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橡樹埡口是幹溪鎮和米家鎮的分界線,也是灰千山脈上與下的分界線。一條從幹溪鎮彎彎曲曲的馬路從幹溪鎮開始,翻過五橡樹埡口,又直通米家鎮。當然,這條路並非是為了連接幹溪鎮和米家鎮,而是為了通往灰千金頂。從五橡樹埡口修往灰千金頂的路已經開修了,進程緩慢,聽說要兩年,又或許是四年。
反正這條路的進程緩慢倒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畢竟這條路曾經叫上天路,盡管我更喜歡它的另一個稱呼——九十九道彎。
這條將要修的路,姑且稱為上天路吧。它的存在意義並非是為了灰千金頂上的楊家和陳家,而是旅遊。灰千山脈是黔水縣第一山脈,很少有人能徹底窺探它的美妙之處。倒不是因為它有多麼神秘,確實因為沒知名度。灰千山脈在黔水縣的知名度甚至不如米家鎮,更別提黔水縣以外的地方了。
現在,或許是黔水縣領導,又或許是那位有錢人,打算開發灰千山脈了。修路隻是第一項,卻也是最重要的一項。灰千山脈罕有人至是因為知名度低,究其根本是早些年頭路不通。早幾年的時候曾打算開發,但路也隻修到五橡樹埡口就因為各種原因暫停了。
吳昊和朱丹已經走了,我一個人轉了一陣,也打算回去。
“萬世玉。”有人叫住我。
我回頭看,是陳世盼,他還在讀小學,住在鎮上的舅舅家。至於為什麼,想必各位看官也明白了吧,若是每天早上從灰千金頂下來,下午又回去,別說是他了,就算是精壯男子也吃不消。這條上天路,有諸多不便呢!
“你要回家嗎?”今天是周末,我問了一句。
“要回去,你跟我走吧,走到五橡樹埡口。”他央求著。
我本來是打算坐車回去的,但我妥協了。這一路翻到五橡樹埡口卻是花了個把小時,路遠一點倒是無所謂,主要是一坡上,累得我上氣不接下氣。我一直在問他在米家鎮的讀書情況,我本以為會窺探到一些有趣的事兒,但並沒有。他的外公隻是米家鎮一戶普通人家,不然當初怎麼會把女兒嫁到灰千金頂?
到了五橡樹埡口,這裏隻有一戶人家,就是劉悅家了。從這裏往上就是灰千金頂,路才開始修,還得走小路,還是一坡上;從這裏往下就是幹溪鎮了,路又擴寬了,又是一坡下。
“你自己回去,注意點。”在陳世盼麵前,我擺出了當哥哥的姿態。
“我給你說個事,楊楓家發財了,”陳世盼神神秘秘地說,“他家的羊賣了。”
原來是他家的羊賣了,我就說我怎麼在幹溪鎮碰見他,又在米家鎮碰見他。他家那麼多羊,賣了肯定發一筆小財。
“你回去吧,我也要回去了。”我了然地點點頭。
“哎,我還沒說完呢!”陳世盼看著我的背影說。
“我知道了,我走了,你快回去吧。”我知道他要說什麼,他肯定還會說楊楓現在也不牧羊了,到處閑逛。
從米家鎮走到五橡樹埡口,一坡上,熱得我出了汗;現在從五橡樹埡口往幹溪鎮,一坡下,倒是十分舒坦。
“媽,爸爸當初怎麼認識你的?”我問母親。
母親正在淘米,她看了看我,說:“就是媒人介紹的。”
“你給我講講嘛!”我對母親這個回答不滿意,朝她撒嬌。
“說起來呢,灰千金頂是娶媳婦難嫁女兒也難,難就難在上天路。往年娶媳婦嫁姑娘不比現在有車,往年就是靠人力,但往年聘禮嫁妝又多,又重……”母親簡短地說了一些。
太陽當空,從灰千金頂下來送親隊伍已經動身了。六條合歡被,六隻合歡枕,意味著六六大順;兩人抬的梳妝台、抽屜;四人抬的櫃子、衣櫃……
路叫上天路,上山不易,下山也難。折騰半天,送親隊伍這才到了幹溪鎮。
“李老三,你這嫁女兒當真風光呀!”旁人嘖嘖稱讚。
“沒了?”我聽的意猶未盡,母親卻不講了。
“我再給你說說你舅舅娶親的事兒吧。”母親寵溺地看著我說。
米小姐是生第二胎難產死的,這第二胎,也就是我的母親。好在隔壁楊家楊林妻子剛生子,我的母親全靠這位嬸嬸的母乳活下來。
陳老三一個人拉扯著三個孩子長大,日子雖說並不起色,但好歹還能捱。
幾個孩子長大了,婚事卻讓陳老三發愁。能把他們拉扯大已是不易,哪裏能備上一份像樣的聘禮或是嫁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