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產後黃金6周,展現光鮮俏媽咪(6)(3 / 3)

跪坐直起運動。跪坐在腳跟上,然後跪立,收縮臀部肌和骨盆底肌,然後再坐下,起來,反複做。這項運動除了可以鍛煉骨盆底肌以外,還可以鍛煉大腿前側肌肉。

腰部環繞運動。兩腿分開站立,然後上體在雙手的帶動下,分別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做環繞運動,幅度越大越好,可以增加腰部和腹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

直立踢腿運動。手扶椅背站立,然後兩腿分開向前、向側、向後踢腿,如此反複運動,不僅可以增加髖關節的靈活性,還能增加大腿前側、外側、後側的力量,保持健美的腿形。

保健百事通

產後常見疾病的預防

產後恢複期,愛美的媽媽們無不想重回昔日的嫵媚動人。經過6周產褥期,身體就會逐漸恢複到原來的狀態,再現光鮮亮麗俏媽咪!但恢複的時間有早有晚,要小心預防產後種種不適。

產後惡露不盡的應對

惡露是指新媽媽分娩後自陰道流出的分泌物,是由於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物處蛻膜的脫落引起的。一般情況下,產後6周以內惡露即可排淨,如果超過6周仍然淋漓不絕,即為“惡露不盡”。新媽媽自動排出惡露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產後第一周血性惡露。具有量多,色鮮紅,含血液、蛻膜組織及粘液,與月經相似,或稍多於月經量。

產後第二周為漿液性惡露。惡露呈淡紅色,含少量血液、粘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並有細菌。

產後第三周為白色惡露。較白或淡黃色的惡露,狀如白帶,但較平時的白帶為多。白色惡露可持續2~3周。

惡露不盡的調理:正常新媽媽惡露完全排出需要4到6周,總量約250~500毫升,持續時間及總量個體差異較大。如果子宮複舊不全,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需要到醫院婦科,在醫生指導下對症治療。新媽媽如有惡露不盡的情況,可以通過食療調理,以補虛祛瘀為主要原則,如:赤豆煎湯作茶飲用,紅糖加茶葉少許作糖茶喝,山楂加紅糖衝茶飲用等。

愛心提示

對於惡露,如治療及時會很快痊愈;如治療不及時,或身體抵抗力差,則可能會發生嚴重的產褥期感染。

產褥感染的預防和處理

凡在產前、產時、產後有細菌侵入生殖器宮,在產褥期引起局部或全身發炎者,稱為產褥感染。因此,產婦在產後24小時至10天之內,凡體溫有2次過高,而又不能證實有其他疾病存在時,均應認為有產褥感染之可能。

產褥感染是可以通過預防而逐漸被消滅的,主要通過衛生宣教,使女性懂得孕期、產時、產後衛生的意義。

孕期:加強孕期保健,注意孕期一般情況,如有貧血或發現感染病灶,特別是滴蟲和黴菌性陰道炎,應及時給予治療。孕最後兩個月不性交、盆浴,不做陰道檢查或衝洗。

分娩期:接生者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提高接生技術,不隨便做陰道檢查,盡量避免產道損傷和失血。凡有胎膜早破、滯產、難產手術後或局部裂傷較重者,均給予抗感染藥物。

產褥期:應注意休息,適當增加營養,以增強新媽媽的抵抗力;保持外陰清潔;早期起床活動,可促進子宮複舊等。

產褥感染的處理原則以增強產婦抵抗力和抗感染為主。

一般治療:嚴重病例應臥床休息,注意營養,給予B族維生素、維生素C以增強產婦抗病能力;能進食或進食少者可給予補液。

抗菌藥物治療:一般給予磺胺藥口服,如病情需要可肌注青黴素或加鏈黴素;重症者可靜脈滴注廣譜抗菌素。

外科處理:會陰或陰道傷口可用1∶5000高猛酸鉀溫液坐浴、局部換藥或理療等。

伴有血栓性靜脈炎者,除一般抗炎治療外,發炎的下肢須墊高,並作熱敷,以改善血液循環。同時避免下肢活動,一般持續時間約2周;以後可開始輕便活動,不可臥床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