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說得好!林兄真是好才學,一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便總結了在京為官的那些高官們的職責所在,實在是太精妙了,林兄這份學識與見地讓在下無比佩服。還有真是好一句‘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林兄當真分析的是字字珠璣,語語中的啊!真是將我大宋的內憂外患分析的是十分透徹,聽君一席,勝讀十年書。不知依林兄之高見,該當如何來整治改革呢?”趙仕寒拍手大讚好,不禁急忙繼續問到。
林羽聽著,頓時感覺奇怪起來,本來以為趙仕寒隻是對於自己的看法有點興趣才想著與自己交流交流,可是這下越聊越感覺有點問題,暗道,他為什麼要跟我談論這麼多關於治理國家的事兒呢?難道他就是當今聖上嗎?不對啊,當今聖上不該是是一位年過半百的長者嘛,不對不對,難道他是在京中位高權重的大臣,微服私訪到杭州,見我有如此認知與見地才準備與我討論治國之道?,林羽越想就覺得越有可能,便想著先旁敲側擊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想罷,林羽也不做聲色,隻是對著趙仕寒說笑道:“趙兄,你說我們在這兒談論這些治國之道有什麼用呢,僅僅是紙上談兵,逞一點口舌之能罷了,。。。。。趙兄對於治國之事如此關心,莫不是趙兄在京城位居高官,所以才~~~~”林羽似笑非笑的看著趙仕寒。
“哈哈,林兄何出此言呢,我先前也就說過了,感覺跟林兄你是誌同道合才想與林兄交談一番,要是林兄不想說,那不說也罷。”趙仕寒笑著說道。林羽一直看著趙仕寒的眼睛,想看看他是否是在說謊,但是趙仕寒眼神堅定,說話時毫不閃躲,林羽見著似乎不像是在說謊。便笑道:
“趙兄莫要見怪,隻是好奇趙兄為何對於治國之道這些事情如此關心罷了。既然趙兄那麼想聽,那我就說說自己的拙見吧。”
趙仕寒見林羽願意談談治國之方,急忙端正做好,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由於之前一直聽林羽慷慨激昂的‘高談闊論’,趙仕寒本來已經就麵色紅潤了,現在這副模樣看起來更是‘動人’,嚇得林羽一陣寒戰,暗道,媽蛋啊,聊嗨了,居然忘了是跟一個性別似乎暫時不詳的人在一起呢。要小心呐,萬一被這個小子迷惑了,改變了哥哥我的性取向,那可多冤枉啊!林羽想想都不寒而栗,連繼續說下去的激情瞬間都被稀裏嘩啦的給澆滅了。
趙仕寒可不管林羽想些什麼,見等了他這麼一會兒都沒有聽他說,便急忙說道:“林兄,在思索什麼啊?我還等著聽你的高見呢。”這一急,趙仕寒更是顯得無盡風情,看的林羽又是一身雞皮疙瘩,不敢多想,急忙說道:
“依在下拙見,治理國家,在於認清國之根本。而國之根本呢,前麵也都提到過了,是民!人民安居樂業,那國家也就繁榮昌盛了。國家江山社稷的發展離不開人民的力量,人民若是連溫飽都不能滿足了,那何來富國呢?而對於我們大宋來說,最主要的富國方式就是穩定民心,那又需怎麼來穩定呢?當然就是軍隊的強大。我們之所以會給人民帶去不了安定的生活與發展,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軍隊的不強大,導致不能安定邊境的戰亂,而且幾乎是屢戰屢敗的慘況。所以當務之急就是需要開倉放糧,以國庫來救濟苦難的百姓,穩定百姓的心態,不要滋生造反的心理。然後整頓軍隊。我國士兵由於常年的養尊處優,軍隊渙散,戰鬥力底下。而且大多數的軍隊為了補上軍餉上的不足,派遣軍人去經商,又更深入的降低了軍隊的戰鬥力。這一點的主要因素就是因為我國每年需要拿出很大一筆錢財來送歲幣,導致國庫虧空,軍隊不得已才去經商。但是就這樣一來二往的惡性循環之下,我們大宋的國情形勢才會每況日下,給了邪教有機可趁。所以,根據以上所述,我提出幾點辦法,第一,開倉放糧,穩定民心。第二,當今聖上需要下狠心,隻要敵軍敢來犯,必要窮追猛打,打到他們都怕了,犯我國土者,雖遠必誅;第三點,就是停止向大遼送歲幣,減少國庫開支;最後,那就需要強加練兵,廢除軍隊從商的製度。這樣才能慢慢訓練出一支屬於大宋的虎狼之師,一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師。當然,具體的實施步驟還得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奪,因材施教,因地製宜才是最好的。我說的這些都隻是一些比較籠統的方法,其間的變革肯定不會如此簡單,我會是跟趙兄你一一訴說那估計說到明天都說不完。趙兄,你對於我說的這些有何看法。”林羽說到後麵越來越激昂,他權當是兩個誌同道合的人在交流共同的愛好罷了,並沒有別的想法。可他卻沒有想到,後來就是因為他提出了這個‘治國之道’被與以重用,也是這個‘治國之道’的實施,得以改造出了一個強大的宋朝。當然我,這些都是後話了,現在暫且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