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拿其他皇帝來比較的話,那麼劉龑對於華皇後的寵愛也可以算是一往情深了。已經二十七歲的皇後雖然依然有閉月羞花的姿容,可從年紀上來說已經比不上那些剛入宮的年輕女孩了。劉龑對皇後的熱情不減當年一方麵是因為皇後的容顏尚存,更主要的是皇後對於政治方麵的敏銳感覺是他所倚重的,放眼整個後宮能像皇後這麼聰敏睿智的女子還沒有第二個。
其實華皇後成為後宮之主以來之所以並沒有對劉龑采擷其他花朵橫加幹涉,是因為那些被劉龑臨幸的女孩子都是經過皇後法眼的,她們大多是美豔有加卻缺乏政治頭腦的人,其中最得劉龑寵愛的米嬪也是因為她缺乏政治背景才得以青雲直上。對於這些劉龑也不是不明白,不過在他看來如果後宮有兩個旗鼓相當的女子並存的話,那麼他的後宮就會陷入無休止的互相傾軋之中,那倒還不如讓皇後一人獨攬,自己樂得逍遙好一些。
最近劉龑到皇後這邊的頻率比以前少了些,這主要是因為隨著臨幸的女子數量逐漸累積,要一碗水端平越發的花費時間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太子劉捷的逐漸長大。
作為劉龑與華皇後的第一個孩子,又是敕封的太子,帝國的未來繼承人,劉龑當然對這個孩子寄以厚望。可惜的是這個孩子繼承了華皇後的全部基因,秀美,聰慧,矜持以及體弱多病。以一個帝國未來的君主而言,要麵對的種種風浪不勝枚舉,需要處理的國事也是十分繁重,因此一副健康的身軀將是非常重要的條件,太子身體孱弱,這對劉龑來說是一個打擊。劉捷是個聰明漂亮,惹人憐愛的孩子,這更讓劉龑每次見到劉捷時都五味雜陳,他覺得華皇後的溺愛是讓兒子體弱的原因之一,因此很想將劉捷帶在自己身邊時時加以磨礪,可這麼做自然皇後肯定不樂意。為了避免自己的這種情緒積累,他刻意減少了與兒子見麵的次數。
麵對劉龑的到來,華皇後自然十分歡喜,她帶著劉捷和剛學會走路的小公主劉思賢在房門口迎接劉龑的到來。一家人見麵自然免不了各自寒暄一番,劉龑右手抱著劉捷,左手抱著劉思賢好一陣愛撫。華皇後端上一盤幹果和酒來,道:“陛下今日來臣妾這裏,怕是為了忠義郡王的封賞吧?”
“哈哈,什麼都瞞不過皇後的耳朵呀。不過呢,這次你可沒全猜對。”劉龑笑著答道,隨即便將和伍思成商議的結果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然後又補充了自己憂慮。
華皇後仔細聽著,等到劉龑說完,她咯咯一笑,道:“這有何難?別說這兩黨各懷鬼胎,互相利用大有可趁之機,就算他們上下一心也沒什麼好擔心的。陛下請想,這兩黨之中可有足以領軍的人物?”
劉龑想了想道:“右仆射晏明,兵部尚書安靖邊,要說太後那一黨麼,韓可民死後也就禮部尚書鬱憲聲望最高了。”
“正是如此。陛下請想,那晏明比當初的李再興如何?鬱憲和韓可民相比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