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不把家變成死板的教室(1 / 2)

一個人的心境如何,將決定其行動力。教育專家認為,如果能刺激孩子的興趣,就可以充分培養出孩子的創造力。

一個人一生學習的大好時光大多在學校裏,但學校並不是接受教育的唯一場地,家庭也是教育的好場所。要想讓家庭發揮其更大的作用,就在於努力營造家庭氛圍。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家庭是除了學校之外的一個特殊的課堂。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父母的情操、理智、修養,直接影響著孩子。在每一件具體事情上,父母的所言所行給孩子的教育和影響,往往勝過平日教子時的千言萬語。

著名劇作家沙葉新幽默感極強,其女兒也天生具有幽默細胞,還在童年時他就對“女大不中留”有過一番妙論:“我認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女兒大了,不能再在中國學習了,要到外國去留學。”後來她果然去美國留學了。

沙葉新的女兒一次回國探親,她和父母談起同在美國留學的弟弟,說弟弟想娶個黑人姑娘。父母不由大吃一驚。“媽媽怎麼還有種族歧視?黑人女孩是黑珍珠,身材好極了,長得也漂亮。”“我倒沒有種族歧視,”沙葉新接話說,“我就擔心他們以後給我養個孫子,送到上海來讓我們帶,萬一晚上斷電,全是黑的,找不到孫子那不急死我們!”女兒連忙說:“那沒關係,斷電的時候你就叫孫子趕快張開嘴巴,那不是就找到了!”

在父女之間這場溫情脈脈的唇槍舌劍中,父親顯示了他開闊的胸襟、年輕的心態和幽默的天性,而女兒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番“唇槍舌劍”為久別重逢的父女增添了一份格外的喜悅。

家庭環境可以加強也可以抑製一個孩子創造力的發展。一個對人、地、事物擁有豐富體驗的孩子,能呈現多樣化的可能性和創造力。

愛迪生是世界著名的發明家,一生中共有大大小小的發明2000多種,人們稱他是“發明大王”。他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自幼富於幻想和愛動腦筋。特別喜歡鼓搗科學小把戲。

愛迪生隻上過3年小學,而這三年讀書生活,還是在淘氣中度過的,他被校長認為是貪玩而被開除出校,這使愛迪生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然而,他的母親最了解兒子的濃厚興趣,她不認為兒子的興趣是不務正業。

母親專門在地下室裏為愛迪生開設了實驗室,支持孩子的小科學試驗,從而使愛迪生的發明能力得到了激發。12歲那年,他在火車上賣報,但同時又偷偷地在火車上做試驗,差點使列車爆炸了。列車長一怒之下,狠狠地抽了他一記耳光。這一耳光使愛迪生落下了終生的殘疾。

後來,耳聾的他又當過電報員,繼續學習和研究。1862年他發明了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假如沒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以及為愛迪生創造的自由環境,盡管愛迪生具有好的天資,恐怕不會有大發明家愛迪生。

愛迪生的成就是與父母為他創造的家庭氛圍分不開的。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家庭氛圍的重要性,不要把家庭變成死板的學校教室,使孩子整日都是在學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