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七 平亂策(2 / 2)

王漢新認為在會州地區應該擴大屯田的規模,以便養兵。同時應該動用民夫,在涇水上遊挖一條渠與黃河聯通,這樣就可以避開突契的攻擊開通漕運,將長安的糧食運送到會州地區,這樣一來河西一帶的局就完全活了,不但可以擁有更多的駐軍,來回調動軍隊的速度也將大大提高。這樣一來,河西走廊將完全置於絹之國的控製之下,憑借強大的物力人力,任何部族都別想再對抗絹之國。

劉龑看完這份策論,將它交給了薛伯仁和安靖邊過目,歎息道:“想不到啊,王漢新這個臭小子辦事胡鬧,完全沒有章法,可是一碰到和戰爭有關的事情,他腦子清楚得很啊。這份策論寫來有理有據,頭頭是道。”

薛伯仁看了也是連連點頭,就連安靖邊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辦法有其可行性。

薛伯仁道:“陛下,這份策論的第三條,手筆未免太大了,這要動用的民夫恐怕會超過十萬人,工期至少要半年以上才行。以目前府庫中帑銀的數目來說,似乎??????”

劉龑擺擺手道:“錢不是問題。這件事情是有利於將來的,現在的投入雖然大,可是將來的回報也一定很大!就算讓朕把皇宮裏的寶物拿去抵押也要辦成這件事!將來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控製西域地區,河西走廊越是穩固我們的把握也就越大!眼光一定要放長遠些。”

安靖邊道:“以這份策論而言確實可行,但是陛下如果是要委任王漢新為將的話,那麼老臣認為並不合適。此人目前尚在禁足期間,不宜隨便改變對他的處罰決定讓他僥幸逃脫,而且此人行事不定,如果讓他領兵出征,很有可能重演高麗戰場上的悲劇,那樣會極大的影響我們在河西地區的統治。”

“這的確是個問題,微臣也有同感。”薛伯仁難得的站在了安靖邊的這邊。

劉龑摸著下巴上的胡須喃喃道:“兩位愛卿言之有理,這倒是個問題。這小子劣跡斑斑,實在難以捉摸。可是能夠完全掌握這份策論的人恐怕也隻有這個臭小子了。可惜高定邊已經去幽州赴任了,不然他倒是個最佳人選。”

伍思成在一旁提醒道:“陛下可以給他派個監軍啊,一來可以提醒他是待罪之身,等他回來照樣要繼續把他關在家裏禁足,此外也可以防止他在前線胡來,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你說的是不錯,可是派誰去才能鎮得住這個小子呢?”劉龑皺著眉道。在他看來除了高定邊以外還真沒什麼人能鎮得住王漢新。

伍思成笑了笑道:“陛下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依微臣看任誰也難以鎮住他。倒不如派個和他有仇的人。這樣的人選多得是。”

“那難保這小子不會把這監軍給殺了吧。”劉龑道。

“那就要看陛下給這位監軍大人多大的權限了。”伍思成意味深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