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我國會計準則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1 / 2)

淺談我國會計準則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

財會研究

作者:陳妃珍

摘要:新會計準則的頒布為我國的會計行業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對企業有關會計信息的披露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準則的實施為我國企業帶來的積極影響,又分析了會計準則在實施過程中對資本市場各方存在的挑戰和帶來的問題,並就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實施問題對策

我國財政部通過總結會計改革的經驗,順應中國經濟市場的發展對會計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借鑒國際上會計準則的通用做法,於2006年發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係,該體係包含了1項基本會計準則、38項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新會計準則的事實表明我國的會計工作既立足於國情,從本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又國際趨同,參考國際通行做法,改進現有的做法,完善了我國企業會計工作。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其帶來的經濟效果非常明顯,同時還存在一係列具體應用難點亟待解決。由於新企業會計準則首先是在上市公司中進行試點的,然後逐漸向大中型國有企業過度,分析這些企業的新會計準則的應用更具有代表性。

一、新會計準則在企業中的具體應用情況

(一)新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中的應用情況。

1、新會計準則抑製了企業利潤操縱的短期行為

新會計準則對交易事項的內容進行了全麵的規範,除了極少數事項,新會計準則正逐漸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大大遏製了上市公司對利潤的操縱行為,具體表現為:要求上市公司對各項資產提取減值使其反映真實價值,是嚴格規定執行長期資產計提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從而使資產減值會計準則抑製了公司對利潤的操縱;要求上市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對於或有事項按照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預計相關的損失,從而使或有事項準則抑製了公司對利潤的操縱。

2、新會計準則支持企業進行研發創新

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進行研發的費用如果發生在開發階段,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其進行資本化,形成企業的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形成是企業進行發展方式轉變重要途徑,有利於企業提高產品服務的質量,提高企業的整體形象。

3、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在某些會計核算中使用公允價值

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對一些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核算,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例,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直到其處置時才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從而避免企業當期的損益產生波動較大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二)新會計準則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的應用情況

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新會計準則實施出了具有與上市公司同樣的效果外,還降低了曆史問題對會計準則執行的阻礙。目前我國大中型國有企業中仍有部分存在管理不善導致的不良資產和曆史包袱,使得企業的激勵機製和職工薪酬製度缺乏針對性和公平性。而新會計準則通過擴大職工薪酬的範圍,要求處理辭退福利時根據權責發生製進行,為會計準則的實行降低了阻礙。

二、新會計準則實施對資本市場中各方提出的挑戰

新會計準則的內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完全理解準則的內容並落到實處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任務,對於資本市場中的各方來講,新準則的實施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具體體現為:

(一)新會計準則對投資者提出的挑戰

企業的正常運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企業自有資金往往滿足不了企業自身的資金需求,需要外部投資者進行投資。投資者在獲得資金收益的同時還必須盡力保證資金的安全,希望其資金投入到企業能夠以實物的狀態保留,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還可能出現資產交易或者產權變動而導致的利益相關者關係問題,因此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投資者往往選擇保守的的政策,阻礙了新準則的正常實施。

(二)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管理當局提出的挑戰

企業管理當局是指對企業擁有絕對管理經營權的團隊,主要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及直接向他們彙報工作的高級經理,他們共同負責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現代企業製度的誕生使得企業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管理者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做出對企業不利的行為,導致代理成本的產生。新會計準則通過股利支付準則對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進行了約束和規範,為高層管理者的薪酬激勵機製提供了客觀的會計事實依據,能夠激發管理者切實考慮公司的利益,為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而努力。

(三)新會計準則對債權人提出的挑戰

債權人的資金投入能夠使企業的資本結構發生改變,資本結構是企業選擇融資方式的依據,決定著企業的融資能力和融資效果。合理的資本結構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成本,為企業經營業績的提高所服務。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是兩種極為重要的外部融資方式,與股權融資相比,債券融資對投入資金的流向能夠進行一定的限製。但是,新準則的實施債務契約協議使用的會計方法可能與會計準則存在偏離,經理人在選擇會計政策時往往選擇帶有傾向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