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適當的指導
一旦發現寶寶遭遇困難,父母可以提供適時的指導與協助。如教寶寶扣紐扣時,要叮囑寶寶從下往上扣,這樣會順手一點,並要寶寶用一隻手先扒開扣眼,再用另一隻手捏緊紐扣,最後把紐扣進扣眼裏。教寶寶穿襪子時,要先讓寶寶弄清襪跟不能穿到腳麵上,而是應該正好套住腳後跟,並且幫助先把襪子卷起來,再讓寶寶把腳趾伸進襪筒內,然後一邊伸一邊拉襪口,這樣穿起襪子來就容易多了。寶寶學得也會快很多。
疾病的預防與護理
寶寶生病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帶寶寶看病則是門學問,所以,做父母的千萬要對此引起重視。這個時期,父母不僅要注意做好寶寶的日常護理,還要掌握一些寶寶受到意外傷害和患病時的處理方法。
誤服幹燥劑的應對
現在的小食品包裝袋裏多半有幹燥劑,寶寶常常以為是好吃的,拿出來就放嘴裏大嚼特嚼,這時父母可要注意了。目前食品幹燥劑大致有4種。一種是透明的矽膠,沒有毒性,誤食後不需做任何處理。另一種是三氧化二鐵,具有輕微的刺激性。如果誤食的量不是很大,給寶寶多喝水稀釋就可以了,但如果寶寶誤食的比較多,出現了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症狀,要趕快去醫院就醫。還有兩種白色的粉末,一種是氯化鈣,隻有輕微的刺激性,多喝水稀釋一下就行了;另一種是氧化鈣,它遇水後會變成碳酸氫鈣,有腐蝕性,誤食後要馬上去醫院就醫。
防止寶寶誤服藥物
家裏所有藥物的藥瓶上都應寫清藥名、有效時間、使用量及禁忌症,以防給寶寶用錯。為了防止寶寶將糖衣藥當糖豆吃,藥物一定要放在櫃子裏收好,有毒的藥物外包裝必須嚴密,使寶寶即使拿到也旋轉不開。如果寶寶錯喝了癬藥水、驅蚊水等外用藥,應馬上叫寶寶喝濃茶,因為茶葉中含有鞣酸,具有沉澱和解毒的作用。稍作緩解之後,趕緊送醫院檢查診治。
骨折的處理方法
如發現寶寶的四肢有明顯的腫大疼痛,運動困難或左右兩側有不對稱現象,則可能是骨折,在送醫前要先把受傷部位固定好,以減少疼痛及預防在搬動時加深傷害。簡單的方法是用一疊報紙或一個枕頭,放在受傷的肢體底下,最好能包含骨折部位遠端的關節,如小腿骨折,則包含整條小腿及髁關節(小腿及腳之間的關節),用繩子或粗膠帶在骨折處上下側捆綁固定。
頭部受傷及時就醫
寶寶跌倒後是否有頭部內傷是最困擾父母的問題,如果跌倒後有過昏厥或意識不清的狀況時,最好立刻送醫檢查,不能單靠有沒有傷口或流血來辨別傷害的嚴重度,有時候有明顯的傷口反而較不會有顱內出血,因為大部分的撞擊力量都被外麵的皮膚及組織吸收。
輕度跌傷的護理
寶寶跌倒摔了一跤,家長應將寶寶抱起,看一看跌摔在什麼部位,該部位能否活動。如摔了腿,但站起來後還能活動,則說明未發生骨折,僅僅是表皮或軟組織受傷並不要緊。可將皮膚擦破部位,用清水洗淨,塗以紅藥水或外敷雲南白藥,以消毒紗布及繃帶裹好。若軟組織損傷、局部腫脹、疼痛明顯,需到醫院拍X射線確認有無骨折,如無骨折,可服用跌打丸、三七傷藥片、雲南白藥、沈陽紅藥等藥物,注意觀察腫脹局部的變化,並應適當休息。
跌倒是寶寶常有的問題,父母要了解一些跌傷的治療方法,以便更好的照顧受傷的寶寶。
育兒小百科
智能開發與訓練
智力由思維能力、想象力、記憶力、觀察力、專注力、操作能力組成。在訓練寶寶的時候,要注意各方麵基本能力均衡培養,比如不能忽視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