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 山南道行軍總管(1 / 2)

絹之國的山南道實際分為東西兩道,東道以漢江平原為主,這裏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是絹之國一塊重要的戰略經濟帶,絹之國在這裏的統治十分穩固,官員們私下都評價能到這裏做官是最肥的缺之一。而山南西道就大不相同了,這裏地處絹之國西南,雖然有巴蜀漢中這樣的富庶之地,但是也同時函括了更為偏遠的山區。這裏氣候多變,地形複雜,華夷雜處,曆來是一個難治之地。絹之國在這些山區裏的統治說穿了隻是對一些戰略要地以及可耕地帶的控製權而已,剩下的巨大空間則不得不依靠當地民族的首領來控製,因此山南西道可以說是一個喜憂參半的地帶,官員們如果被封到巴蜀漢中這樣的富庶之地自然是歡天喜地,若是不幸是地處偏遠的窮鄉僻壤則隻有自認倒黴的份兒了。

王漢新擔任的山南道行軍總管其實隻是山南西道行軍總管而已,因為山南東道根本河清海晏無需他來插手,而山南西道裏問題最大,最需要他這個行軍總管介入的,正是那些邊遠部族首領控製的地帶。這些人的向北好惡將直接關係到絹之國對這一地區的統治,甚至可能威脅到經濟發達地區的安全,更有甚者,這裏如果出了什麼亂子,將有可能直接威脅到長安的側翼安全,加上曆來吐蕃對於這片地區也是下了大功夫的,因此王漢新肩頭上擔子一點也不輕鬆,在他手上的是一個關係錯綜複雜的爛攤子,要收拾好這片地區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王漢新擔任山南道行軍總管的同時也兼任了定州指揮使,這兩片地區共同構築了長安西南麵的戰略屏障,而王漢新曾經在定州平定過羌族的叛亂,因此很多人猜測王漢新會把行軍總管的行在安排在定州而不是山南,但是他們想錯了,王漢新走馬上任的第一站就直奔整個山南西道問題最大的地方——茂州。

茂州地處山南西道的最西端,在這片群山峻嶺環繞的山地之中孤獨的存在著。這裏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絹之國在這裏的駐軍僅有一千二百人,可他要控製的地區卻大得離譜。單單要跑遍茂州所管轄的範圍,就必須騎著馬在山嶺之間艱苦跋涉兩三個月才行。而且這片地區裏幾乎找不到絹之國的人民,它的主要人口都是各個部族,這些部族依托有利的地形各自築城,每個部族的族人自動組成了軍隊,他們積草屯糧,打造兵器,與其他部族互相爭奪有限的生存空間,同時也確保自己在絹之國統治者麵前的地位。茂州城別說稅賦收不上來,就連每個士兵口中的糧食都必須從巴蜀一帶運送過來,或者就是用生活必需品與當地的部族交換。因此,整個茂州城幾乎就是個要塞,它不但要防止西邊的強大鄰國吐蕃,更要防止這些虎視眈眈的部族們的威脅。

王漢新在茂州地區轉悠了三個多月,幾乎踏遍了這個地區的每一寸土地,拜會了所有的部族首領,然後他毅然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把行軍總管的治所安排在茂州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