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4章 兒童少年性事教育的重要意義(1 / 1)

性活動既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活動,是人類繁衍後代的需要,同時性活動又是一種社會的正當行為,隻有婚姻家庭的組合。性的滿足才能使社會穩定發展。兩性關係是一種社會現象,歸根到底是會產生社會結果的。因此,人類社會通過道德規範和法律規範來對兩性關係進行社會調節。一個人的戀愛、婚姻是要遵守社會有關的道德和法律規定的,這樣才能既保證當事人的利益,又不違反社會的利益。

人類的性事活動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交配,需要用科學知識和社會道德來加以指導,才能保證兩性當事人的幸福,才能使它成為有益於社會的文明行為。性知識是人類數萬年來性生活的經驗總結,是人類幸福的智慧結晶。然而由於幾千年的封建思想作怪,不少人至今還把性活動視為洪水猛獸,把了解性知識視為犯罪行為。這是舊的陳腐觀念在人們頭腦中造成的影響,是愚昧的表現。使性教育長期以來處於落後狀態。在家中,父母對於性問題難以啟齒,無法教給孩子;在中小學校,性教育不登大雅之堂,教師在教學中遇到有關性的內容,往往是一帶而過;在社會,科學的性知識傳播和性教育的渠道不暢,這使眾多的人們,特別是兒童少年在性問題上陷入盲目無知的狀態,或是使性意識產生偏差和不良傾向。在進入21世紀的新時代,則一定要破除這個禁區,指導下一代主動去掌握這門科學。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性的本能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量;任它留在原始的‘野蠻’狀態中,或者用‘野蠻’的教育把它加強,那就隻能成為反社會現象。”實際情況顯示,目前少年兒童對性事的社會性的理解是極不充分的,對於有關性的道德規範和法律製度,缺乏基本的了解。個別少年兒童,正是在缺乏良好的性教育的情形下,不恰當地關注性問題,甚至會發生不正當的性行為。青春期性知識對於孩子來說如同語文、數學和外語一樣,是每個中小學生都應該掌握的一門科學知識。家長和老師必須采取積極態度,通過正常渠道,如學校的生理衛生課,青春期生理與心理讀物以及教師和家長的正麵講授來使子女獲得係統的性知識,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探索生育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