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20~30分鍾。坐浴後,擦幹臀部,有傷口時應換敷料。
熱敷法的注意事項:急性腹痛未確診前不宜熱敷,因熱敷雖能減輕疼痛,但易掩蓋病情,影響診治。
髒器內出血也不應熱敷,以免血管擴張,加重出血。
326.冷敷方法
冷敷可使血管收縮,對局部有止疼、止血、防止炎症及化膿灶擴散的作用。扭挫傷、燒燙傷早期應用短時間的冷敷,可以防止皮下出血或腫脹。同時冷敷還有降溫和鎮靜的作用。常用方法有冰袋法和冷濕敷法。
(1)冰袋法
將適量的冰塊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塊,放入盆中,用水衝去棱角,以免損壞冰袋或紮著孩子,將冰塊裝入冰袋的1/3~1/2處,再加入少量冷水,擦幹擰緊,外邊用布套包裹,放於所需部位。放冰塊後要經常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有無花紋,詢問孩子有無麻木感,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在寶寶前額放置冰袋對高熱的降溫效果很好。
(2)冷濕敷法
將毛巾或棉布折疊成數層,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也可放冰箱中冰凍數秒,擰至半幹,以不滴水為準,敷於局部,最好兩塊以上交替使用。每隔2~3分鍾更換一次,連續做15~30分鍾。
用於降溫時,除局部冷敷外,還可在腋下、頸部、大腿根部同時應用。若寶寶出現寒戰、皮膚發花,則應及時停止。
327.酒精擦浴
擦浴時力量要均勻,一手擦拭,另一手輕輕按摩,以促進血管擴張,加速散熱,擦至皮膚微紅為止。擦浴時不要過多暴露患兒,以免受涼。前胸、腹部對冷的刺激較敏感,不宜用酒精擦浴,以免引起心跳減慢、腹瀉等不良反應。酒精易於揮發,用酒精進行擦浴能較快地使全身的熱量發散,有較好的散熱降溫作用。酒精擦浴是一種簡易、安全有效的降溫方法,常用於高熱的病兒。
取75%酒精稀釋後備用,將門窗關好,擦浴前先放一隻冰袋或冷敷,放在患兒頭部,既可協助降溫,又可防止擦浴時由於體表血管收縮,血液集中頭部引起頭部充血。
用紗布或軟手絹浸蘸酒精後,擦患兒頸部兩側至手背,再從雙側腋下擦至手心。接著自頸後向下擦背部,然後擦雙下肢,從髖部經腿外側擦至足背,從大腿根內側擦至足心,從大腿後側經膝後擦至足根,上下肢及後背各擦3~5分鍾。需要注意的是,腋下、肘部、大腿根部及膝後大血管處應多擦些時間,以提高散熱效果。
328.輸液患兒的護理
輸液前,家長應幫助患兒排尿,準備好尿布被褥,以防患兒著涼。對年長患兒要耐心解釋,鼓勵患兒勇敢,不要害怕。家長應協助護士做好肢體固定,按壓患兒穿刺部位,以保證穿刺一次成功,從而減少患兒痛苦。
穿刺完畢,家長應協助護士用夾板和繃帶固定穿刺部位。固定時不可過緊,以防肢體血液循環受阻。隨時觀察液體是否通暢,不要讓輸液管扭曲、受壓、移位。如注射部位出現腫脹或疼痛,說明針頭脫出,應立即通知護士重新注射,以防液體外滲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根據患兒病情,掌握輸液的速度,一般來說,每分鍾20~40滴。
在整個輸液過程中,應保持穿刺部位及輸液瓶口的清潔無菌,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如出現發冷或寒顫,繼而發熱,體溫升高到39℃~40℃,並伴有皮膚潮紅、頭痛,證明患兒出現了輸液反應,應立即通知醫生給予治療。
輸液患兒的護理要點:
(1)嬰兒患有肺炎、腹瀉並脫水等疾病時,需要靜脈輸液治療;一般性感冒、發熱時不必輸液。
(2)輸液時嬰兒應保持頭高足低,這樣有助於輸液的順利進行。
(3)開始輸液時孩子往往哭鬧不停,這時媽媽應注意不要讓孩子亂動,以防止針頭脫落或針頭移到血管外,將液體漏入皮下。
(4)如果發現輸液過程中液體不滴,應注意輸液器下端管內是否有回血,若有,可能為壓力低,應提高吊瓶的高度;也可調節輸液夾而增加滴速;仍然不滴時請護士處理。
(5)觀察輸液的速度,一般每分鍾不超過20滴,肺炎、心衰、營養不良者每分鍾8~10滴為宜。
(6)在輸液過程中,應觀察寶寶的輸液反應。在輸液中,寶寶如果出現發抖、怕冷、麵色蒼白、四肢發涼、皮膚有花紋,繼之發熱等症狀,應立刻報告醫護人員,進行及時處理。
(7)輸液完畢,不管針眼處有無血腫,都不應用手去揉,應用無菌棉球或棉簽按壓幾分鍾,阻止針眼處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