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雲咬了咬牙,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周嗣義說得有道理。此人敢冒死前來就說明已經做好最壞打算,即使自己殺了他也是在敵方意料之中的事情。便道:“那你就趕緊說,說完我再決定要不要殺你。”
周嗣義點點頭:“這就對了。在下此來為的是向您表明一下我朝的立場,同時期待您能促成我朝的這個願望。”
“我?滿足你們的願望?為什麼是我?你瘋了嗎,你覺得我會接受嗎?”
“隻要條件合適,沒有不能商討的事情。再說我們選擇大人您,正是為了表明我們的誠意。”
“誠意?”
“沒錯,因為您是我們皇帝欽定的****,是決不能寬恕的對象。如果對於****尚且能夠改變態度的話,那足以說明我國的誠意了。”
“這倒是一個全新的想法。”成雲自嘲的笑了笑道。
周嗣義不為所動,繼續道:“說實話,我國目前正與突契國交戰,實在沒有興趣再與高麗進行戰爭了。這一次對開城的軍事行動也不過是為了對高麗背信行為的一種懲戒而已,原本我們的目的就是在獲取了勝利之後逼高麗再次提出和議,然後就可以與高麗恢複和平專心對付突契了。如您所見這一切原本進行非常順利,眼看一切都快要完成了。可惜就在這個時候冒出來一個明義和尚,表麵上看他在江原道取得的勝利對於你們高麗當然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可實際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我軍的這一次失敗使得我們的皇上騎虎難下,此時高麗恐怕會提出和平的請求,而如果由我國提出那麼皇上拉不下這個臉來,於是和平的曙光就變得黯淡了。現在我國是不想再打仗,卻不得不繼續打下去,這一點無論對我國還是對高麗都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在下想請您冷靜的思考一件事情,如果我國不得不與高麗繼續作戰,那麼高麗獲勝的機會有多少?”
“非常渺茫。”這一點成雲心裏早就明白,說非常渺茫已經是樂觀的估計了,從長遠來看高麗根本無法與絹之國抗衡,無論撐多久,終歸還是會歸於失敗的。
“不錯。最終高麗還是會被迫求和的。與其到那個時候接受更為苛刻的要求甚至被拒絕,不如趁著我們皇帝陛下有意媾和的時機恢複和平。但是這一點卻不能由我們的皇帝陛下提出來,必須由高麗方麵首先提出。考慮到崔健江陛下與我國有國仇家恨在身,其中會有很大的麻煩,所以在下此行冒險前來就是來請求成雲大人能否從中斡旋,促成和平的契機?”
“你說得頭頭是道,可這件事辦起來卻有千難萬險,況且老夫有什麼必要要促成此事?”
“退路,”周嗣義立即回答道:“能促成此事,大人就能多一條退路,在下覺得這對大人您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在下會接受此次任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