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合理使用零用錢,是為了讓孩子珍惜金錢的來之不易,那是大人們辛苦勞動掙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合理使用零花錢,是培養孩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中最具現實意義的素質教育。
怎樣培養孩子合理支配零用錢?
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小孩子對金錢的興趣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早期的金錢教育對兒童樹立一個正確積極的金錢觀,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與技巧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作用。當然在向孩子灌輸金錢觀的過程中,父母也要注意方法得當,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合理支配零用錢呢?
1.正確麵對金錢問題
當孩子長到兩三歲時,他們已經能夠聽懂大人談論關於錢的話題,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可能會促使他們去詢問父母與金錢相關的問題。這時家長應該借此機會向孩子講解這方麵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將正確的金錢觀灌輸給孩子。
2.給予孩子適當的零用錢以及用品
家長不要去滿足孩子所有的物質要求,過分的物質要求如果得到滿足,會助長孩子的這種士氣,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不開心或者發脾氣。
家長給孩子的零用錢要提前做好規劃。給孩子大把的零花錢,家長動輒給孩子拍攝上千元的攝影專輯等,在無形中會使孩子養成花錢大手大腳、好逸惡勞的品性。父母傾盡所有的同時反而抹殺了孩子自我創造財富的能力,同時也會削減孩子創造財富的動力。
3.讓孩子學會珍惜
在送給孩子禮物或是零用錢的時候,向他們傳授愛惜東西的觀念。如果東西有損壞或者丟失的情況,要他們自己承擔損壞或者責任,從小灌輸他們愛惜金錢的觀念。
4.讓孩子學著自己管理自己的金錢
可以讓孩子在購物前與父母一起規劃購物單,將孩子自己的日常消費計入家庭賬冊,與父母一起製定理財規劃。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需從家長那裏學習綜合理財的技巧,組合多種理財方式,用家長的理財經驗教訓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理財理念。
5.讓孩子通過做家務換取獎勵
根據孩子的年齡定時定量為他們增加勞動的強度,同時也為他們提升“報酬”的額度,讓他們保持一定的積極性,同時了解財富增長的過程,明白財富的“取之有道”。但有一點,家長要注意的,不要為了讓孩子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而濫用獎勵,比如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試得了100分,我就給你50元”等類似言語。
6.家長要以身作則
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最重要的是家長對金錢的態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以及觀念會在無形中對孩子產生巨大影響。因此,父母要常常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會給孩子帶來負麵影響,如果要讓孩子達到自己的期待值,首先就需要家長本身的行為與態度具有說服力。
總之,培養孩子的節約和理財意識,引導孩子將錢花得有意義,從而養成一種好的習慣,能讓孩子終身受益,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