他基本就成人肉齏粉了。

“給他們繩子,讓他們自己綁上。”紀昌命令人把繩子扔過去,讓這些人自己互相捆綁,就像草上飛的人一樣。

在利箭的瞄準下,流寇們絕望了,隻得從命。

不過他們倒也不怎麼為自己的性命擔憂,知道就算落到俺答王手裏,也不過是將來跟大明打仗時做先鋒,若是命好的話還能被赦免前罪,當然命不好的就隻能死了。

流寇生性頑劣,並非膽鬼,可以大部分都是悍不畏死的,不過這也有個底線,一旦底線被突破,不畏死也就是笑話了。

人都是怕死的,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類的自我保護程序。正因為怕死,人類才不斷的想法改善自己的吃穿住行,研究醫術,無非是想活的長久一點,其實也就是怕死。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這已經是一句最俗的話了,卻也是真理。如果有人真能勘破生死關,那離大徹大悟也就不遠了。

東晉時有一位叫僧肇的高僧真正勘破了生死關,他曾經留下一首偈子:

四大元無主,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

這才是真正的大徹大悟,徹底領悟了四大本空,五陰不存,人的肉體不過就是一個軀殼,外界能傷害的不過是這個殼子罷了,隻要靈魂存在,真我是任何人都無法掠奪的。

可能有人會,既然如此,那誰也不要怕死了,隨便死好了,反正又不是真死。

這話也不盡然,如僧肇這樣已經超脫出去了,他才真的不怕死,就像一個人若是舍棄了自己的房子,那麼房子的毀壞跟他沒有了關聯,對他就失去了意義。可是一般人不行,你的肉體毀壞了,哪怕真我沒有損壞,也是要進入六道輪回的,這輩子好歹還是個人,誰知下輩子托生是驢還是馬呢。

五代時期的臨濟宗教訓門下那些不努力修行的和尚,常常使用這句名言:你今不好好修行,下輩子就驢腹馬肚裏討生活去。

這才是最狠的話,比什麼“今工作不努力,明努力找工作”狠多了。

當然人的肉體究竟是不是靈魂的殼子,是否真有六道輪回。信則有,不信則無。真正知道的人不,不知道的人瞎,也隻好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了。

不管怎麼,流寇中沒有真正的修行者,他們當然是怕死的。悍不畏死是指還有可以一拚的境況下,現在被五百具強弓硬弩對著,根本沒有一拚的可能,如果拚命的話,就好像是拿著頭腦去硬撞花崗岩石,那就不是勇敢,而是愚蠢了。

獨眼龍這裏一降,五百具強弓硬弩又挪到了另一邊,一窩蜂的老大見狀,也乖乖地投降了。

六千人押著近兩千俘虜下來,場麵煞是壯觀,可謂浩浩蕩蕩。

韃靼騎兵們看在眼裏,心裏很不是滋味,這可是自己的族人被人打的稀裏嘩啦啊。怎麼會是這個結果的,太傷自尊了。

他們心裏都無比痛恨這些當了俘虜的流寇,你們不是好的寧死不投降嗎?跟我們打的時候那股勇氣哪兒去了?

俺答王也曾多次派出大軍圍剿一窩蜂的人,可惜不是被他們事先知道消息躲過了,就是派的人太少,結果反而被一窩蜂的人打的死傷無數,最後俺答王也放棄了圍剿他們的心思,隻要他們不是太猖狂,就任他們在草原逍遙吧。

俺答王發出懸賞,是趙全出的主意,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想讓各個部落看準時機為了賞銀自發對一窩蜂的人下手。

可惜那些大的部落一窩蜂的人根本不去招惹,的部落一窩蜂不去搶劫他們,就已經謝謝地了,哪裏會為了賞銀去沾這個不吉祥的腥氣?

哲罕和蒙諾也正因為一窩蜂的人戰力不俗,這才借用他們的力量來對付況且,想讓鷸蚌相爭兩敗俱傷,他們扮演一回漁翁得利的角色。

算盤打的是不錯,可惜算錯了對象,錦衣第六衛的人不是那些遇敵就逃的官軍,而是戰力不下於關寧鐵騎的一支新軍,精銳程度在大明軍旅中首屈一指。

“把他們的首領挑出來,單獨看管,下麵的人十個為一組,每組派兩個人盯著。”況且看著這些俘虜也不是很開心,若不是瞧在銀子的分上,他肯定不會要這些俘虜,哪怕遣散他們也不會帶著他們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