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異常情況原因與處理(3 / 3)

牙髓感染,將引起根尖周炎、根尖膿腫等,嚴重的可以使牙根停止發育。

如果發現小兒長出的牙齒是畸形中央尖,應該盡早到醫院去看口腔科大夫。一般的處理是分次將中央尖磨低,一次磨低一點,1個月左右磨1次,逐漸地磨除,不斷地刺激牙髓組織,在中央尖腔的頂部有新的牙本質形成,新的牙本質可以封閉牙髓腔,不使其外露。

如果中央尖已經被折斷,出現了明顯的牙髓炎症狀,或者感染已經蔓延至牙根部,則應該馬上到醫院請大夫治療。早期可以進行牙髓治療或者根管治療。如果根尖磁壞得嚴重,反複治療效果不好,可能就要拔除患牙了。

2.異常情況的預防與處理□眼毛倒生眼毛倒生稱“倒睫”,是小兒常見的眼病,醫學上稱“發育性眼瞼內翻”。沒有經驗的父母是不容易發現自己的孩子長了倒睫毛的。這種內翻主要發生在下眼瞼內側1/3處,大多由內眥贅皮引起,有些小兒是因瞼緣部眼輪匝肌纖維過度發育或瞼板發育不全,造成眼瞼內翻倒睫。還有些小兒較胖,並且鼻根部發育得不夠飽滿,亦可造威下瞼內翻。

小兒下眼瞼內翻倒睫一般病情較輕,即使倒睫觸及角膜、結膜,由於睫毛極細而且柔軟,除引起流淚外,不致造成角膜損傷混濁。輕度的內翻倒睫,可以隨年齡增長而逐漸自愈,故不宜急於手術治療。也有部分小兒的倒睫比較重,刺激了眼睛而發生疼痛、流淚、異物感及結膜充血。如果在嬰兒期間,每次喂奶時,母親可用大拇指從鼻根部向下向外輕輕按摩下眼瞼,使眼緣每次按摩有輕度的外翻,每次按摩5分鍾左右,天長日久,嬰兒的倒睫會漸漸地恢複。為了防止眼睛感染,平時可點些抗生素類眼藥水,如果患兒已經2~3歲,倒睫又比較嚴重,對眼睛的刺激症狀也比較明顯,那麼,就應該用下眼瞼縫線術或下眼瞼成形術等手術方法來矯正內翻倒睫,效果極佳,一般會永久治愈,不留疤痕。

□哭後痙攣

小兒大哭後發生痙攣是由劇烈哭泣而引起的。例如,突然受驚或要求不遂時,在大聲哭泣之中,氣好像受到阻塞,呼吸一時停止,臉色變紫,全身僵硬,失去意識而引起痙攣。這種病發作通常僅持續數秒,最長也會在10秒鍾內停止。它在6個月至2歲的小兒中最為多見,4~5歲以後逐漸消失。

這種病和癲癇不同,腦電圖無異常反應,是一種無須治療的疾病,所以家長不必為之而擔心。

當小兒發生痙攣時,不必著急,最重要的是要沉著對待,如果為了製止痙攣而將小兒手足壓著,或強力把他抱起,都會產生反作用。正確的作法是,首先應將小兒的衣服解開,使他感到呼吸較為通暢,並讓他靜靜地躺下。小兒發生痙攣時,是不會將自己的舌頭咬出血的,無需把任何東西塞到他的口內。然後,使小兒的臉側向一邊,避免嘔吐出來的東西或唾液嗆入氣管,並把口中的唾液用紗布等抹去。去醫院診治時,應把小兒發病時的反應以及發病持續的時間等情況告訴醫生,給醫生診治作參考。

□不吃奶

人體發熱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消化酶的分泌減少。盡管食入量很少,但食物在胃腸內停留的時間很長。

所以,小兒在發燒時食欲減退,有時還肚子脹,吃奶小兒會表現出對吃奶不感興趣。

此時,可以讓小兒每次食入量少一點而相應多吃幾餐,而且要食一些稀釋而清淡的有助於消化吸收的食品,如在牛奶中加一些米湯或水,並注意給小兒多喂水,保證足夠的液體供給。發燒時體內水分消耗較多,如不注意給小兒喂水,一方麵發燒不容易退,另一方麵容易引起代謝紊亂。在補充水時,特別要注意補充些鮮果汁水或菜水等。

第五章 幼兒期預防與醫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