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如同雪片一樣紛至遝來的敗報,馬格拉恩陷入了一片茫然之中。
他不能想象當初浩浩蕩蕩踏入帕斯境內的三十五萬大軍竟然不到一年功夫就灰飛煙滅,幾乎遭受到了字麵意義上的全滅。他更不能想象,在自己的三十幾萬大軍被消滅殆盡之後,帕斯居然還有餘力反攻進自己的國土,而且還勢如破竹般的迅猛推進,其速度之快甚至超過了許多弗蘭克敗兵退卻的速度。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弗蘭克就丟失了包括阿夏、博爾甘半島乃至希爾尼亞在內的大片領土,帕斯軍的兵鋒已經攻破弗蘭克國近三分之一的國土延伸到了距離教廷所在不到六百裏的地方;而帕斯的幫凶帕爾契則利用海軍一路沿著海岸線向前推進,不但配合帕斯軍隊奪取了博爾甘半島,甚至已經開始騷擾亞普尼爾半島和西西裏爾沿線。帕爾契的迅猛推進甚至比帕斯軍隊更加具有威脅,因為他們不但有可能抄了教廷的後路,更有可能切斷亞普尼爾半島的糧食供應,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那麼弗蘭克恐怕隻能乖乖舉手投降了。
為了製止這種悲劇的發生,馬格拉恩不得不放下成見,重新啟用了引發帕爾契參戰的元凶巴勒莫達拉,將整個狄啟爾海中所有能收集起來的艦船交給他來指揮,力圖將帕爾契第一艦隊阻擋在海上。
雖然馬格拉恩並不能確定海上之戰的勝負,可是這一路比起陸上來說已經算是好的了。麵對近二十萬帕斯大軍,自己可是沒有任何辦法來變出一支軍隊加以抵抗的。嚴格意義上來說弗蘭克可以動員的士兵數量是不止二十萬的,可這些士兵的征集調動都需要時間,而拜巴斯巴恩卻不打算給自己這個時間,他正用最快的速度朝教廷逼近,如果照這麼打下去,那麼恐怕用不到兩個月,教廷就有被圍困乃至攻克的危險了。
比起這些讓馬格拉恩焦頭爛額的軍務來,更讓他難堪的是此次出兵的完全失敗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出兵是他自己一手促成的,然而這次出兵非但沒有獲取他向國王們吹噓的東方的財富,更沒有奪回信徒們心目中的聖地,卻白白丟失了那麼多人命,損失了難以計數的物資和糧食,這樁樁件件的失敗和失策最大的責任者無疑就是馬格拉恩自己。如果不能打敗侵略者挽救這一次的危機,那麼馬格拉恩恐怕難辭其咎,其實此刻在教廷內已經掀起了一股反對馬格拉恩的風潮,隻是礙於大敵當前沒有公開發作罷了。馬格拉恩多年來苦心經營的一切都已經搖搖欲墜,這才是他真正憂慮的源頭。
馬格拉恩現在是追悔莫及,直到兵敗的那一刻,他才意識到是自己的野心害了自己,為了這個野心他置數十年來打下的基業於不顧,悍然發動了對帕斯的戰爭。而引誘自己野心無限膨脹的罪魁禍首——那個叫馬克金的術士,竟然在自己的重重看管之下不翼而飛了!
對於這個術士的消失,馬格拉恩既不敢相信,也無暇派出力量去追查。直到馬克金逃跑他才意識到馬克金對自己說的不過是個彌天大謊罷了,自己則像一頭牛一樣被他牽著鼻子走。然而不管馬格拉恩有多麼憤恨和後悔,事情也不可能再回到從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