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阿蘭特蘭的失誤拜巴斯巴恩也無意指責,畢竟自己在委任他的時候也沒有給予明確指示,而且阿蘭特蘭缺乏這方麵的敏感度也是早就存在的。或許阿蘭特蘭並不是不能自己下決定,隻是借這個機會表達自己的忠誠而已。總之不管如何,拜巴斯巴恩現在都不想節外生枝,隻要克巴爾多肯納土歸降,就算保留一部分特權和領地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比之下另一支軍隊的指揮官做的,和阿蘭特蘭可謂天差地別。此時的達達蘭已經將鬆格瑞斯的殘部全部殲滅,鬆格瑞斯本人也被他生擒活捉後斬首示眾。此外達達蘭還屠滅了兩個拒不投降的城池,成功掌握了鬆格瑞斯的全部領地。然後達達蘭一邊留下部隊鎮守,一邊將那些歸降的部隊集合起來,連同自己的兩萬精銳一起朝著自己飛奔而來。
能夠得到將近七萬名援軍當然是一件大好事,可是這也讓拜巴斯巴恩對達達蘭感到迷惑:達達蘭顯然尊崇了自己的命令,做好了鎮守鬆格瑞斯領地的工作,並且扼守著阿巴斯港,也沒有出兵去幫助阿蘭特蘭,但是自己的命令中並沒有規定他不可以援助自己。達達蘭的舉動可以說既表明了自己的忠誠,又適時的幫助了自己,還能提升自己的武勳。與阿蘭特蘭比較起來達達蘭的主動性讓人有些不知所措,達達蘭的確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將才,可是他的舉動中流露出來的那股強烈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該如何掌握好這枚寶貴的棋子並且將之好好運用,恐怕會是自己將來麵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與此同時,希爾門似乎也得到了達達蘭即將到來的消息,開始采取了積極的行動。但是他已經錯過了最佳的進攻時機,拜巴斯巴恩如果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的確有可能為了避免與之正麵衝突而退卻,可惜此一時彼一時,既然援軍已經近在咫尺,那麼再固守一段時間對於拜巴斯巴恩來說並非什麼難事。連續二十四天的攻防戰之中拜巴斯巴恩有驚無險的守住了自己陣線,而此時達達蘭也擊破了希爾門的阻擊部隊,大踏步的向拜巴斯巴恩部挺進。
隨著達達蘭部的到來,雙方的兵力比達到了十八萬對十三萬,可以說是基本達到了均勢。現在的局麵如果阿蘭特蘭在接受了克巴爾多的歸降以後也趕來助陣的話,雙方的兵力比就會變得對拜巴斯巴恩十分有利了。
達達蘭在趕到前線的同時也給拜巴斯巴恩帶來了兩件禮物,第一件就是他從辛德拉劫掠來的大量金銀財寶,另一件則是那位名叫畢爾留達斯的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