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25~36個月:為寶寶打開知識的門窗(1)(1 / 2)

在這個階段,父母首先要善於給寶寶提問題,激發寶寶對周圍世界的一種求知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因地製宜地創設學習環境,時時處處為寶寶打開知識的門窗,培養寶寶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觀察分析能力,使寶寶更聰明、更可愛。

本階段身體發育特點

2~3歲的寶寶是嬰幼兒期中最重要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寶寶的智力和情感的成長速度非常驚人。在2歲多寶寶的身上同時有著有些事想要自己幹的欲望和纏著媽媽撒嬌的強烈依賴性。

身高

這時男寶寶的平均身高約為96.3厘米,女寶寶的平均身高約為93.9厘米。

體重

這時男寶寶的平均體重約為14.6千克,女寶寶的體重平均約為14.1千克。

頭圍

這時男寶寶的平均頭圍約為49.1厘米,女寶寶的平均頭圍約為48.1厘米。

情感發育狀況

寶寶很想探索外麵的世界並尋求冒險經曆,但寶寶仍缺乏在冒險過程中必需的許多技能,因此需要父母的保護。

寶寶仍不能控製自己的情感衝動,因此寶寶生氣和遇到挫折感時會哭泣、踢打和尖叫。

社交能力發育狀況

寶寶更關心自己的需要,而且行為也更加自私。因為寶寶不理解其他人在這種情況下的感受,認為每一個人的感受和想法都與他們完全一樣。

科學的飲食營養

現階段的寶寶,飲食狀況基本穩定,但爸爸媽媽仍要注意避免產生營養補充的誤區和不合理的進食方式。

寶寶缺乏營養的對策

當寶寶情緒不佳、有異常時,應考慮其體內可能缺乏某些營養素。

反應遲鈍、表情麻木提示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

固執、膽小,多因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及鈣攝取不足所致。

不愛交往、行為孤僻、動作笨拙可能缺乏維生素C。

夜間磨牙、手腳抽動、易驚醒常是缺乏鈣的一種信號。

喜吃紙屑、煤渣、泥土,多與體內缺乏鐵、鋅、錳等有關。

一旦發現寶寶異常、營養不良,務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寶寶飲食和補充營養物質。

糾正寶寶貪吃零食方法

愛吃零食會導致寶寶飲食規律不正常,破壞消化功能,引起食欲減退,降低身體免疫力。糾正吃零食的壞習慣要做到以下幾點。

不要讓寶寶吃過多零食,首先大人也不吃零食,至少不在寶寶麵前吃零食。

寶寶吵著吃零食的時候,可以帶他做一些有趣的活動,轉移他對零食的注意力。

經常和寶寶講吃零食造成的不好後果,如有蛀牙、影響生長發育等。

不要拿零食做誘餌來逗引寶寶,以免讓他覺得零食是好東西。

不要飲食無度

避免對寶寶過分遷就,要吃什麼就給什麼,要吃多少就給多少,有的父母總認為寶寶沒吃飽,像填鴨似的往寶寶嘴裏塞,認為隻要吃下去就有營養,結果引起積食及肥胖。嚴格來講,飲食應根據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來供給,每餐進食量要相對固定,品種要豐富,營養要均衡。

寶寶不宜多吃巧克力

雖然巧克力的熱量高,但它所含營養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在巧克力中含量均較低;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各種營養素平衡的膳食,如肉類、蛋類、蔬菜、水果、糧食等,這是巧克力無法代替的;食物中的纖維素能刺激胃腸的正常蠕動,而巧克力不含纖維素;巧克力中所含脂肪較多,在胃中停留的時間較長,不易被寶寶消化吸收。吃巧克力後容易產生飽腹感。如果寶寶飯前吃了巧克力,到該吃飯的時候,就會沒有食欲,即使再好的飯菜也會吃不下。可是過了吃飯時間後寶寶又會感到餓,這樣就打亂了寶寶正常的生活規律和良好的進餐習慣;此外,巧克力吃多了容易在胃腸內反酸產氣而引起腹痛。

進食定時定量

如果寶寶什麼時候要吃,就什麼時候喂,沒有按時進食的習慣,每天餐次太多,餐與餐之間間隙不合適,饑飽不均,會造成寶寶消化功能紊亂,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素得不到滿足。因此,寶寶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要定時定量,一日三餐為正餐,早餐後2小時和午睡後可適當加餐,但也要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