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師生印象(2 / 2)

體育教研室的兩位青年老師英俊冷酷,彼有運動才氣。利用有限的體育課,教我們學當時十分流行火熱的武術基本功、少林長拳,教會了一屆又一屆的男生踢足球。課餘時間還招收了幾個帥男靚女學生,作為武術關門弟子。每天下午晚餐後,兩位老師就坐在廣場一角,指導身著亮麗運動服的弟子練習武術。他們教出的弟子曾在全省武術比賽中,獲得過金、銀、銅牌。

期末考試和高考總複習階段,老師們都要爭著占用晚自習時間給同學輔導,誰都想讓班上同學在他所教的學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最後,每次都還是由班主任出麵協調,相對固定各科輔導時間才得以平息分歧。

聽完我對高中老師的介紹,秋桐由衷地點頭讚歎道:“廣中師資力量也太強大了,幾乎甩我們學校幾條街。聽上去都是些令人肅然起敬的老師啊!”。

爾後,秋桐讓我接著講高中同學趣事時,我收腸刮肚地回憶後才發現,同學三年,有關本班同學的記憶竟然絕大多數都是和課堂、運動場、寢室及學生食堂相關的內容。換句話說,記憶裏除了中規中距與同學一天到晚學習的畫麵,剩下的絕大多數是在校一日三餐和休息睡覺的內容。回想起來,當時學校倡導同學積極參加義務勞動和課外活動,班長隔段時間就動員大家外出搞公益勞動或周末組織同學去周圍遊玩,好像我一次都沒有參加,一是因為怕耽擱學習,二是周末我都要急著回家去和父母家人團聚。真正地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此時此刻想起,總覺得有些遺憾。即便是與我臭味相投的幾位同窗好友,基本上情況和我一樣。隻在假期天,他們才去過我家,我也分別去過兩位同學位於朝天區和竹園壩的家裏玩過,有同學上門,父母些都是熱情洋溢地盛情款待,令人難以忘懷。至於,同學之間謠傳的誰對誰有意思,誰對誰有好感,在校期間學習任務那麼重、壓力那麼大,除非精蟲上腦,否則,誰還有心思去想那一檔子事。

我把這些實情原原本本地告訴秋桐,秋桐把頭搖成了波浪鼓,滿腹狐疑地睜著大眼睛,仔細地省視著我,看我是否在撒謊。見我一臉的認真,然後驚奇地感歎道:“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廣中的書呆子還真不少呢!學習專心到對周圍發生的事竟然熟視無睹。這讓其它學校的學生如何來趕超,我代表其他學校表示強烈抗議!這樣學習不覺得太辛苦了嗎?”

“當這一切都習慣成自然後,讀書在別人眼中也許是辛苦,但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就成為了一種樂趣。哪天沒有這樣學習,反而心裏不踏實。這可能就是書生們常掛在嘴邊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你侃侃而談的樣子,還真有點像單位領導的味道,咋說咋有理!”秋桐笑著嘲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