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9章 5—6歲體質體能培養(1 / 1)

5歲1~3個月體質體能訓練

鑽過相當於身高一半的矮洞

目的學會用眼估量洞的高矮,用身體適應高度順利通過。

玩法用紙箱做成一個可供寶寶彎腰穿過的洞,讓寶寶仔細觀察,後要求鑽過這個相當於身高一半的矮洞,可以低頭彎腰並把腕部和膝部都彎曲成為半蹲下的體位,用腳走過而不必爬行,就不會碰頭頂和弄髒衣服。

意義學會靈便地超過障礙物。

給氣球娃娃戴帽子

目的通過這個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創造力和思考能力。

玩法和孩子一起做準備:氣球1~2個,免洗杯1~2個(塑料杯,紙杯均可),彩色筆,熱水少許。開始遊戲,對氣球吹氣使其膨脹並用皮筋綁好,在氣球上畫一個娃娃臉,以增加趣味。然後將熱水(約60℃~70℃)倒入杯中約六七分滿。待20秒左右,把杯中水倒出去,並立即將杯口緊緊地倒扣在氣球上,給氣球娃娃戴上帽子,那麼,“帽子”會不會掉下來呢?讓孩子仔細觀察一下。

過一會兒,輕輕將杯子提起,結果發現氣球也被吸起來。

意義通過這個遊戲,讓孩子認識空氣熱脹冷縮所產生的壓力改變,不必滔滔不絕給孩子講很多道理,遊戲的直觀感受是最有趣的最有效的學習。

5歲4~6個月體質體能訓練

學跳繩

目的上肢搖繩下肢同步跳繩,練習上下肢協調活動。

玩法大人同孩子一起跳繩。各人拿各自的繩子,先把繩子搖,待繩子落到地麵時雙足跳過。初學宜慢,一步一步熟練後加快,最後手搖得快時可用單足跨步跳,也使身體不致於疲勞。

意義上下肢協調的全身運動有利於血液循環,宜於寒冷季節玩。冬季每天跳繩15~20分鍾可使手足變暖,消滅凍瘡。

學遊泳

目的練習呼吸與四肢運動協調。學會遊泳一旦遇到危難時能生存和救助別人。

玩法先在淺水池中踏水玩耍,到水浸及胸部時可戴上救生圈學習四肢的劃水動作。然後練習深吸氣鑽入水中劃動,再將頭伸出水麵吸氣。動作熟練後試著去掉救生圈練習。全過程要有會遊泳的大人監護。

意義在5歲時,孩子學遊泳是最適宜的,因為5歲孩子懂得危險,不會像3~4歲時冒失。也有人主張在1歲以內開始練習,但有時年齡太小嬰兒會因嗆水而懼怕,反而使學習失敗。5歲兒童也要事先告知溺水的危險,使孩子有所防備而保證練習時的警惕。

5歲7~9個月體質體能訓練

將沙包投入吊籃內

目的練習瞄準。

玩法把20×20厘米的方筐吊起離地1米,孩子站在離筐兩米處將沙包試投入筐內,吊筐容易晃動,比固定的籃球架要略難一些。經過練習就可投入。

意義練習瞄準,還要學會策略。投沙包時盡量向高處投拋,使落點到達吊筐。要經過多次練習才能總結經驗而投中。

5歲10~12個月體質體能訓練

練習球類運動

目的學習各種球的打法和計分方法。

玩法在生活中,孩子一般接觸過乒乓球,所以應從學打乒乓球開始,在玩的過程中,應學會乒乓球的各種打法,接球、扣球或者削球;通過練習就能學會多種打法。

每種球都各有不同的規則和技巧。孩子由於體力與成人不同,可練習用半場打籃球和足球,以免消耗過大。

意義學習遵守不同種類的打球規則,使孩子能適應各種變化,既練習體能和耐力彈跳等基本功,也鍛煉了動作靈敏,反應快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