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下)(2 / 2)

“恩~~~,林兄此言倒是有理,現在的官場中的卻不免有貪汙腐敗現象,但是我覺得至少還是有些許忠心為國的能忍智士的。我也明白林兄所苦惱的地方,倘若,我是說倘若要是真有了一位位高權重的大人提攜你,給你提供了報國的門路,林兄你會義不容辭的去參與進去嗎?”趙仕寒問道。

“趙兄可真會說笑,哪兒那麼容易說有一位高官就有一位高官呐!一來我不熟讀四書五金,所以考取功名看是沒有希望的,二來我不願在臉上刺字,所以基本上是沒有門路的了。不過既然趙兄問到了,那我也不敢說一定會去,我現在的目標就是讓家人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所以要努力賺錢。要是有門路報國,適時在做決定。”林羽雖然想要報效祖國,但是他也知道這個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兒,也不是自己這種小角色應該擔心的事兒。

趙仕寒微微對著林羽笑著,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林羽的說法,隨後又繼續問道“但不知林兄對於當今聖上的治國之道有何看法呢。”

“當今聖上治國勵精圖治,力圖穩中求進,一步步發展國民生產與經濟,古語既有訓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當今聖上在‘民為貴,社稷次之’上麵做的略有所欠缺,而在‘君為輕’上的做的那是無可厚非。這樣來說,當今聖上隻能算是個明君,但是卻算不上聖君,當然,這隻是在下的一點拙見,趙兄聽聽就罷了。”林羽說道。

“哦,此話怎講?”趙仕寒頓時來了興致,疑惑道。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作為上位著,首要就是需要考慮自己的子民,當今聖上為了國家和百姓殫精竭慮,甚是勞苦,這個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聖上卻力圖國家安穩,領土完整,一方麵對於西部方麵的番國大軍選擇保守戰術,另一方麵在北方對待遼國選擇給予歲幣以求和平。但就是由於這樣,當今聖上雖然已經很是體恤民情,但由於如此的入不敷出,此消彼長之下,漸漸的也就出現了饑荒,百姓痛苦不堪,從而受到白衣社蠱惑,導致國家內部動亂。所以說,當今聖上可謂是太在乎江山社稷了,反而因此忽略了民生,要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當今聖上在此處好略有點欠缺,才導致國家內部動蕩不安。”林羽分析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