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要營造互相感激的氛圍(2 / 2)

陽陽今年7歲了,父母過多地關注對其學習能力的培養,並沒有特意地注重對其感恩之心的培養。這一天,爸爸的生日就要到了,陽陽非常開心地說:“媽媽,爸爸馬上就要過生日了!”

媽媽一聽孩子記著爸爸的生日呢,認為孩子很孝順,高興地說:“真是好孩子,還記得爸爸的生日呢!”

陽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後說:“媽媽,爸爸過生日咱們打算到哪家飯店吃一頓呀?我覺得上次那家飯店做的菜不好吃,這次能不能換一家更好的呀?”

媽媽一聽,原來在陽陽的眼裏,爸爸的生日隻是能到飯店吃飯的一次好機會而已。她認為應該趁著丈夫的生日,培養一下孩子的感恩之心,於是說道:“陽陽,爸爸過生日,咱們兩個每人送給爸爸一件禮物好不好呀?”

陽陽麵露難色,說道:“可是,我沒有錢呀!”

“你可以盡自己的能力來做呀,比如做一張卡片,寫上對爸爸祝福的話。對了,陽陽,咱們在給爸爸過生日時,一定要說出來至少5件應該感謝爸爸的事,看你能不能找出來。”

陽陽歪著頭,想了一會兒,說:“我想不出來。”

媽媽一看,覺得自己對培養孩子感恩之心的教育太欠缺了。丈夫對陽陽非常疼愛,可是,這一切在陽陽看來竟都是理所當然的。隻是,她並沒有訓斥孩子,而是緩慢引導著。

“我覺得我應該感謝你爸爸的事有很多呢!第一,你看爸爸每天工作那麼辛苦,下班回來那麼晚,其實爸爸很累的,他是為了掙錢養家,才那麼拚命工作。咱們住的房子、看的電視、買的飯菜,都是用爸爸辛苦工作掙來的錢買的。你看,爸爸如果不去工作,我們住在哪裏,吃什麼,你還用什麼買變形金剛玩具呢?”

為了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家庭應該營造出融洽的氛圍,讓孩子時刻體會到別人的付出帶給自己的快樂,也時刻體會著感激之情。孩子長期在這種情境之中“浸泡”著,就會漸漸擁有感恩之心。陽陽看著媽媽,沒有吭聲。媽媽接著說道:“還有,爸爸待媽媽非常好,有一次下夜班,爸爸怕媽媽進咱們這條胡同害怕,就到胡同口去接媽媽。”

陽陽看了看媽媽,說道:“爸爸有時還會接我放學呢!”

媽媽一看,陽陽有些“開竅”了,趕緊說道:“是呀!你還記得有一次下雨,爸爸接你放學,怕你淋著,就把雨衣大部分都遮到了你身上,結果爸爸全被淋濕了嗎?”

陽陽點了點頭。

“爸爸這麼做,你是不是應該當做該感激的一件事呢!”

“我知道了,媽媽,那這就算第一件了。你再幫我想想第二件吧!”

就這樣,媽媽和陽陽一起講起以前,想想哪些事自己應該感激爸爸。這讓陽陽驚奇地發現,原來爸爸做過這麼多令自己感激的事。如果每年父母過生日時孩子都要想一想應該感激父母的事,那麼,孩子就會逐漸養成對他人的感恩之心。

所以,如果孩子缺乏這種感恩之心,家長切不可強硬地要求他必須做到怎麼樣,可以像陽陽的媽媽一樣,通過一些契機來慢慢培養,讓孩子從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來觀察,來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好,這樣逐漸培養出孩子的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