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三 過江(2 / 2)

這分明是絹之國的官話,常邈聞言心中一動,急忙跳下馬來走到近前。再看那少年渾身是血,也不知道身上受了多少處傷,不過滿臉的血汙仍然掩蓋不住他那張俊秀的麵龐。這張臉就算是個女子也能算得上漂亮,更何況是個男子?像這樣一個柔弱的孩子竟然被高麗軍強拉來當兵,豈不是同送死無異?幸而老天有眼,此人命不該絕。常邈當下命令手下將少年送往大營之中交給醫官悉心治療。

隨後常邈便接到了前方的戰報,得知李成會部的動向後,常邈並沒有立即派遣援軍支援薛伯仁——與其增兵此處,不如將生力軍投入到更有價值的地方去。常邈相信薛伯仁的應對能力可以給他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利用這個時差,常邈立即指揮攻城的部隊向鴨綠江南岸急進。原有的攻城設備被拆解開來投入到了鴨綠江中充當了架橋設備,大部隊一舉渡過了鴨綠江。

等到李成會成功與南岸部隊彙合後向薛伯仁部和蓋言曉部大舉反擊時,忽然接到戰報說常邈的大軍已經向高麗境內的鹹鏡道進兵,同時另一部分已經開始向自己的側後運動。李成會大吃一驚,如果是那樣的話自己就有陷入包圍的危險了。眼下自己對於正麵的絹之國軍隊是擁有兵力優勢的,可是如果被對方切斷後路的話那就完全是兩回事情了。李成會隻能咬牙切齒的放棄了進攻,轉而向後方白狼山一帶撤退,那裏是一個可以阻止絹之國軍隊繼續前進的險要之地。而薛伯仁和蓋言曉也終於得以熬過了敵軍的猛烈反擊穩住了南岸的陣地。

其實常邈並沒有做好切斷李成會後路的準備,更沒有進攻鹹鏡道的兵力,他所做的一切隻是為了造成這個要進攻的假象,由於他進兵的布置實在是太逼真了,才使得李成會誤以為常邈手中的兵力足以令他能夠這麼做。一得到李成會退兵的消息,常邈立即命令部隊停止前進,轉而攻略被高麗軍放棄的地盤。隨著戰事的不斷推進,各地的戰報不斷傳來,十個渡江點中隻有兩處因為遭遇到了激烈抵抗而沒能成功,其餘七個點全部順利建立了南岸的據點,正向縱深發展。而那兩處成功阻截絹之國軍隊渡江的高麗軍也因為失去了友軍保護側翼,為避免被合圍而選擇了撤退。因此可以說此次渡江作戰基本成功,接下來就是擴大戰果,建立浮橋保持糧秣通暢,然後就可以繼續進攻了。

比起這些,常邈最欣慰的還是負責最西路的蘇成棟進展非常順利,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太大抵抗,而這一路才是他真正的重點進攻方向,不過目前他還不能暴露這個意圖,必須繼續加強東線的攻勢來吸引高麗軍的注意。在得知了李成會退守白狼山的消息後,常邈不禁長出了一口氣——隻要能把李成會釘死在白狼山,同時做出進攻鹹鏡道的假象的話,高麗軍隊的主力必定會向東線靠攏。那麼自己西線的進攻以及進一步的海上登陸平壤的作戰意圖就不會輕易暴露了。

把這一切全都料理得差不多時已經是十天之後的事情了,好不容易得了一點空閑的常邈半躺在交椅上揉著太陽穴。此時一名軍校輕輕在他耳邊報告:“啟稟都護大人,您在國內城救下的少年想要見見您,不知道都護大人可願意見他?”

其實常邈此時已經疲憊至極,不過這幾句話讓他想起了那少年的模樣,他露出一絲疲憊的微笑道:“好吧,那就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