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兄弟倆學習都很認真,可是哥哥上課努力聽講,課後遇到問題,都是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從不去求助其他同學。弟弟則不同,他遇到自己實在做不出來的題,就去求助學習更好的同學。後來,兩個兄弟都考上了大學,並參加了工作。有一次,一個大公司招聘,兩個兄弟前去應聘,公司給出了一道測試題,要求用最快的時間做出一個策劃案,如果經公司通過了,才能錄用。公司交代清楚之後,就讓他們回去做,最遲兩天之後交到公司來。兩個兄弟以前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哥哥領到題之後,自己埋頭思索起來。弟弟看了看題,覺得很困難,就去向專業的設計人員請教,他很快就做好了,然後交到了公司。哥哥用了很長時間才做完,也送到了公司。結果因為哥哥做得不夠專業,花的時間又長,公司對他的方案不滿意;而弟弟則在眾多的應聘者中脫穎而出,被公司錄取了。
哥哥一見,覺得這個不公平,於是“勇敢”地揭發了弟弟,稱弟弟的方案不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公司並沒有強調要獨立完成,隻要不是通過不正當渠道取得,沒有侵害到別人的利益都是允許的。如果有朋友幫助,有其他信息可以參照,正是證明了這個人的能力。現在企業競爭激烈,必須重視效率,如果自己做得不好,能求助於別人而高效高速地完成某種工作,也是企業需要的一種能力。
作為家長,不要給孩子灌輸求人就是沒有骨氣的觀念,因為現在社會這麼發達,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必須善於求助他人,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所以要鼓勵孩子善於利用外部資源。
碩碩是個6歲的男孩。有一次,家裏養的金魚死了一條,碩碩很是傷心,問爸爸說:“爸爸,這金魚怎麼才能養好呀?剛剛又死了一條。”
爸爸一聽,對碩碩說:“我想這個問題,賣魚的老板肯定會知道,明天你去問問他吧。你要跟他說:‘叔叔,我向你請教個問題,你能告訴我金魚該怎麼養嗎?’他就會告訴你的。”碩碩點了點頭。
第二天,碩碩從外麵跑回來,對爸爸說道:“爸爸,賣魚店的那個叔叔沒有告訴我。”
“為什麼呢?”
“他說他在忙,沒時間告訴我。”
“那你應該等人家不忙的時候再去問。你求人幫忙,得不影響人家的事情才行呢!”
碩碩聽了爸爸的話,說道:“那我再去看看,等他那裏沒人買魚時我再問他。”
“這就對了。”
碩碩跑了出去,不一會兒又跑了回來,“爸爸,我趁沒人買魚時問那個叔叔,可是他還是不願意告訴我,他說他也不知道。”“他怎麼會不知道呢?”“旁邊看魚的阿姨偷偷地跟我說,叔叔不願意告訴我,他是想等魚死了,再去他那裏買魚,他的生意才好。”
“碩碩,那你可以想著去求助別人呀。小區門口開商店的阿姨一定清楚,因為我看她家的商店裏養著幾條魚,那幾條魚養好長時間了,長得很好呢!”
碩碩一聽眼睛頓時一亮:“對呀,爸爸,我每次去商店買東西都會逗她家的金魚玩呢!那個阿姨一定會告訴我的,我這就去問。”
在孩子遇到難題自己無法解決時,家長可以建議孩子向別人求助,並指導孩子如何向別人求助,該向哪些人求助,在求助別人時,最好不要影響人家,盡量將給別人帶去的麻煩降到最小。遇到問題最好向專業人士請教或求助,這樣有助於高效地解決問題。可以說,向人求助,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孩子具備了這種能力後,對其以後的成長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