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成本控製 提高醫院經濟管理水平(1 / 2)

加強成本控製 提高醫院經濟管理水平

投資理財

作者:趙文靜

摘要:醫療衛生服務的市場化以及國家宏觀調控的約束,使得我國醫院運營成本普遍提高,內部財務管理麵臨著發展的瓶頸,如何降低自身的經營成本,提高服務收益是各大醫院麵臨的時代難題。本文通過考察近幾年醫院成本控製的現狀,具體分析其中暴露的問題,科學提出進一步改進的策略,為醫院扭轉財政管理的頹勢及時提供可行的方略,推動醫院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

關鍵詞:醫院成本控製財政管理經營

醫院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機構,不僅承擔著服務群眾的基本職能,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步推進,其經營功能也日趨凸顯,但市場競爭化大潮的洶湧襲來使得醫院的經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難題,“成本高,收益低”是當前各大醫院麵對的普遍現狀。通過醫療市場的調查可以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基本集中於以下幾點:藥品價格持續上漲;市場狀態不穩定;地域性政策差異;醫療事故賠償頻繁。因此醫院麵臨著這種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加強成本控製就顯得十分必要,有著現實的經濟意義。

一、當前醫院成本管理暴露的問題

(一)未建立完整的成本控製管理機製

一是缺乏嚴格的成本監管製度對醫院各部門和各環節進行監督和規範。導致了醫院在一些涉及成本的環節存在明顯的疏忽,由此造成的違規操作,侵吞醫療資源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與流失。二是人事管理製度不完善和組織活動機構設置的不合理。目前,大多數的醫院存在著“依人設崗、人浮於事、工作重疊、小事大做”的不良現象,造成了機構重疊、管理交叉、效率低下等現象時有發生,而且人員較多的情況下又缺少機構的合理性設置與規劃,也造成了人員成本的增加。三是缺少成本獎懲機製,醫院的後勤和行政科室沒有把財務成本與獎金分配結合起來,因此工作人員對於成本的認識和管理不夠重視,改進財務成本工作的積極性不夠高,也造成了成本消耗有增無減。

(二)人才缺乏與技術管理落後

醫院財務成本控製管理方麵人才缺乏,主要體現在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數量少與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弱。要想做好醫院的財務成本控製管理工作,就必須要求相關人員具有高素質的財務成本控製管理技能與充分的專業能力與知識才能進行,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臨床科室醫技人員雖精通醫療專業,但缺乏成本控製的專門知識,作為成本控製的關鍵人員,此類知識與技術的缺失,必然製約了此項工作的進展。醫院不注重對相關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導致了醫院工作缺乏係統化的思路和方法,工作效率低。而技術管理的落後主要體現在現階段中,大量醫院仍采用計劃經濟時代的粗略的統計與加減資金收支的方法,導致了與時代脫節,醫院賬目混亂等問題的發生,這顯然無法適應時代發展和市場經濟生活的需求。

(三)人員對成本控製的理解不深刻

醫院加強成本控製的工作需要有深厚的思想意識基礎,但從目前全院人員對成本的理解來看不容樂觀。對於醫院的財務成本控製,有人認為是隻是簡單的醫院資金統計,有人任務隻是財務部門一個部門的工作而已,大多數員工並沒有把成本控製看做是醫院經營的關鍵,這說明醫院在成本意識培養上的工作力度不夠,欠缺對加強成本控製的宣傳,由此造成醫院成本控製工作長期得不到保障和人員支持,醫院上下對於成本控製缺乏溝通協調,成本控製工作的整體效率偏低,強化成本工作的理解是未來工作的重點。