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 苦果(2 / 2)

帶著滿腹的疑問格桑又走了一天,這一天晚上格桑睡到半夜,突然驚醒過來,連外衣都沒有披上就急匆匆召集諸將開會。在會上格桑隻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莽古爾慶回來之前,整個飛鷹堡地區完全透漏不出一絲消息,那麼在這段時間內究竟有沒有人察覺到飛鷹堡內的絹之國軍隊的動向?

格桑的問題把大家都給問蒙了。的確,在莽古爾慶前往飛鷹堡的這十五天內,飛鷹堡周邊沒有傳出任何消息來。這意味著吐蕃派往這一地區的所有密探都遭到了清洗,而這段時間內絹之國軍隊的實際調動情況也就成了一個謎團。

看到了眾將的反應以後,格桑的心沉到了穀底——看來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那就是錯誤的以為王漢新在送走了莽古爾慶之後必然會立即整軍備戰,可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是錯的。因為王漢新這行為顯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的才是,甚至早在四個月前他就已經策劃好了今天的這些行動。那麼事情的性質就完全不同了,在飛鷹堡兵變的當天,堡內的確出現了大量的絹之國軍隊,可是誰又能說清楚這些軍隊究竟有多少數量呢?王漢新手頭的兵力的確是比吐蕃少了一個數量級,可是如果王漢新一早就計劃周詳,利用鏟除吐蕃密探,斷絕聯絡的這十五天時間秘密調動軍隊的話,那麼自己就有可能是一頭紮進了王漢新設下的埋伏之中了!

此時格桑真是後悔不迭,自己因為莽古爾慶的失敗而怒火中燒,從而失去了冷靜的判斷決定出兵,卻忽視了敵軍對於這次可能發生的戰爭,其準備工作做得遠比自己想象的要;來得充分得多。在情報的數量和質量都不足的前提下貿然發動軍事行動是兵家的大忌,而自己卻恰恰犯下了這種錯誤!

更糟糕的是眼下自己的兵鋒已經接近飛鷹堡城下,深入敵境整整十天的路程,而如果此時在一箭未發的情況下退兵的話,傻子也能看出自己是著了王漢新的道了。格桑明知自己已經中計,可是又不能當著眾將的麵說破這一點,隻得下令各部將領立即派出大量斥候,嚴密搜索敵軍的動向,同時派遣前鋒先行一步直插飛鷹堡,左右兩翼各自向兩個方向展開,中軍則暫時不動,同時命後軍將紮營的位置後撤一天的路程,並且嚴密保障後勤補給的安全。

要說格桑的確堪稱是位優秀的指揮者,隻可惜他醒悟的時機稍稍晚了這麼一點點,勝利的天平此時已經開始發生了傾斜。就在他下達命令的第二天,各部軍隊都開始展開行動一天以後,後軍傳來了讓所有吐蕃軍隊都聞之色變的消息——吐蕃的後方屯糧處被王漢新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