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蒙台梭利教育法 (1)(2 / 3)

給兒童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

蒙台梭利教育的首要條件是給兒童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蒙台梭利在“兒童之家”精心創造了一個特殊的世界。她努力將兒童置於成人幹涉最少,而自我教育機會最多的環境之中。這種環境不僅是物質的,還包括精神的。物質方麵,在“兒童之家”每一樣東西的大小都與幼兒的身材相稱,並都輕巧,位置便於他們取用,用完後都小心依次放置,保持美麗、光澤與完美,對兒童富有吸引力。精神方麵,教師是創造良好精神環境的使者,所以,教師必須準備自己。

第一,“需要學會沉默的能力以取代表達的技能,必須用觀察取代灌輸式教學;必須以謙恭取代那種自獄為一貫正確的驕傲感。”

第二,教師的儀表要有助於贏得幼兒信任和尊重,輕盈和文雅是對教師儀表的基本要求。

第三“關鍵是要激發兒童的興趣,使他的整個人格都參與活動。”為此,教師必須像火焰一樣用它的溫暖去振奮、活躍和鼓舞所有的兒童,要想各種辦法吸引兒童做各種練習。

第四不要給予兒童不必要的幫助。當兒童獲得專心於某件事的能力之後,教師才可在實際生活的練習中向兒童呈現教具。一旦兒童對某種教育發生了興趣,教師就一定不要打斷他。

在蒙台梭利看來,兒童的興趣不隻是集中於操作本身,而通常是以克服困難的願望為基礎的。如果教師試圖幫助他,他常會讓教師去做,自己卻跑開了。這種不必要的幫助實際上成為兒童天然能力發展的障礙。這些也就是傳統教師與蒙台梭利式的教師的主要區別。蒙台梭利要求教師必須意識到在兒童內心深處隱藏著神秘的力量,它是兒童發展的源泉。

其次是提供適宜環境的前提。教師要觀察兒童,要了解兒童的需要,要明確兒童其本身應有的能力,在對兒童及其發展的理解(兒童觀和兒童發展觀)的基礎上,才能創造一個能給予兒童這種能力以“保護”並“培育”的環境。所以,蒙台梭利要求教師要首先學會沉默,在沉默中觀察,在觀察中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為兒童創設最適宜的環境,給予最恰當的引導。

但由於這個“以兒童為本位的環境”其意義並不僅隻是環境,而是兒童不久將要麵臨未來世界及一切文化的方法與手段,因此他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 充分發揮兒童的節奏與步調。兒童與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麵差異懸殊,成人在一小時內的認知和感覺與兒童所經驗到的截然不同。兒童以其特有的步調感知世界,獲得很多成人無法想象的事情。兒童特有的節奏已成為他們人格的一部分。成人在複雜、多變的文化環境中生存時,必須愈加保護兒童特有的“節奏或步調”所需的環境。

2、 給兒童安全感。人類的孩子比其他動物的成熟要來的遲,因此他們更需要庇護,當孩子的身體感到危險時,用溫柔、鼓勵的眼神關愛孩子,才能使他們自由、奔放地行動。

3、 可自由活動的場所與用具。兒童必須依靠運動來表現其人格,尤其是他們的內心一定要與運動相結合,才能夠充分獲得發展。因此,需要能讓兒童持續接觸東西一一收集、分解、移動、轉動、變換位置等可自由活動的用具與場所。

4、 美對兒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兒童最初的活動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兒童周圍的物品,不論顏色、光澤、形狀都必須具有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